2025-09-15 来源:巴中市巴州区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巴中市巴州区坚持把开展主题党日作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规范流程、创新形式、深耕服务,为主题党日增添“真味”、突出“鲜味”、熬出“甘味”,真正实现主题党日“有滋有味”,助力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强化制度规范,增添主题党日“真味”。一是规范活动流程。制定《巴州区主题党日活动指引》,指导基层党组织年初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明确标准化流程,建立健全通知、签到、纪实、请假补课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主题党日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杜绝“走过场”现象。二是实施分类管理。推行“精准分类+全域覆盖”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群体党员量身定制参与方式。对在家党员,固定每月1天开展活动,将学习党章党规、过政治生日等列为“规定动作”,确保学习教育不打折扣;对流动党员,依托“共产党员”“巴州党建”等信息平台开设“云端课堂”,建立“线上签到、实时互动”机制,打破时空限制;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组织专人开展“送学送教上门”服务,让每名党员都能融入组织生活。三是强化督导评价。严格落实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列席参加所联系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建立主题党日活动综合评价体系,围绕集中学习、组织生活、创新动作等方面开展“主题党日大家评”活动,通过述学评学、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复盘活动成效,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主题党日质量持续提升。
强化载体创新,突出主题党日“鲜味”。一是拓展互动形式。打造“固定课堂+指尖课堂+流动课堂”立体化学习矩阵,借助“七一”、国庆等重要节点策划开展读书交流、知识竞答等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阅读经典·领航梦想”读书分享、红色题材电影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等活动110场,通过“学、看、谈、赛”结合方式,让党员在互动中深化理解、在参与中提升认同。二是用活现场教学。整合全区79处红色资源、党建研学和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串珠成线形成主题研学线路6条和经典线路3条,采用“观摩+体验+交流”教学模式,组织党员重走革命路、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让党员在实地实景中感悟初心使命、在红色熏陶中传承优良作风。三是推动实践融合。将主题党日搬到田间地头、文体阵地、志愿服务现场,以“书记龙门阵”主题坝坝会、“党员开会了”等接地气的形式,让活动更贴民心、更具实效。组织党员走进高标准农田基地开展“田间党课”,邀请2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农技专家深入一线开办“农技讲堂”40余场(次),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让主题党日成为服务发展的“助推器”。
强化实践运用,熬出主题党日“甘味”。一是立足本职促发展。将主题党日与“双为双办”等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组织机关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发展提质等重点领域,通过沟通协调、资源统筹等方式,主动攻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协助解决各类民生难题737个,让主题党日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红色引擎”。二是为民服务办实事。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服务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件事”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开展帮扶困难家庭、照顾孤寡老人、代办政务服务等志愿服务,主动认领群众个性化需求2—3个,累计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1250余件。三是抢险应急担使命。建立预防预警、应急响应、战时动员全周期应急机制,组建“巴山先锋”“红色律动”等30支党员突击队、攻坚队,在日常安全巡查、风险隐患排查、防灾减灾宣传中亮身份,在森林灭火以及水库险情处置、山体滑坡等危机时刻作表率,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党员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