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6 来源:梓潼县委组织部
去年以来,绵阳市梓潼县紧盯流动党员管理难问题,通过抓实“千百结对”、组织覆盖、服务保障等举措,积极探索管理模式、服务载体、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化水平。
抓实“千百结对”、闭环管理,促进流动党员流而不失。一是实行“结对联系”。建立流动党员“千百结对”管理机制,选派2300余名流出地村“两委”委员、常职干部、优秀党员骨干,采取“1对1”、“1对N”方式结对联系流动党员,落实定期联系、常态摸排等措施,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行踪轨迹、思想状态,做到流入地点、从业状况、流出原因、综合表现“四个清楚”。二是实行“动态摸排”。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采取“村(社区)常态摸排、乡镇动态更新、县农民工综合党委研判分析、县委组织部汇总备案”方式,每季度对流动党员基本信息、组织关系、流入地点、工作单位等要素进行采集,做到信息新、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全县年流动党员峰值达2995人,占全县党员总数15.2%。三是实行“闭环管理”。建立“行前报备—落地报到—返乡销号”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向193个流入地基层党组织发出共建共管倡议,明确流出地、流入地、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4个主体管理职责,列出正面行为、负面行为清单。用好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登记卡,打造行前纪律课、指尖“云”课堂、“归巢蓄能”课,由所在党组织进行组织学习、分段验章。
大湾区流动党支部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
抓实组织引领、活动覆盖,促进流动党员流而有序。一是织密组织体系。坚持以大数据建模,多维度描绘流动党员“数字画像”,形成流动趋势对比分析图,综合流入地域范围、人员数量、流动频率、就职行业、流出年限等特征,依托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工作机构、企业等,分类建立实体性党支部3个、功能性党支部3个,明确功能定位、职责任务、组织保障,有效覆盖广东、云南、新疆等地。二是选优“鸿雁”队伍。坚持好人能人、德能才能并重,采取个人自荐、党员举荐、能人引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建立在外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经商务工人员等鸿雁能人库,优选政治素质好、组织观念强、具有较强影响力或较高威信、担任过村“两委”委员或从事过党务工作的10名流动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三是丰富活动载体。从党校、人社、司法等方面选派党建指导员,“一对一”与流动党支部联系结对,定制化开展主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七一”送关爱、冬季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新疆流动党支部在火电项目中开展“我为祖国建火电”劳动竞赛,把流动党员凝聚在党旗下。
梓潼县流动党员参加绵阳市流动党员乌鲁木齐党委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抓实暖心服务、就业指导,促进流动党员流而有为。一是构建线上“便民桥”。针对流动党员家中无人、无法及时回乡办理的政务事项,会同政务服务部门、联通公司,依托科技城党员干部教育服务双向智慧系统,加载高龄津贴发放、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缴纳、养老保险定期待遇资格认证等12项高频民生事项,提升线上帮办代办政务服务能力,实现网上办、轻松办。二是打造就业“直通车”。发挥流动党组织熟悉家头、外头、人头的作用,一体运作“流动党组织+农民工服务工作站”,探索推行“老乡帮老乡、老乡管老乡、老乡带老乡”模式,开辟“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转移直通专车,精心培育劳务经纪人181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2个班次967人,打造帝乡名厨、潼诚建工、瑞正保安3个特色劳务品牌,带动6300余人实现转移就业。三是激活创业“快捷键”。鼓励流动党员回乡创办企业、投身乡村建设,打造返乡创业示范园1个、返乡创业示范基地2个,全额落实1万元至10万元投资补助,以“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为主题,举办“梓等您·潼圆梦”创新创业交流会,吸引1600余名流动党员和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