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来源:屏山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宜宾市屏山县着眼在应急突发事件处置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全要素储备、全过程响应、全方位保障”党员应急处置工作路径,建强党员应急先锋队,为区域应急处置工作筑牢红色安全防线。
强化全要素储备,夯实先锋力量根基。一是科学储备应急力量。立足各类应急场景需求,动员全县适龄党员干部组建应急队伍191支,其中党员人数达946人,具备红十字救助证、注册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资质的党员144人,为应急处置提供专业人才支撑。聚焦精准管理,对全县应急队伍及相关党员干部人才进行造册建档,明确队内分工、个人特长、紧急联系人等关键信息,确保队伍在日常管理中规范有序,在突发事件时能迅速集结、高效应战。二是系统开展赋能培训。将应急能力建设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分批次、分类别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理论学习与应急技能培训。今年以来,依托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开设应急处置专题课3堂,培训超400人,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展洪灾救援、心理咨询等专业培训30余期,累计覆盖450余人(次),有力提升党员应急专业素养。三是常态化组织演练。对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导则,常态化组织开展实战演练,积极探索建立与卫健、消防、水务等方面专业应急队伍的共训共练机制,助力党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共开展森林防火、防汛应急、地震防灾等演练70余次,切实增强党员综合应急作战能力。
应急处置培训课堂和演练现场
强化全过程响应,健全应急处置机制。一是分层响应压实责任。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事发村(社区)第一时间建立“应急事件响应圈”,快速完成信息上报、队伍集结与先期处置工作;乡镇同步启动“1+3+N”应急响应流程,联动3个相邻乡镇力量,组建N支应急机动队,形成区域联动支援力量;县委结合事件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研判,确需党员参与跨区域救援时,由县委组织部发布动员倡议,统筹集结全县党员干部开展驰援行动。二是分段运行全面覆盖。围绕应急救援4个阶段7个环节,制定覆盖全灾种、全领域的党员作用发挥流程图,清晰界定县乡村三级在各阶段的重点任务,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桌面推演11次,形成专项应急预案26个。截至8月,全县成功转移群众2436户(次)、9762人(次),高效处置火情6起,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分类明确职责清单。为实现精准发动、科学参与应急处置,编制8个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突发事件应对职责清单,明确新兴领域党员需发挥机动灵活的优势,重点承担险情递送、物资运输、信息传达等任务,驻长三角流动党员党支部要落实“双线联动”应急响应机制,推动流出地(屏山)与流入地(长三角)双向响应,实现线上云端赋能和线下实地驰援双轨协同。
抢险救援现场
强化全方位保障,提升应急处置质效。一是强化组织保障。以“党建引领应急处置”专项补助项目为抓手,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对村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力量进行专题培训2期,按片区分类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党员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全覆盖充实151个村级阵地应急照明、应急食品、救生衣等应急物资,加强村级组织应急保障能力。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总结提炼党员应急处置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开展专题宣传报道4期,报道先进典型事迹2件,示范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在应急处置一线主动挑重担、打头阵、作贡献。加强对突发事件中涉党组织、党员的舆情管控,鼓励党员在网络空间正确发声、正面引导,带动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三是强化关心关爱。完善应急一线党员干部考察识别办法,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注重在突发事件中发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已将3名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优先确定为发展对象人选。加强对应急处置一线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力度,及时开展慰问、落实抚恤政策,确保党员“向前一步”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