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5 来源:乐山市市中区委组织部
在乐山市中区,有一个“著名”的“夹皮沟”——大佛街道棕桥村,但近年来,曾经山高路烂人穷的软弱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带领群众致富的“先进村”。
问起棕桥村的“致富真经”,村书记李骨君坦言:“棕桥村这些年变化轨迹和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更重要的是村党组织一心跟着群众走的工作理念,只要想富民、强民、利民,我们的工作就有思路、有动力、有方向。”
正是如此,这些年,村里的道路由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大家出行更畅通了;创新的生态观光农业模式,让村民有了创业“第一桶金”;农家乐、花海竹溪谷等项目建设,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了……
激发党组织活力 脱贫致富“有靠山”
“打铁还需自身硬”,李骨君重视班子团结和党内民主,上任后始终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透明,账目清清楚楚,村两委班子团结,齐心协力,各项工作推动有序。
2014年,棕桥村启动脱贫攻坚工作,李骨君对每一户村民的情况都如数家珍,带领村组干部竭力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2017年初,考虑到贫困户发展生产没有资金,李骨君自掏腰包为当时未脱贫的9户贫困户每户送去500元慰问金,在9月扶贫日捐赠活动中,带头捐款1万元,个人支持贫困户周福兴3000元、患癌低保户陈学英2000元,为瘫痪在床的贫困户廖素花购置轮椅。
他想方设法调动村组干部和党员积极性,积极发动全村年轻党员与困难群众服务结对,定期召开帮扶干部、第一书记座谈会,搭建问题沟通协商平台,每年解决贫困户180多个生产生活诉求,帮助32个贫困户提升种养殖技能,最终,棕桥村47户贫困户全部顺利脱贫。
通过一系列“手术式”的改变,村班子内部风气正、人心齐、信心足,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认可度大大提升。
做好服务新文章 脱贫致富“有支撑”
要想富,先修路。自2001年上任以来,李骨君就着力于村道修建,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摆在关键位置,他充分利用自身企业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2002年、2003年带头出资6000元组织村民修建了2条20多公里的碎石路面机耕道,硬化了棕桥通往任家坝道路;2007-2009年硬化村道15公里;截止2021年底,全村村道硬化建设共30余公里,彻底解决了棕桥村老百姓的出行难题,对此,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了心里。
有了路还不够,为促进棕桥村的整体全面可持续性发展,李骨君提前谋划,依托乐山大佛的虹吸效应,结合棕桥村环境及产业特色,在全区率先编制了棕桥村(2018年—2035年)村庄规划设计,提出建设万亩苦笋基地、开办综合康养院、嘉州花海等项目。2018年4月,李骨君与乐山中西医结合医院共同合作,引进资本5000万元建设乐山松鹤居养老院,占地40亩,设置床位428余张,直接带动67名本村及周边村闲置劳动力就业。
规划以来,每年到村旅游游客数呈指数增长,吸引社会资本注资5100余万元,为助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培育壮大新动能 脱贫致富“有甜头”
农村产业发展才是群众的“摇钱树”“定心丸”,为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李骨君按照村规划,带领村两委提出了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村”的响亮口号,确立了以生态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村”发展方向,产业发展搞得有声有色。
近年来,稻香村、大福庄园、松竹山庄、佛都肉制品厂等一批星级农家乐和企业在棕桥村落地运行,带动了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增加。棕桥村还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村一品”苦笋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
2020年初,棕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利用中省扶持资金修建婚庆中心,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民自发投入900万元,流转土地75.5亩,完成土地小挂钩验收,成为全区第一个农旅特色草坪婚庆中心,为村级集体资产注入新血液。
担任村书记20年载,李骨君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拓思路强动力、调产业促发展、树形象聚民心,积极探索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促乡村振兴的富民路径,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20年来,棕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省级城乡环境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庄、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四川生态宜居名村、省级“六无”平安村、市级“四好村”、市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中区“小康村”等,让棕桥村成为了产业兴旺、村民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