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来源:成都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成都市立足打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最后一公里”,创新升级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建设家门口的基层党员“微党校”(以下简称“微党校”)6400余个,在组织基层党员就近就便实施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等最新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有关要求,今年1月,成都市从现有微党校阵地中择优提档升级建设一批基层党员微党校“中心校”(以下简称“中心校”),将其打造成区(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枢纽性平台,统筹整合优质阵地资源向一线党员输送,推动全市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从“阵地化”向“体系化”、从“全面建”向“建精品”转变。
多单位共建,统筹组织力量。明确工作机制,由市委组织部统一指导,区(市)县委组织部(行业系统党工委)统筹管理,驻地党组织具体执行,形成“市、区(市)县、镇(街道)”和“市级行业系统、基层党委”的分级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多方单位参与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搭建常态联动平台,建立“中心校”联席会议制度,由各参与单位作为成员,定期研究一线党员教育培训困难问题,谋划安排重大事项和提供支持保障。
多点位支撑,精心策划布局。紧扣市委中心工作和一线党员教育需求落点布局,择优选取代表性强、影响力大、基础条件较好的微党校提档建成“中心校”。首批在23个区(市)县和市级行业系统各挖掘培育1个市级“中心校”,形成“23+N”的总体布局。各地各系统试点先行,逐步形成“1个市级‘中心校’+N个区域(系统)‘中心校’+基层微党校”的三级阵地体系,实现市级抓总、区域辐射、基层盘活的工作格局。
多维度规范,明确创建标准。高质量推进、高标准验收,从市级层面研究制定“中心校”建设方案及具体标准,推出建设工作导则、考核评估细则等配套文件,对驻地条件、教学设备等硬件方面和机构人员、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工作保障等软件方面进行规范,筹建的“中心校”点位经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确保“中心校”充分胜任所承担的综合管理、资源研发、培训服务之责,始终适应一线党员教育新形势。
多方式促建,强化分类指导。结合基层实际,实施分类促建,根据阵地依托力量、合作对象、运行机制等要素区别,划分5种“中心校”发展模式,进行差异化指导:镇(街道)型加强保障力度,院校型突显特色优势,政企型强化党性根基,社会组织型聚力提升专业水平,兼容型注重资源力量统筹协调。建立片区交流机制,共享经验、助推建设,每月召开1次片区现场观摩会,定期编撰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