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大竹县构建“两下一上”人才工作体系 助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2021-07-16   来源:大竹县委组织部

大竹县构建管理重心向下移、医疗资源向下沉、培养平台向上建的人才工作体系,有效推动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用当时,切实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管理重心向下移,推动人才尽其才。一是强组织定向。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引领,建立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党组织建设,成立党支部42个,搭建“党组织+管理层+职工代表”组织架构,明确“三类对象”构成、产生程序和权限,实现医院管理民主化。二是凭能力定岗。对县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人员结构等重新核定,制定公立医院岗位设置方案。推行岗位聘用制,将人员聘用权力下放到医院,实行全员竞聘、竞争上岗。落实编内编外人员同工同酬,推动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三是唯实绩定薪。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激励评价体系,细化分解医疗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对外聘专家、紧缺人才等特殊对象,“一人一策”灵活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低职高聘等多种模式合理定薪,激发医疗卫生人才干事创业活力。

大竹县名中医团队培育

医疗资源向下沉,推动人才尽其用。一是做强龙头。开展“竹医”品牌提升行动,增强县级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通过网上招聘、重点考察、对接高校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学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35人,发展省级重点学科5个,推动大竹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二是做优中心。结合两项改革乡村版图调整和基层群众就医服务需求,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在“二合一”周家镇、“五合一”石河镇、“三合一”庙坝镇,规划建设大竹县第二、第三、第四人民医院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承接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三是做实基层。通过公招考试考核、订单定向培养、“双选会”引才等方式,仅2020年补充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98人。将财政补助标准与服务量、绩效考核结果、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等因素挂钩,投入2.8亿元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改(扩)建项目101个,确保人才有“用武之地”。

大竹县人民医院创建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培养平台向上建,推动人才用当时。一是名校带拔尖人才。通过“达州英才”计划,选派拔尖人才在昆明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研究生,实现博士“零突破”。推动大竹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对接名校培养拔尖人才。二是名院带骨干人才。抓住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与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开展传帮带,培养临床、麻醉、产科等急需紧缺“学徒”36人,推动县内就诊率提升至95.67%,改革成效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三是名医带基础人才。借助大竹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平台,以“1+1”“1+N”等方式组成医联体24个,整合县域名医资源,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处方流动等多种形式,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基础人才,提高两项改革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改革红利惠及基层群众。

2021年院士专家革命老区达州行“智慧达州、创新引领”活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大竹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