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宜宾市:构建立体干部监督网 防止关键时刻掉链子

2020-04-0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为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监督作用,让全市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近日,四川宜宾市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日常沟通反馈机制,在管理监督干部上前移关口、主动出击、精准监督,构建起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立体干部监督网络。

该市坚持“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活动延伸到哪里,对其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在拓宽监督范围、增强监督力量上下功夫。建立市、县、乡三级监督体系,市本级监督对象除市管干部外,延伸到正科实职干部,县区一级监督对象除乡科级干部外,延伸到村“两委”班子成员,初步构建起横向覆盖到县处级、乡科级、科级以下其他干部,纵向连通市、县、乡三级的立体监督网络。在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监督作用的基础上,按照分级组建、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原则,组建“专职+兼职”干部监督员队伍,形成“点、线、面”高效协同的监督网络,实时收集干部“八小时内+八小时外”监督信息,为疫情防控期间精准识别干部提供信息保障。

坚持点面结合,该市多角度、深层次分析研判干部监督日常信息和重要信息,确保将风险点找准找全找实。纵向对比分析监督信息,建立“3+1”监督信息反馈机制,实行“日常监督信息每月收集、季度汇总、年度研判,重要监督信息即时反馈”,建好动态登记台账,实时对比分析领导干部的一贯表现与一时表现,杜绝个别单位借机违规“火线”提拔干部等现象。横向对比分析监督信息,通过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机制及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全面梳理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风险点。重点关注分析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等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性事件中不担当不作为的领导干部,防止“关键少数”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该市充分发挥干部监督信息把关预审、动态预警、风险预判作用,做到监督信息结果运用“三个相结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提前审核动议人选干部监督信息情况,对受到组织处理和党纪政务处分尚处于影响期的,一律不能作为干部动议人选。与干部日常监管相结合,对出现问题较集中的行业领域、领导班子等提出针对性管理监督建议,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提醒、函询、诫勉。与干部激励惩处相结合,对在疫情防控、抗震救灾等重要工作中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严肃问责、从重处理。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