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资阳市实施“六个一”举措 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

2021-09-13   来源:资阳市委组织部

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通过实施引导式教育管理,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退役军人党员继续发扬部队冲在前、抢在前、干在前的精神,持续提升退役军人党员政治觉悟。

一是宣传一批“最美退役军人”。深入挖掘身边退役军人党员立足本职、干事创业的感人事迹,选树一大批先进典型,大力学习宣传“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推动学习宣传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目前市级层面开展5届“最美退役军人”寻找活动,寻找到“最美退役军人”党员50余人。雁江区三立特等功的97岁老兵张良荣深藏功勋60余载先进事迹在国内多家媒体广泛宣传,引发关注1000多万条,弘扬了新时代退役军人正能量。

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颁奖仪式

二是培树一批退役军人创业典型。发现和培树一批退役军人党员就业创业示范典型,激励更多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创业大潮、勇立创新潮头,展现当代退役军人风采,发挥退役军人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为推动‘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组织退役军人创业代表参加全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3人荣获“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称号。目前开展全市“就业创业之星”寻找活动2届,寻找到“就业创业之星”19名。省“就业创业之星”李雁鄂创立了资阳地区规模最大佳美物业公司,提供了1700多个就业岗位,招聘了200多名退役军人。

三是挖掘一批退役军人宣讲队伍。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永葆本色·建功新时代”等系列活动,综合运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老兵永远跟党走微信公众号、川观新闻、省作者协会等线上线下平台,激发全市退役军人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全市英烈讲解员队伍和老战士先进模范宣讲队伍,1000余名退役军人党员参与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在讲好红色故事的同时,讲好退役军人法律政策的贯彻和落实。雁江区退役军人党员范茂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到机关、学校、社区宣讲40余次。安岳县军休所老兵宣传队,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邓绍忠同志每年都要到县内的小学进行宣讲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913184829.jpg

老兵走进校园讲故事

四是培优一批退役军人进入“村两委”。加大从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工作力度,努力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扎根基层的退役军人村干部队伍。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有“兵支书”(含一肩挑)259人,“兵主任”18人,“兵委员”592人。优先推荐“兵支书”参加各级学历提升培训,不断提升“兵支书”素质。推荐32名“兵支书”参加学历提升培训。拍摄宣传片《毕波--退伍兵的新起点》,展示了雁江区基层兵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被纳入四川省军转干部网络培训课程。

五是组建一批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鼓励退役军人党员参与城乡基层治理和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将服务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的新路径,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自身的桥梁纽带和宣传引导作用。成立“资阳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人才库”,首批纳入100余名退役军人党员代表。全市共组建124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其中退役军人党员有4000余名。疫情期间,志愿服务队共走访排查村社1900余个、群众39.3万余户,捐款捐物和特殊党费20万余元。河南水灾期间,100余名退役军人党员自筹资金8万余元,购买求生物资、应急物品等前往河南郑州加入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水面救援和物质搬运等救援工作。

六是培养一批优秀“老兵调解员”。市、县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共建立老兵调解室89个,其中退役军人党员400余人,配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工作,及时收集反映退役军人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协助化解矛盾纠纷。全市老兵调解室参与调解28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2400余人次,上门服务400次,收集问题760件,化解矛盾纠纷360起。乐至县印发《退役军人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服务实施方案》,组建22支112人的退役军人矛盾纠纷调解志愿者服务队伍,其中退役军人党员109名,全面开展退役军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截至目前成功调解64件。

微信图片_20210913184805.jpg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走进元帅故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