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三台县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2021-12-01   来源:三台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三台县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组织体系、治理路径和产业支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坚持以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做实“丰肌富体”文章,提升引领力。以省委“两项改革”为契机,针对改革后村党支部工作实际,优化设置村级党委240个、村级党总支179个,并以业缘、趣缘为纽带,设立下属党支部1073个,同步做好村级纪检组织、群团组织、自治组织建设,构建起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二是做实“强筋壮骨”文章,提升战斗力。以高质量完成镇村两级换届为抓手,建强乡村振兴骨干支撑。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齐装满员,平均年龄下降2.1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3.8%;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6.3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8.5%,“一肩挑”比例达99.13%,村社区)常职干部实现数量减半、报酬翻番,达到“减量提质”目标。三是做实“把脉问效”文章,提升组织力。常态化落实基层党建督导和“巡乡带村”工作机制,构建“一肩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乡、村三级协同监管体系,探索村常职干部“三分类三考评”任期目标管理机制,制定村党组织责任清单、风险清单、小微权力清单,督促乡镇党委依责考核,村干部照单办事、依规履职。

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治理路径。坚持党建引领“绣花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服务力。推动编制资源向乡镇倾斜,每个乡镇平均编制增加25.8名,同时将水利、广电等站所及其编制、人员下放乡镇,赋予乡镇日常管理权、任免建议权、考核决定权。在教育卫生领域实行岗编适度分离制度,探索编制管理“县管乡用”“县管校用”,推动县乡教育、医疗资源均衡分布。下放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116项、村级民事代办事项12项,实现属地管理有责有权。构建镇村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村常职干部全部担任民事代办员,基本实现群众不出镇就能办成事。二是做强源头活水增强保障力。扎实推进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聚力“1183”回引培养目标,努力念好引、育、管、用“四字诀”。3年来,实现农民工回引10000人、培养农民工村干部1000人,培养致富带头人8000人,发展农民工党员3000人,村常职干部中优秀返乡农民工占47.93%。高棚村“80后”返乡农民工、村党委书记崔兴江当选为全县最年轻35岁)的县委委员。三是完善自治体系增强凝聚力。构建“村事民议+村事民督+村事民评”机制,做实村级民主管理。鼓励镇村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村事民议方式方法,芦溪镇涪城村设立“善治堂”、石安镇金鼓村设立“议事厅”,定期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村事民督,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列席村“两委”会议和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实行村事民评,乡镇年终组织党员群众对综合考核末位的村“两委”干部履职情况开展“信任”“不信任”票决,确保说得公开、商得规范、评得有效、下得服气。

构建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产业支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第一抓手”,全面激活乡村发展活力。一是顺应两项改革,构建农村农业新格局。坚持“一个主导产业、一个重点园区”主攻方向,以5年内构建“2+3+5+N”2个国家园区、3个省级园区、5个市级园区、N个县级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梯次发展格局为核心任务,全力推进麦冬、生猪、藤椒、粮油、蔬菜“3+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目前,有国家、省、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5个,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有两个国家级园区三台县麦冬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三台县现代生猪种业产业园)的县,生猪出栏、油料总产全省第一,粮食总产全省前三。二是探索“党建+”载体,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创新“党组织+合作社+企业”模式,通过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组织群众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入股涉农企业,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增强群众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市场议价的能力。通过构建麦冬、生猪产业大党委和区域性党组织联盟等方式,形成资源要素聚集,助推县域主导产业由“小散弱”向“大专强”的突破性转化。三是持续创新实践,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立足涉改村资源禀赋和集体资产状况,探索“直接合并、统一经营”“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独立核算、统分经营”三种模式,实现集体经济组织优化整合。以中省扶持集体经济项目为示范,全面拓展经济股份合作社让权生钱、土地股份合作社让地生钱、劳务股份合作社让力生钱、旅游股份合作社让房生钱、富民置业股份合作社让钱生钱“五大路径”,推动优势产业全域拓展,培育发展集体经济。目前,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52个,50万元以上村2个。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