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凉山州紧盯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 巩固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2021-12-17   来源:凉山州委组织部

凉山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持续用力推进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就业增收和返贫监测等重点工作,确保全州35.32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能融入、不返贫、稳得住、能致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紧盯“能融入”,强化党建引领。坚定党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治理的领导,不断提升社区治理能力,促进搬迁群众“能融入”。一是筑牢治理前沿堡垒。在24个800人以上的集中安置点设立社区党委3个、党总支4个、党支部17个,落实“双联四包”工作机制和“清单制”管理制度,按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由州县领导和部门结对帮扶大型安置社区,实现党总支包社区、党支部包楼栋、党小组包单元、党员干部包住户全覆盖。二是释放居民自治热情。推行社区居民恳谈会、议事会、民情沟通日等民主自治形式,建立社区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形成群众自治制度77个,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制定《居民公约》,开展“道德模范”“四好家庭”等评选活动,推行社区“红黑榜”“道德纪实”,先后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新乡贤等典型500余人,引导搬迁群众转变观念,加速融入新生活。三是推动群众文化融入。社区配备文化体育活动中心,招募社区文化志愿者1468个,结合火把节、彝历年等民族节假日,深入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活动和“文科卫三下乡”等各类文体活动2800余场次,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区居民文化融入。

紧盯“不返贫”,抓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将防返贫监测帮扶作为首要任务,确保搬迁群众“不返贫”。一是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机制。创新推行“345”工作法,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3类人群”,建立州级管理员、县级审核员、乡级初审员、村级监测员“4支队伍”,畅通集中排查、农户申报、日常摸排、部门预警、关联监测“5个渠道”,形成全覆盖、网格化、信息化、多维度监测体系。二是精准深入监测。按照贫困户“一超六有”脱贫标准,对所有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家庭人口、住房、教育等变化情况进行入户监测。严把信息核实、分析研判、评议公示等七道关口,锁定易地搬迁监测对象769户3458人,精准掌握返贫风险。三是精准制定帮扶计划。采取“一户一策”制定帮扶计划、针对性地落实综合保障、产业就业帮扶等“N种措施”,对监测帮扶对象做到“缺啥补啥”“应扶尽扶”。同时做好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帮扶工作,锁定502户2001人,确保明年6月30日前全部搬迁入住。

紧盯“稳得住”,改善公共服务条件。把改善公共服务条件作为基础支撑,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一是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新改扩建中小学11所、幼儿园205个、医疗服务点249个,配套建设硬化路4335公里,铺设饮水管道3876公里,架设电网3157公里,实现广播电视、通讯网络、活动广场全覆盖,全面保障基本生活条件。二是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开设户籍管理、社保、医保、水电气费交纳等服务窗口,将37项便民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站,采取职能部门派员指导、社区干部代办、预约定时服务等方式,一窗受理、一人跟办、一站办结。三是推动社区治理专业化。坚持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推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一门式服务“三个一”模式,打造“半小时公共服务圈”,让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办事、安心安稳生活。

紧盯“能致富”,发展产业促进增收。把稳定增加收入作为长远之策,确保搬迁群众“能致富”。一是持续发展特色产业。配套建成农牧业基地(园区)258个、旅游发展园区4个、商贸物流园区2个、工业园区1个,集中安置点实现14万人从事特色农林业、1.8万人从事现代服务业、567人从事加工及其他产业,全州搬迁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二是全力促进务工就业。依托甬凉东西部劳务协作、川渝劳务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劳务输出活动,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转运服务,全州集中安置点有序输出劳动力6.3万余人。积极扩大就业容量,实现产业园区就业4871人、帮扶车间就业2514人、就近就业11.4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2.2万余人。三是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依托农民夜校、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载体,累计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9万人次;通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补贴等举措,对有创业意愿的能人进行政策扶持,实现自主创业1.9万余人。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