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来源: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始终坚持“一盘棋”推进党员教育要素体系化建设,突出抓好“讲师”这一重要要素,注重在选拔、储备、培育、管理等环节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一批高素质本土讲师队伍。
着眼“政治强”,做实做细政治把关。一是细化“一张清单”。编制《龙泉驿本土讲师政治素质考核清单》,列出政治水平、党性修养、专业素养3大类10项考核内容,立好标尺守住讲师“入口关”。二是完善“双重审核”。实行“组织审查+随机抽查”双重审核机制,在资格审查合格的基础上,采取询问同事、走访群众、督课听讲等方式对讲师现实表现进行随机抽查,共计筛除不合格人选6人,多角度摸准摸实政治表现。三是抓好“三次培训”。坚持政治和能力双过硬,推行讲师“入库前1次集中观摩、入库后1次专题学习、每年1次红色沙龙”教育培训体系,累计培训讲师180人(次)。
着眼“结构优”,科学储备红色师资。一是坚持多源并引。实施“三个一批”讲师扩容计划,重点从著名高校、各级党校、驻区科研院所等邀请一批理论专家客座讲师,从区级部门、街镇、村(社区)等挖掘一批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讲师,从基层一线、企业工厂、退休老干部中选聘一批专业技能讲师,动态掌握储备优质师资300余人。二是精进选拔方式。健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点名邀请、区内评选四类遴选渠道,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对师资人选进行“优中选优”。每年开展区级现场赛课活动,“擂台比武、赛场选马”培育省级本土讲师1名、市级6名、区级75名。三是注重搭配合理。按政治理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历史文化、技能素养、党建实务6大类分类建立师资库,持续优化老中青三级讲师梯队,动态维持18—35岁占35%、35—60岁占50%、60岁以上占15%的配备格局,确保讲师“一池活水”。
着眼“素养高”,整合资源提升素能。一是拓展授课平台。依托四川客家家风馆等本地特色阵地,建成市级“中心校”1个、区级“中心校”18个、基层“微党校”124个,打造红咏党史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位22个,开发世界大运公园等特色教学线路8条,不断丰富讲师舞台。二是强化区域合作。用好四川旅游学院等驻区高校资源,探索组建党建智库和党建工作一线指导站,强化与锦江区、成华区、简阳市等周边区(市)县互联互助,联合开展讲师选聘、现场拉练、知识竞赛等片区活动6次,共同提升讲师专业化能力。三是扎实考核管理。出台《龙泉驿区基层党员“微党校”本土讲师管理办法》,构建师资库“能进能出”管理机制,推行“宣讲次数+培训时效+学员评价”等综合考评,持续调整出库排名靠后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