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探索治理新模式,助力城乡基层治理

2020-06-23   来源:相关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

乐山市市中区建设心连心邻里中心 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走深走实

乐山市市中区以建设心连心邻里中心为牵引,切实有效扩权赋能,推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以街道统筹为主体 畅通事权下放快车道。统筹编制38个,以街道为主体成立5个心连心·邻里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专门做好邻里中心运营管理、制度建设、下沉事权承接、执法力量统筹等工作,有效克服了管理体制改革赋权过程中市、区两级下沉力量思想、管理、机制等“水土不服”的问题,确保街道统筹协调权、行政事务权、考核评价权、执法调度权的有效赋予,让街道扩权走上快车道。

以事务下沉为牵引 孕育基层服务综合体。投入资金1200万,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5个心连心邻里中心,通过技术、信息、数据赋权,将党建、治理、民生、执法等专门力量叠加融合,促进182项行政事务、800余项审批业务、20余项服务项目有效下放邻里中心具体办理,形成了辐射80余万市民的5个市民服务综合体。

以社区入驻为切口 构建多网融合密集阵。整合“全岗通”社区干部入驻心连心邻里中心,建立“区—街—社”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机制。将社区力量从事项办理、政策咨询等行政性事务中彻底解放从来,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为亲民化的群众活动中心,推动社区干部真正走出办公室专心做好群众工作。在城市基层形成以社区亲民化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驻区单位、小区党组织、“两新”组织一体响应的多网融合亲民化治理结构。

以服务集成为突破 培植服务供给新生态。鼓励街道孵化培育枢纽型社会组织,推动幼儿早教、教育培训、社会养老、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20余个功能型社会组织入驻心连心邻里中心,将公共服务分包、购买、反馈工作直接下沉到邻里中心,构建起5个社会组织孵化产业园,变加法为乘法,有效解决公共服务活力不够的问题,极大提升了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洪雅县推行“五微”治理模式 助力农村基层治理

洪雅县聚焦农村基层治理短板问题,推行以“微积分”“微天网”“微课堂”“微平台”“微服务”为内容的“五微”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

“微积分”量化考评。对照遵纪守法、志愿服务、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等7个方面内容,通过“群众评分、评审小组评价、村委会评议”和“党支部季度审核、村民代表大会年度审定”的“三评两审”方式,“百分制”积分考评全体村民。考评结果既作为星级荣誉户、最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优选先重要参考,又按照“1分0.1元”标准作为“道德超市”生活用品兑换依据,着力培育良好村风民风。

党员开展志愿服务

“微天网”织密防线。结合“雪亮工程”升级改造计划,设立村级“雪亮工程指挥平台”89个,在各村(社区)交通要道、河流沟渠、产业基地等关键位置设置小微天网2768个,配备全天候监控、对点喊话、一键报警、问题响应“四大功能”,实时监管重点地段、重点人群、重点产业。组建运行以来,成功处置焚烧秸秆、垃圾乱倒、占道晾晒等乱象2532起,及时解决沟渠堵塞、洪涝灾害、农田干旱等问题1257件。

雪亮工程指挥平台

“微课堂”分类施教。设立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夜校,常态开设基层党建、法制宣传、农村治理、农技推广4类课堂,分妇女儿童、老年人、返乡农民工、产业发展户和全体居民设置5个教育专班,结合乡镇领导干部包村、百名人才联乡村、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制度,组织镇村干部、农技专家、法律人才等自主报名授课,形成教学计划并张榜公布,定期组织受教群体上课参训。

“微平台”壮大产业。组织各村(社区)整合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大户等多方力量,结合各自实际打造特色农副产品网店、微店和电商服务点,组织与洪雅绿淘、聚四记等电子商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其网络平台和物流服务资源优势,全面开展特色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助力止戈镇止火街社区、洪川镇共桐村、余坪镇黄里村等28个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3万元以上。

道德积分超市

“微服务”贴近人心。依托各村(社区)党员先锋服务队,分类建立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扶贫解困等8类服务岗位,按照每月人均服务2次以上标准,发动党员常态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各村(社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党群服务微信群,指派村民小组长和2名组内党员代表为服务协调员,按照急事“代跑”、意见“代收”、难事“代办”服务标准,及时解决群众在微信群反映的问题诉求。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