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其他
珙县坚持“三大引领” 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2020-07-08   来源:珙县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珙县把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坚持“三大引领”,全力破解社区治理、增收致富、长远发展等难题,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持党建引领,解决“如何有效治理”难题

一是加强党群服务保障。坚持“群众搬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理念,科学规划22个联建集中搬迁点党群服务阵地,配套建成文化广场、图书阅览室、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累计新改建文化广场3.1万平方米、卫生室及文化室1040平方米。以方便众群办事为目的,加强聚居点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累计黑化硬化村道社道824公里、亮化路灯796盏,修建垃圾池180个,全面方便群众、服务群众。二是推进党群协同管理。坚持党建带群建、带妇建、带团建,组建新乡贤服务队、巾帼互助队、青年服务队“三支队伍”,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其中,让搬迁群众参与村级管理,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民主商议,民主决策,建立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孝善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一约五会”治理机制,组织开展政策宣传,纠纷调解等活动,不断提升搬迁群众参与管理、共同提升的能力。三是开展党群共建活动。以弘扬“奋进脱贫、铭记党恩”为主题,组织文广旅游局、教育体育局等县级部门,以及书法协会、舞蹈协会等社会组织,在集中安置点举办“七一颂党恩”“迁新居·奔小康”等党群共建活动20余期。积极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帮助指导开展环境卫生、家风孝道等“红、黑”评比40余期,每年评选出“致富光荣户”“四好家庭户”500户,持续引导搬迁群众铭记党恩、移风易俗。

二、坚持帮扶引领,解决“如何增收致富”难题

一是深化“产业帮扶”模式。立足喀斯特和石漠化地貌特征,按集中安置点“一点一产业”、分散安置户“一户一主业”原则,因地制宜发展蚕桑、柠檬、生猪、肉牛等种养殖业,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入股分红、代养寄养、反租倒包等利益联结模式,带动成立宣山柠檬、九叶青花椒等农业专合社623个、家庭农场380个,专业种养殖大户119户,实现3554户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全覆盖,人均增收2000元。二是构建“就业帮扶”平台。以宣山柠檬专合社等8家“就业扶贫车间”为示范,对吸纳贫困户就业半年以上的车间给予1000元/人的奖补,现已吸纳320人就近就业,人均纯收入超2000元/月。疫情期间,积极开发保洁、保绿、后勤等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安置范畴,将60-70周岁阶段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纳入就业,帮助7522名搬迁群众实现就业。三是创新“激励帮扶”机制。设立800万元/年的以奖代补专项基金,积极鼓励贫困家庭发展产业和务工就业。按照“自愿参加、以奖代补、多干多奖”的原则,年初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发展和就业计划并明确目标任务,年底根据完成情况评选出积极脱贫户、诚实劳动户、勤劳致富户、奋进奔康户,并给予400-1000元不同标准的奖励,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目前,已向搬迁群众发放奖补资金30万元,促进搬迁群众自力更生,实现全面脱贫。

三、坚持文化引领,解决“如何长远发展”难题

一是传承农耕文化。在县城建成全国首个农耕文化传习馆,配套在安置点周边建设乡愁记忆馆、农家体验园等,运用影像和实物,再现珙县农耕发展的历史画卷,让游客体验农耕文明。融合川南民居和现代新农村风貌,投资1800万元,对聚居点及附近农房风貌统一规划、统一整饰,打造一体式风格,修建休闲步梯步道2500米、栽种花草苗木1.5万株,打造集食、住、娱为一体的民宿95间,形成“洛表梯田”“节气广场”等特色景点。二是深挖民族文化。在民族乡集中安置点建设苗族文化广场、苗族文化体验中心,深入挖掘苗族蜡染、花山节等文化旅游元素。邀请民族传承教师,编排民族歌舞《苗家迎客歌》等特色节目,到成都、达州等地开展演出交流。每年举办品梨节、苗年节,展销芦笙、牛皮鼓、蜡染等文旅产品400余种,已形成“凤凰苗寨”“花山浓情”等特色旅游品牌,其中玉和乡凤凰苗寨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三是厚植扶贫文化。在集中安置点建设脱贫攻坚展示馆、纪念墙、小康路,集中纪实展现搬迁群众生活改善、面貌提升、风气转变的脱贫攻坚历程,厚植致富奔康的奋进精神和文化内涵。塑造“首届四川省脱贫榜样”罗金富等一批易地搬迁脱贫先进户、光荣户。以“精准脱贫·感恩奋进”为主题,在各集中安置点组织开展舞蹈演出、书画比赛等大型文体活动,推出经果采摘、露营烧烤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农村变化、体验扶贫文化。2019年全县集中安置点实现旅游收入1600万元。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