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评论
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2021-08-02   来源:四川日报

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

1978年

12月18日—22日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确定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为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12月 四川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商品化,落实私房政策,恢复房地产交易市场,鼓励私人购、建住房。

1979年

1月1日 《人民日报》在当天和之后一段时间的报道中连续介绍了四川、云南和广东的部分社队实行生产责任制的情况。报道称:四川省广汉县委决定从当年开始,全县农业普遍推广“以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办法。此前,1978年秋,省委也实行了“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支持农民搞包产到组。这是我国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早实践之一。

1月6日—19日 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决定,建立川西粮油基地和凉山、阿坝、甘孜“三州”的糖料、林业、畜牧业基地,逐步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

1月20日—23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题为《坚决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为加快四川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1月 商业部在江津地区永川县召开全国商品合理运输经验交流会,向全国商业部门推广了江津地区“五定运输”经验,进一步促进了四川的合理运输工作。此后,四川运杂费水平逐年下降,年平均节约运杂费2452.5万元。

2月24日 省革委颁发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对晚婚年龄、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的奖励办法、超计划生育的对策等作出具体规定。

3月21日 省委印发《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问题的通知》,对1978年10月省委总结提倡的广汉县金鱼公社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的办法作了肯定。同时重申,要加强定额管理,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给报酬,建立必要的生产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坚决克服平均主义。此举稳定了干部群众的情绪,确保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健康发展。

3月 省食品公司取消家禽派购,实行议购议销,取消牌价,随行就市收购。

5月16日 省委印发《关于广开门路继续抓好城镇待业人员安置工作的通知》,决定1979年安置城镇待业人员50万人。

6月25日 正在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广告,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定货。产品不经物资部门收购入库,不占用国家流动资金,而由用户直接定货,这一举动对探索产销结合的新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8月,国家经委同意在该厂进行以销定产、产销直接见面的试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商业广告,也是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突破了生产资料不能作为商品的禁区。

8月12日 省革委决定从省财政收入中支出200万元,支持成都、重庆两市发展集体所有制企业和服务行业。省委、省革委还从四川实际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提高集体所有制企业和服务性行业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措施和政策规定。

8月15日 省委、省革委印发《关于发展集体经济,安置城镇青年就业的通知》,明确全省计划安置城镇待业青年50万人。同时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抓好落实工作,保证1979年安置就业计划的完成。

8月 全省城镇待业青年安置工作汇报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1978年以来,全省已安置待业青年和其他待业人员60余万人,其中安置到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占2/3以上。会议要求,各地采取分工对口、条块结合的办法,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要途径,把安置工作进一步做好。

9月21日 省委作出《关于发展内地畜牧业的决定》,明确取消对屠宰牛的限制;产供销结合,牧工商一体化,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要积极进行试点,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要加强责任制,集体所有的牛羊,可以让专人分散饲养或专业户饲养,有条件的也可集中饲养,但要建立严格的生产责任制和经济奖惩制。

10月1日 四川人民广播电台首次开办《彝语广播》节目,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定向广播。

10月25日 省委印发《关于目前市场物价问题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市场管理,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省委决定,成立省物价检查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处理物价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要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广泛深入地开展一次物价大检查。

11月19日 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使生产队逐步富裕起来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要搞好农业发展规划和逐步调整农业结构和作物布局;关于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问题,要积极推广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对少数生产落后、收入水平很低、长期吃国家返销粮过日子的后进队和穷队,可以实行包产到作业组,搞“四固定”,一定三年不变;发展社队企业、鼓励社员经营好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明确规定社员自留地和少量包产地的总和不得超过本队耕地面积的15%(原规定为5%至7%)。

12月15日 省委批复阿坝州若尔盖县委,同意他们成立牧工商联合企业,并指出,产供销结合,牧工商一体化,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新事物,要积极办好。

12月22日 省委、省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搞好地方工业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业十二条)。该通知总结了一年来100个扩大自主权试点企业的经验,针对年初企业扩权办法“十四条”执行中提出的问题,补充了新的内容,将计划内利润留成和超计划利润分成办法改为利润全额分成,从1980年起,在100个扩权企业的52个企业中试行。其余的企业加上新批准扩权的企业共318个,仍按“十四条”办法继续进行试点。

1979年 省妇联发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评选条件为:积极学习,遵纪守法好;努力生产,完成任务好;勤俭节约,婚姻家庭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邻里互助好。此后,全省“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每年开展一次。

1980年

1月 国务院批准《彝文规范方案》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此后,凉山州大范围推广使用《彝文规范方案》,使40%的彝族文盲脱盲。该州部分中小学校采用彝文统编教材授课,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开设彝文班,还创办了彝文中等专业学校。

1月 省委印发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提高包产到组、联产计酬和多种经营、工副业专业承包的责任制;强调推行包工、包产、包费用、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

2月13日 邛崃县前进公社17大队的5个生产队联合创办的邛崃凤凰农工商联合企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农工商联合企业,也是国内最早的农工商联合体之一。它下设粮油、副业、工业、商业4个专业公司。在保持生产队原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由各队投劳、投资,实行利润返还;工副业开办了酒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建筑队等12个项目。

4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当月起,全省的猪肉一律实行敞开供应。

6月6日—12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阿坝、甘孜、凉山3个自治州工作会议。省委决定,从当年起3年内,“三州”的牧业税按1979年实征数减半征收,农业税按实征任务减1/3征收,所减收入由省财政专款补助。并决定拿出3万吨粮食用于调整“三州”农业结构,扶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对于长期贫困、口粮很低的社队(标准由“三州”自定)3年内免去征购任务,让其休养生息、治穷致富。

6月11日 省委召开沼气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总结经验,制定规划,把发展沼气当作一项战略措施,当作解决农村能源的大事来抓,力争10年左右全省农村基本普及沼气。

6月29日 省计委制定《关于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的轮廓设想》。该设想提出以下主要规划指标:人口,按照一对夫妇只生一胎计算,1985年全省人口将达到9959万人,1990年将达到1.0013亿人;积累率,在近几年内逐步降低到23%以下;发展速度,之后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6%,争取达到7%,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3.8%,争取达到4%。

7月2日—13日 省委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决定拿出10万吨粮食,扶持山区(不包括“三州”)发展生产,首先用于减免长期缺粮队的粮食负担。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实行减免征购或返销和减免农业税,此政策3年不变。

7月3日—11日 邓小平在四川视察。在川期间,邓小平对四川加快山区经济发展、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表示赞成,鼓励四川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干。

7月2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生猪生产经营若干问题的通知》。该通知明确全省城乡猪肉实行敞开供应,继续鼓励农民自宰自食,同时积极扩大猪肉销售,保持养猪业稳定发展。

7月25日 省委作出《关于扶持穷队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决定》。该决定明确,要帮助穷队因地制宜地建立经营管理制度,认真搞好大田生产责任制,特别要以更大的精力抓好多种经营“专”与“包”的责任制;同时,在政策上也适当放宽。一些穷队可以对作业组实行“大包干”;有些穷队,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大田生产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到劳,也可以联系产量计酬;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那些长期低产缺粮、多年吃返销粮的穷队,干部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允许。

7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粮食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对四川的粮食方针,做到收支平衡、并有结余,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改革开放后,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全省的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2381.8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2660万吨。从1981年起,四川不再吃外调粮。

7月 省委在全省推广什邡县奖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试点经验。此前,什邡县响应中央号召,在全省率先进行奖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试点,经过1年试行,收到良好效果。

8月4日 省政府重新颁布《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该规定指出,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任务。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重点是少生,提倡和奖励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为此,相应地作出了若干规定,从1980年9月1日起执行。

8月12日 省委作出《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的工作总结》。该总结明确,到本年7月底,这项工作已告结束。全省列入区别范围的共63099人,区别出来的劳动者共54475人,占86.3%。

9月17日 省委就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发出指示。指示指出,目前全省农村约有困难户155万多户79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边远贫瘠山区和内地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生产长期落后的穷社穷队。扶贫工作要认真贯彻自力更生为主,社队和国家帮助为辅的方针;采取措施,积极帮助严重困难户。鉴于全省扶贫经费很少,扶贫经费应当重点用于人均分配收入在50元以下的困难社队的严重困难户。

9月 广汉县向阳公社摘下“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牌子,挂上“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并成立乡党委、乡政府、乡农工商联合公司。向阳乡作为中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先行者,在全国最早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党政分工、政企分开的新体制。

12月11日 省政府通知各地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坚决制止市场上比较严重的随意提价、变相涨价、哄抬物价的现象,以稳定经济,安定人民生活,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1980年 全省加强了短波无线电台设备配置。1980年末,全省各县均已设置无线电台,县覆盖率达到100%。1985年,全省基本健全了县以上短波无线电通信网,共设电台191座、收发通讯设备851部、电路210路。

1981年

1月1日 四川省藏文学校在甘孜州挂牌成立。该校是省委、省政府为了抢救、继承和发展藏族文化而试办的全国第一所4年制中等藏文专业学校,是全国第一所“以藏语文为主、用藏语授课”的双语教学学校,并被正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

1月 四川在全国率先放开454种小商品价格。至1984年,全省小商品价格基本放开。1985年起,又逐步放开肉、菜、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价格形式由单一的国家定价发展为国家指导价、企业定价、集体价格等多种形式,恢复扩大了质量、品种、季节等差价调节机制。

1月 四川自当月起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2月 省委宣传部、共青团省委联合召开会议,号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并进行了部署。

5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普及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而普及初中教育。

6月1日 《四川省城市交通规则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8月26日 国务院同意中国民航总局开辟成都至香港地区航线的包机飞行业务。11月15日,民航成都管理局开辟成都至香港地区直航包机,打开四川对境外开放的“空中走廊”。至2017年,成都直航香港地区的航班发展至每周42班。

9月5日 成都市电信局在全省首次开放国内、国际用户电报业务。

12月11日 省知识青年工作办公室与省劳动局合并。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81年9月全省已经统筹安排下乡知青回城28.1万人,占1978年底在乡知青(包括云南支边知青)的95%。至此,在四川进行了27年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告运动结束。

12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的通知》,要求各地着重开辟在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中的就业渠道,并增加自谋职业的渠道;普遍开展对城镇待业青年就业的技术培训;努力把劳动服务公司办好,更好地发挥劳动服务公司的作用。

1981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转移。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政策对农民进城和跨区域流动的限制,1982年,省委指示,允许新都县农村建筑队在成都市商业街为省委机关修建一幢宿舍作为试验,试验效果良好。1985年,省委明确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办厂开店,搞第三产业,搞劳务输出。1992年,省政府成立劳务开发领导小组和劳务开发办公室。1992年至199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年输出人数由857.8万人上升到1198万人,出现了农民工外出闯荡的热潮。21世纪以来,全省劳务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达2504.9万人,农民劳务收入达4144.2亿元。

1982年

1月2日 《四川日报》报道,全省各地落实山林所有制和林业生产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各方面造林护林的积极性,1981年全省成片造林382万亩,零星植树13.9亿株(其中社员个人植树占70%以上),分别超额完成了计划。

1月16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发展城镇个体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资金、货源、场地、税收、市场、管理等问题上给予支持和方便。

6月10日—21日 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经过5年努力,争取全省粮食总产达到800亿斤;全省农村人均收入从1981年的183元上升到300元。

6月2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政策规定》,针对新情况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提出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联办。

7月2日—10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加快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加强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以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等问题。

7月23日 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振兴川剧的通知,首次提出“振兴川剧”的口号和“抢救、继承、改革、发展”的方针。此后,四川成立由省委直接领导的川剧小组,制定振兴规划,得到文艺界的热烈响应;多次举行川剧调演大会,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川剧作品和优秀演员。

11月5日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的造林工程在宜宾地区珙县正式开工,项目目标为12500公顷。其后经10余年奋斗,到1993年底实际造林19000余公顷,超额完成了任务。

11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坚决打击拐卖人口的违法犯罪活动 制止妇女盲目外流的通知》。1993年4月18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惩治拐卖、绑架妇女、儿童违法犯罪的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

1982年 当年初至1986年底,全省扎实开展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共立案查处各类经济案件41477件,审查54343人,惩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分子,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党风、社会风气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

1983年

1月6日—16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农业、财贸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继续放宽政策,搞好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力支持各种专业户和家庭“几小”;加快农村商业体制改革,全面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加快供销社体制改革的步伐;放宽农副产品的购销政策。

1月30日—2月4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四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四川工农业年总产值由1980年的475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900亿元以上。到那时,四川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取得重大进展,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产品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观,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会有很大发展,城乡人民的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月18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105个自然保护区中的第一个特区,“熊猫之乡”——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成立。

5月18日—23日 四川省计划生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抓好计划生育改革,大力提高一胎率,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胎生育。

8月15日 省委决定,按照依法“从重从快”方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23日,省委根据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工作。全省先后进行8次集中行动,以7个方面的犯罪分子为重点进行了严厉打击。至11月底,全省共摧毁犯罪团伙5700余个,抓获团伙分子27000余人,依法从重从快判处一批罪犯。

11月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的决定》。要求各地在80年代要普及初等教育;加速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盲聋哑教育,努力提高中学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农民文化技术教育,继续抓好扫盲;坚定而有秩序地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建设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努力增加教育投资,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清除精神污染。

12月25日—1984年1月4日 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1984年四川农村工作的任务是:进一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搞活流通,发展商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两个转化”。

1984年

1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重庆市计划全面单列开始执行。重庆市实行计划全面单列后,其行政地位仍然是四川的省辖市,继续作为四川省辖的一个地区,参加省内的各种经济活动,在财政上按确定的比例向四川省上交。

2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在振兴经济中重视、发挥高等院校科技优势的通知》,要求组织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经济决策的研究,组织高等院校科技力量围绕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攻关;开展厂、校协作,推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以及为地方培训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等。

2月8日 针对四川工农业生产总值人均水平和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尚处在各省、市、自治区的第二十四位、二十五位的落后现状,省委书记杨汝岱在省级机关党员干部大会上明确指出,开创四川工作的新局面,集中一句话来表达,就是要在“富民、升位”上使劲。

3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部减免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东北九县的粮食征购基数。这是四川从1976年以来第四次对少数民族地区调减粮食征购基数,先后共减2.37亿斤粮食。

4月 省政府决定,在实行利改税,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同时,改革奖金发放办法。实行对企业不再按标准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控制奖金数额,而实行与经济效益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增有减的奖金发放办法。

5月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正式开始,1996年12月31日调查截止。调查显示,全省耕地面积8919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7月11日 省政府批转省物资局《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物资交流的意见》,强调对物资企业进一步扩权和物资流向调整要通过试点,积极推行。

8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省财政中拨款100万元给部分高校,作为在涪陵、达县、万县等8个地区的40个山区县,扩招500名定向专科生的专项经费,并规定这些学生一律从盆周山区40个县参加高校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适当降低分数录取,毕业后回县参加家乡建设。

8月 四川省实行了粮食统购按“倒三七”比例计价方法,即70%按超购价、30%按统购价。当年,全省农民从此项措施中增加收入1亿多元。

11月27日—30日 省政府在成都召开了全省16城市发展第三产业座谈会。座谈会讨论了省政府《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研究了在发展第三产业中有关资金、税收、物资、价格、场地、分配、人才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放宽搞活的政策措施。

1985年

1月15日—22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会议作出因地制宜地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将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从总播种面积的15%左右扩大到25%至30%;突出抓好畜牧业,大力发展林业、渔业;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除个别品种外,均由过去的统购、派购,改为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等10条新的政策规定。

2月10日 省工资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成都召开全省国营企业工资改革会议,研究部署国营企业工资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凡经整顿验收合格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在1985年实行职工工资总额随同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国营小企业,一般可继续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上交税利挂钩浮动办法,要由上级合理核定工资总额基数、上交税利基数和工资总额随同上交税利浮动的比例。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浮动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调资或进行工资改革。

2月13日 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强对粮食合同定购工作的领导,在春耕前做好合同定购工作,由粮食部门与农民协商签订合同。通过合同定购,使农民关心市场,按照市场的需要安排生产。按照规定,合同定购的粮食只限于大米、小麦、玉米3个品种,合同以内的实行优惠价,合同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3月20日 中共中央批准四川从国库中拨35亿斤粮食用于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林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中一半由食品公司掌握,用于定购肥猪,收购禽、蛋和水产品,一半切块分到各地用于扶持退耕还林、还牧和发展奶牛的专业户,以及增加农村加工副食、酿造用粮。

3月 省物价局和省物资局联合发文,确定物价实行“双轨制”运行。自此开始,四川出现了工业生产资料同种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统一定价和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双轨制”价格。

4月25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定》,要求发挥四川养猪生产的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办好一批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牧区要坚持以牧为主,牛羊并重,要充分调动和支持农牧民要求养畜致富的积极性,放手发展畜禽专业户、专业大户、联户和专业村。

5月2日 省政府印发《布告》,保护城乡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布告》宣布,城乡个体工商户的合法财产和收入,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5月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四川省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纪要》。该纪要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妥善解决建设用地和资金,鼓励农民进城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等方面的政策,作出了原则规定。

6月25日 省政府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严格禁止从粮油收购款中代扣各种款项。

7月1日 甘孜州乡(城)得(荣)公路竣工通车,至此,全省实现县县通公路,县县通汽车。

8月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开拓以农村建筑业为主的劳务输出的意见》,提出改革现行管理体制、从政策上鼓励向外开拓、对现有建筑企业进行整顿等具体政策措施和办法。

8月4日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建成开放。该馆收藏彝族文物4196件,是全国第一座单一民族、单一社会形态的民族专题博物馆。

8月26日 省委批转《四川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综合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依靠科技、注重生态、改革开放、综合发展的战略方针;预计在20世纪末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多,人均纯收入达到750元左右。

8月30日 省委决定,从省级机关抽调500名中青年干部到边远山区县和少数民族县工作,帮助山区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

8月—12月 全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原先实行的工资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存在平均主义和其他不合理问题。新的工资制度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由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4部分组成。

9月3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相应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9月 省政府印发《关于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通知》,并在成都、重庆进行试点。1986年,该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至1990年底,全省217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制作发证任务,发证7769.4万张,为应发数的95.2%。

9月 成都市电信局建成全省第一套无线电传呼机系统。

10月23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四川省劳动合同制试行办法》和《四川省劳动合同制工人社会劳动保险试行办法》,要求凡在川的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以及中央各部门驻川单位,因生产、工作需要,在常年性(工作)生产岗位上,按照国家下达的劳动计划招用的新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

11月5日 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文件强调,到2000年把全省总人口控制在1.2亿这个总目标不能变。

12月11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扩大招生规模,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或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班,逐步做到“七五”期间全省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略高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

12月 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中学的初步规划和实施意见》,提出到1990年全省职高(含中专、技工校等)的招生指标;并要求从1985年起,各市(地、州)选择1至4所条件较好的农(职)业中学,作为重点办好的学校;1990年前,做到每县有1至2所重点办好的职业中学。1991年7月29日,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四川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暂行条例》。1992年6月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通知》,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建立全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目标。200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职高、普通中专)共有532所(不含技工校),招生数13.4万人,在校学生38.4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0.6%。

12月 据统计,全省90%以上集体航运企业都发展了多种经营,举办项目240多个,年创收1.4亿元,占企业总收入的55.68%,安排富余人员19763人。

1985年 四川生猪饲养量首次突破1亿头,首次实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猪肉产量及外调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畜牧业成为全省农业经济一大支柱。

1986年

1月14日 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方案》,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将全省214个县(市、区)分成4类地区,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提出了四类地区的普及标准。5月8日,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四川省义务教育实施条例》,规定四川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学制为初等教育6年,初级中等教育3年。全省在1990年普及初等教育,2000年普及初级中等教育。1999年4月,全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达95%以上,四川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2000年12月,全省134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四川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2011年12月,经国家教育督导团检查验收,四川实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人口全覆盖目标。

1月30日 省委、省政府提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的意见。强调要采取果断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要教育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对国家应尽的义务和合理的集体提留,一定要自觉承担。

4月17日—18日 四川省首届科技进步奖励大会在成都召开,324个项目获得省政府奖励。

7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民工委和省民委《关于扶持我省杂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有关政策问题的请示》。该请示提出,各地市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对杂散居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应给予一定的机动财力,用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安排“三项资金”(财政、信贷和专项资金)时,要照顾杂散居少数民族的需要。民族乡及其他民族杂居地区举办扶贫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贷款时,银行要优先给予支持。杂散居地区温饱尚未解决的少数民族贫困户,原则上应免除粮食定购任务。

8月20日 全省放开黑白电视机、收录机、中长纤维布、80支以上的纯棉纱及织物4种工业消费品的出厂价格。9月5日,放开电冰箱、洗衣机和自行车等商品价格,实行有指导地下放给企业定价。11月5日起,全部放开商业环节的经营差异率,由企业根据商品质量、供求等因素,自行制定销售价格。

10月2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基本消灭丝虫病总结表彰大会。经卫生部验收,确认至1985年底,四川流行区的500余万人口已基本消灭丝虫病。至此,四川丝虫病防治转入巩固成效、防治监测阶段。

10月 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在成都市郫县(今成都市郫都区)友爱乡农科村农家院落诞生。此后,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06年4月,国家旅游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肯定和表彰农科村“农家乐”旅游模式对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12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委、省劳动省人事厅、省体改办《关于鼓励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向农村流动的若干政策试行意见(草案)》。

12月 成都市成华区圣灯乡成为1986年全省第一个亿元乡。该乡先后获得省、市政府“率先致富”“蜀都之冠”和国家统计局“中国亿元乡镇”牌匾。

1987年

2月12日—16日 四川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强调,各级领导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长期稳定现行政策,把当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2月18日 省政府通知调整棉花生产、购销政策,使棉农多得实惠,增加收入,进一步调动广大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全省棉花生产。

2月27日 省交通厅和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公路航道建设办公室在成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务院决定用工业品以工代赈继续扶持贫困山区修建公路、航道及水利工程。国家计委等有关机构确定1987年在四川试点。

3月26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振兴卫生防病事业的决定》,对全省卫生防病的战略重点作了部署。

5月 四川升钟水库工程经10年建设竣工。升钟水库是四川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库。水库坝高79米,底宽530米,总库容13.39亿立方米。

7月4日 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

7月9日 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四川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8月3日 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政法委《关于全省继续开展严厉打击拐卖人口犯罪活动的意见》。

9月26日 四川省消费者协会在成都成立。

9月 成都市开通万门程控电话。

1988年

3月3日—4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第四次贫困地区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扶贫工作的新措施,实行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办法,把竞争机制引入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从下半年开始用1年的时间,对全省贫困县的领导干部分期分批培训,帮助贫困县逐步建立起经济技术培训中心。由省科委会同省委组织部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中选择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于5月底以前派往46个贫困县担任科技副县长,并由派员单位组织相应的科技人员实行定点科技扶贫。

4月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速贫困地区开发步伐的通知》,确定“七五”期间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200元,人均年占有粮食300公斤。

4月25日—2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根据党的十三大阐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多的战略目标。要求据此研究各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制定中、长期计划,提出之后5年,应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保持经济较快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加强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科技教育等战略重点建设,努力为四川经济的振兴打好基础,增添后劲。

4月 全省建委主任会议提出,四川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5年内分期分批推开。1988年先在重庆、成都、自贡、德阳、广元、内江6个市和什邡、峨眉、富顺、荣县、温江5个县起步。随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四川各地逐步推开。

5月9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快消除中小学危房的通知》,要求从1988年起,国家机关、事业、厂矿企业(包括中央在川单位)和集体单位凡投资新建房屋的,按投资造价的0.7%缴纳中小学危房改造费。2002年10月24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通知》,提出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的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机制以及统筹规划、监督考核机制,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

8月 全省第一个流动人民法庭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人民法院成立。

11月1日 省政府决定对城镇居民粮食供应改为凭证凭票、定点限量供应办法。1992年11月起,四川取消统销制度,城镇居民口粮不再采取凭票、凭证平价供应办法,改按市场价销售。1993年4月9日,省粮食局印发《关于销毁地方粮票的通知》。至此,伴随着全省城镇居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完成历史使命。

1988年 全国各地开始实施“菜篮子工程”①,实行市长负责制。四川蔬菜生产进入“丰富菜篮子”阶段。

1989年

1月30日 省政府全体会议提出物价比1988年降低5个百分点。

2月25日—3月1日 四川省第五次贫困地区工作会议在阆中县召开。会议提出,对基本解决温饱的县,继续实行扶贫政策、扶贫资金、厅局对口扶持、干部包户扶贫“四不变”以及优先安排富县资金的政策。对尚未解决温饱的县,采取有力措施打攻坚战。

3月10日 《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制定实施。2018年7月26日新修订后公布实施。

12月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在四川76个县启动,规模为2522万亩,占全国总任务的25.2%,是当时四川最大的一项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1990年

1月6日—8日 四川省农村科学普及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杨汝岱在会上讲话指出,农业稳,天下安。振兴四川农业要靠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科技兴农是当务之急,要把农业科技成果普及推广到千村万户中去。

5月17日 成都市电信局建设的900兆移动电话系统正式开通,四川“大哥大”自此起步。

6月1日 四川第一所希望小学在宣汉县花池乡中心小学挂牌。该校由团中央、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及台湾地区同胞叶国一援建,也是全国第二所希望小学。

9月5日 《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制定实施。2011年9月29日新修订后公布实施。

10月6日—12日 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切实减轻农民的各种不合理负担。要继续做好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积极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牧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要把面上的贫困户的扶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坚持抓好丘陵县、财政困难县的扶持。

12月 据财政决算统计,全省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区)已经有14个。即什邡县,巴县、綦江县,长寿县,重庆市市中区、沙坪坝区,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青白江区,江油市,资阳县,黔江县,宜宾市。这14个亿元县(市、区)收入总计达19.65亿元,为同期全省财政收入的16.4%。

12月 截至当月底,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四川建筑大军出省出国承揽住务的建筑职工已达500万人次,在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沿海沿边城市及52个国家和地区承揽工程和输出劳务,形成了建筑业“百万川军闯天下”的格局。

1990年 从当年起,全省持续开展纠风专项治理,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摊派问题,大力纠正医疗和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中小学乱收费,公路“三乱”(乱设站卡、乱罚款、乱收费),党政机关利用职权无偿占用企业钱物等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减轻企业负担、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990年 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元,达到1136元。

1991年

1月11日 被邓小平同志称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都引水工程正式通水发电。

1月17日—21日 四川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总结表彰暨林业工作会议在珙县召开。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全省每年至少造500万亩新林,10年内再建成10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4月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广汉市进行粮油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试点,取消粮油购销价格“双轨制”,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步到位、全面放开”政策,为全省粮油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广汉粮油改革成果得到国务院认可,成为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和价格改革的一次突破。

4月27日 甘孜州康定县长途交换和1000门自动电话同时割接开通。至此,全省21个市(地、州)所在地全部实现电话交换自动化。同年12月31日,康定开通国内长途直播业务,全省市(地、州)所在地城市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

4月 截至当月,四川全省超额完成“七五”改水计划:新建自来水厂(站)3万多座、手压机井260多万台、卫生防护大口井70多万口,改造旧井20多万口,结束了5700多万农民长期饮用沟塘田凼水的历史。

4月 省政府颁发《四川省〈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实施办法》。1991年至1996年,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282.80万人。截至1996年,全省有189个县(市、区)通过检查验收,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1997年至2000年,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86.08万人。截至2000年,在全省180个县(市、区)中,有164个县(市、区)达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标准。截至2005年,全省18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

5月20日 来自全省21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党政负责人在成都与21个国营大型企业、21所高校、21个省级厅局现场签署21份帮扶协议。按照协议,21个贫困县4000余名失学少年重返校园。这是四川实施“希望工程”推出的救助新模式。

7月4日 省委决定当年从省级机关下派200名年轻干部到甘孜、阿坝、凉山、涪陵、达县、万县、黔江等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县挂职锻炼。下派的对象是40岁左右的现职正副处级和部分30岁左右的科级干部,挂职锻炼时间为两年以上。

7月29日 《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制定实施。2017年9月22日修订后公布实施。

8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将50种重工产品、16种轻工产品的省管出厂价定价权下放给企业。至此,全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实行国家指导价及市场调节价相结合的部分已经达到70%以上。

10月 首家肉类产品批发市场——成都肉类产品批发市场正式营业。该市场系商业部和省政府联合开办,面向全国开放。

11月15日 四川省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提出分阶段实施的房改目标:以改变无偿分配为基本点,人均居住面积达到7.5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50%左右的“八五”目标;到2000年,人均居住面积达8.2平方米,住房成套率60%至70%的10年目标;2000年以后,全省公有住房租金标准向商品房租金水平迈进,形成完善的房地产市场和住房融资体系,实现住房商品化的长期目标。

12月31日 成都开通全省第一部磁卡电话,首批安装磁卡电话29部。2002年12月31日,磁卡公用电话停止服务,电话磁卡停止使用。

12月 酉阳、奉节、云阳、巫溪、巫山5个贫困县,经过省委、省政府工作组的检查验收,已经达到解决温饱的标准。至此,四川盆周48个贫困县全部越过温饱线,1113万建卡贫困农民有1057万人(占95%)基本解决温饱。

1991年 四川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6.3亿元。

1992年

1月7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振兴四川经济的决定》。

1月25日 《四川省绿化条例》发布实施。1997年10月17日首次修订, 2002年3月30日再次修订实施。

4月7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发展县经济,先抓一条线”的决策。即以成都为中心,从江油市到峨眉山市这一条线上的4个市、10多个县(市、区)在发展经济和改革开放上加快步伐,先行一步。

5月23日 四川美术展览馆在成都落成,结束了四川美术界长期以来没有固定展场的历史。

6月 根据调查统计,四川农村出省务工、经商、务农和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劳动力已经达到500万人。其中组织到日本、独联体种菜,到中东采油,到非洲一些国家修路建房的有1万多人。抽样调查表明,出省的“川军”每人每年纯收入1000元人民币。

7月22日 《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发布实施。2004年9月24日对条例进行了修订,2018年7月26日再次修订实施。

7月 四川省三峡工程移民办公室正式挂牌,三峡工程百万移民工作在四川正式启动。

10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建立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该开发区面积2.96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

11月1日 从当日起,除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各县外,全省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全面放开粮食价格。

12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之后8年内投资200多亿元解决蜀道难问题。

12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话会议。会议强调,及时兑现收购农副产品所欠农民的全部“白条”,1993年1月15日前全部兑现农民外出务工邮寄款,彻底清理农民的一切不合理负担,清理兑现所欠农民的“三挂钩”物资,严格禁止乱占滥用耕地,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1993年

1月14日 省委召开市(地、州)委书记会议。会议提出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春节前兑现农民手中的“白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把农民合同内的负担控制在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尽快落实粮食定购“三挂钩”问题。

3月15日 省政府批准广元、遂宁、雅安、涪陵、万县、达县6市(地)粮食收购价格全面放开,改按市场价收购。12月28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全省粮油统一挂牌销售 平抑市场价格的紧急通知》,规定从12月30日开始,全省所有国有粮食企业和基层粮店统一按国务院规定挂牌降价,敞开销售。

4月25日—2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六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珍惜和把握国内和国际的有利时机,加快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前3年,即在第六届省委任期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使四川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8月 省委、省政府确定交通建设的总目标:以长江为依托,以重要港口为连接点,进而建成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高等级公路主骨架,用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市(地、州)。同时加强三峡、攀西、川南两翼交通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发展,形成快速公路与出川水运相联的水陆联运网络。四川在5年内投资113亿元,实施新建和改建公路主骨架、干线公路2800公里等一批项目,以构成依托长江的水陆联运网,开辟新的出川通道。

11月 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和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加强老少边穷地区教育经费管理的通知》,规定全省农村教育费附加由乡征县管,老少边穷地区人员经费由县统一管理。

12月15日 《四川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实施。2004年9月24日修订后实施。

12月 凉山州9个贫困县的68万名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凉山是四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牧民贫困面最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西部扶贫工作的主要区域。

1993年 全省推行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1995年已有139个县(市、区)由公安派出所接管农村户口,实行城市化管理。1996年,省公安厅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农村户口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公安机关接管农村户口管理工作,建常住人口登记表,制发居民户口簿。

1993年 巴中地委、行署积极探索并创造以“五改三建”文明新村为载体、以池园经济(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运结合)和劳务积累为特色、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的“巴中经验”,被树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全国“扶贫攻坚典范”。“巴中经验”的核心是“扶贫攻坚”,途径是“劳务积累”,实质是“艰苦实干”,目的是“富民裕区”,关键是“党的领导”。

1994年

3月6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会上宣布1994年要实施“下一百,抓一千,带一万”的增产综合技术战略,即从省级农业系统下派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组织地市县1000名高、中级农技人员,带动1万个乡镇农技员,到30个商品粮基地县开展技术服务,指导100万户农民采用配套的增产技术,搞好4000万亩高产示范农田,促进全省增产任务的完成。

6月4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粮食购销价格改革的通知》,决定从6月10日起调整粮食购销价格。12月19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决定建立省级粮食风险基金。

6月9日—10日 四川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暨联系点县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用3年的时间,把全省23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7月8日—10日 四川省第十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黔江举行。会议指出,要完成《四川省7118扶贫攻坚计划》提出的“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解决目前全省农村118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的总目标。扶贫攻坚的发展目标是:稳定地解决群众温饱,稳定地增加收入来源;基本设施有大的改善;贫困地区的支柱产业形成规模;贫困地区的社会发育程度明显提高。

10月14日—16日 四川省林业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全省林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同步增长,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20.37%。

10月 省委决定从全省分批分期抽调3万名机关干部到农村定点包村,帮助工作;其中省、地两级将下派中层青年干部1000名。这次省直机关下派的302名干部中,处级干部159名、科级干部143名。

11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四川贫困地区划分为六大片区,即武陵山区、大巴山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片区、川西北高原片区。同时决定,自1994年起,在凉山州进行易地扶贫开发试点工作。

11月26日 北川县城开通1000门程控电话。至此,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实现电话自动化。1995年12月,全省当时最大的通信建设项目——第三期数据通信网工程竣工,实现县以上城市电话自动化、省到市(地、州)通信干线传输数字化、市(地、州)以上城市交换程控化,建成省内数字传输网、省内分组交换网、省内移动通信网、公众无线寻呼网、少数民族地区卫星通信网。1997年,全省县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移动电话网覆盖128个县(市、区),其中数字网覆盖面扩大到18个城市及省主要交通干线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乡镇。

12月7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广厦工程”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解决教职工住房问题的规划和具体措施,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狠抓落实,力争在1995年至1997年间新建教职工住房1225万平方米,使教职工住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到20世纪末,使全省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5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75%;省属高校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5平方米以上、住房成套率达到85%。

1995年

1月9日 首趟大篷车农民工专列由成都开往广州,迎接“川军”返乡。四川作为人口大省,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出现民工大潮,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每年外出务工人员上千万人。此后,经过20多年发展,铁路春运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转变;2019年春运,四川铁路、公路、航空多种交通方式共运送旅客达1.2亿人次。

1月11日 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农工委《关于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搞活土地使用权的意见》。

2月28日 科技兴川“千亿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7月1日 四川从本日起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实施范围包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作关系的劳动者,最低标准确定为4个档次,最低档为125元,最高档为180元。

同日 当日起,进行公费医疗改革,实行个人合理负担一定医疗费用,医疗费标准调为每人每月5元。

9月15日 成都至重庆的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全线完工,比世界银行计划的工期提前10天。成渝高速公路全长362公里,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12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举行全线通车典礼。

9月25日 四川省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的世界信息通道——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骨干网 INTERNET网络在成都开通。

同日 四川公众无线自动寻呼系统实现全省主要城市之间大联网。自1993年国家放开寻呼市场以来,四川寻呼业实现高速发展。1995年至1996年,四川的寻呼台数量高达70余家。此后,四川寻呼台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发展态势日益艰难。2007年3月,四川联通作为省内寻呼业主要运营者,在本地业务区域内完成无线寻呼在网用户的清理和转网善后工作。至此,寻呼业逐渐退出四川通信发展的历史舞台。

10月31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经济林开发建设规划》,对加速经济林的开发建设,促进林业向高效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实现“绿山富民奔小康”作出安排。

12月20日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奔小康工作有关问题通知》。明确全省农村奔小康的工作统一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由省农工委具体办理。

1996年

1月23日 四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全面启动,有49个县(市、区)列入实施范围。至2000年底,49个县(市、区)分别实现“普九”或“普六”规划目标。

1月28日 四川省“千乡电视工程”开始实施。工程针对已通电但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省财政、地(州)和当地群众各出资1万元,建立转播站。至1997年7月,“千乡电视工程”建成转播站400余个。

4月12日 省委、省政府在重庆市巴南区召开四川省“一条线”重庆现场办公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动成渝一条线经济发展,加快成渝经济走廊建设。

5月26日 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主体工程开工,这是中国当时已贯通的公路隧道中最长和海拔最高的一个隧道。2002年1月1日,隧道全面通车,川藏公路二郎山段缩短里程25公里,缩短行车时间3小时。

6月18日 《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发布实施。1999年12月10 日进行修订,2012年5月31日再次修订后发布实施。

7月 彭州市作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3年11月,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同一县(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统一。

7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的报告》,确定由浙江省对口帮扶四川省。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由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市和33个省级单位对口支援四川省南充和广元的13个县(市、区)。至2001年,浙江累计向帮扶地区捐赠资金逾亿元,捐赠物品价值5628万元,两省共建“越温示范村”83个、援建微水池65387口、新建卫生院39所;被帮扶的四川省13个县(市、区)均越温脱贫。

9月2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搞好农民负担自查自纠工作的紧急通知》。

10月14日 《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发布实施。1997年10月17日进行修订,2004年9月24日再次修订后发布实施。

同日 《四川省公民献血条例》发布实施。1998年8月30日修订后发布实施。

10月24日—27日 省委六届七次全体(扩大)会审议通过《四川省农村小康建设规划纲要》。

11月4日 省委印发《关于切实加强贫困县贫困村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

12月6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峨眉山—乐山大佛”成为中国第三个、四川第一个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12月23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

12月 广汉市264个行政村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成为四川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县级市。2004年,四川开始实施全省电话“村村通”工程。至2010年,全省实现行政村100%通电话,自然村89.78%通电话。

1997年

1月1日 全省公安机关正式撤销收审所。

6月25日 省政府召开会议,研究拟在甘孜州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5县开展牧区“家庭牧场”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以科技为先导、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增加牧民收入”,走上“能人带牧户”的新路子,实现甘孜州从传统畜牧业向效益畜牧业、现代畜牧业转变的新目标。

8月19日 《四川省体育条例》发布实施。2004年6月3日修订后发布实施。

9月4日 在中宣部召开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六届表彰会上,四川的电影《鸦片战争》、电视剧《血战万源》、戏剧《远山的花朵》、广播剧《星期四,真好》、歌曲《熊猫的摇篮》、图书《现代企业制度论》、理论文章《长虹公司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与探索》7部作品获奖。

12月2日—4日 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巴中召开。会议强调,之后3年要解决54个贫困县40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全面推进解决温饱的“五个一”建设,即:人均建设半亩到一亩稳产高产农田,一户发展一个种、养业的多种经营项目,一户有一亩找钱地或一亩经济林园,一户培养一个能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的明白人,一户一个劳力从事二、三产业。

12月25日 达成铁路全线通车。达成铁路东起达川市襄渝线三汇镇,西至成都东站,全长386公里,新建351公里,由铁道部和四川省合资修建,是国家“八五”“九五”期间重点工程,于1992年6月29日开工。到2000年设计输送能力为客车6对,货运780万吨/年。

12月 省政府印发《关于在全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999年,四川180个县(市、区)全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19万人。2001年10月,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2002年,保障对象增至14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

1998年

1月5日—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之后5年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是: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全面完成“九五”计划,用新的实绩,为实现2010年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4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公布《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评选办法(试行)》,决定设立一次性奖金为40万元的“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此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5人。

5月8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防范风险,规范管理农村合作基金和供销社社员股金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本着“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谁举债,谁偿还;谁担保,谁负连带责任”的原则,采取坚决降息、降红、控制规模、调整结构、催收借款、充实备付金等措施,逐步解决“两金”问题。同时要制定防范方案,及时处置挤兑事件。

5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简称“两保”)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最迟从当年7月1日起要确保“两保”金的足额发放,各级财政要按照“一保吃饭,二保稳定”的原则,千方百计确保资金到位,同时加大社会筹集资金的力度。

5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

5月 省委、省政府公布1998年决定为全省人民办的十件实事,包括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民族卫生扶贫工程、解决1.1万名教师的住房困难、解决1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等内容。

6月1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植成四川省的支柱产业的决定》。

6月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四川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的筹集;调控总量,有计划地实施下岗;企业确定职工下岗要符合程序,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再就业服务;做好下岗职工的建档工作;完善社会保险,解除下岗职工的后顾之忧。

6月 四川省“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取得可喜成绩,据统计,截至当月已救助失学儿童6万人,其中失学女童2.9万人。

8月20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布告》。省政府决定,从9月1日起,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乐山市、雅安地区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9月29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从10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所有天然林资源一律停止采伐。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到2020年底,森林覆盖率由24.23%升至40%。

同日 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乘势前进,加强领导、加大力度,确保当年100万贫困人口和20个县整体解决温饱问题的目标任务实现。

8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到茂县考察。茂县被列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县”,工程投资400万元,连续实施13年。

10月5日 成都府南河工程荣获“1998年联合国人居奖”,该奖属联合国在人类居住区发展领域设定的全球最高奖。1993年3月,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工程集防洪、治污、绿化、文化、安居、道路和管网改造于一体。1997年12月29日,工程竣工。此后,2000年,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先后获得2000年度亚洲唯一一个“地方首创奖”、联合国授予的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12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宣布双流等16个县(市、区)为“小康县(市、区)”。它们是:双流、郫县、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县、崇州市、新津县、成都市龙泉驿区、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旌阳区、绵竹市、峨眉山市、乐山市市中区、眉山县、彭山县和达川市。

12月20日 省委提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明确继续深化改革,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夯实农业基础,搞好治水兴林改土,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1998年 省委、省政府印发文件,要求各地在清理整顿农村财务的基础上,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干部选举、财务收支、农民负担款收缴、使用与管理、计划生育指标分配与处罚、宅基地审批与处罚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省农村村务公开制度基本建立。

1999年

1月17日 成都市、峨眉山市、都江堰市进入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1月20日 《四川日报》报道,经国务院批准,四川新增加28个对外国人开放县(市、区)。开放日期自1998年12月29日始,截至当日,四川共有169个县(市、区)对外国人开放,占全省市县区总数的94%。

1月29日 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

3月1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1999年为全省人民办十件实事的通知。12月,省督查办宣布,省委、省政府承诺的1999年为全省人民办十件实事已全部兑现。

4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李帮发等178名同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从1999年1月起至2004年12月由省政府发给每人每月50元津贴。

5月18日 被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武都引水一期大型项目工程全线开闸放水,该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历时11载,建成渠系总长1138公里,控灌面积200多万亩。

7月1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从即日起,甘孜、阿坝、凉山三州,攀枝花、乐山两市和雅安地区,停止天然林木材和木制半成品运输出境。

7月14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完善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推动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完善粮食补贴办法,促进顺价销售,继续加强市场管理,处理陈化变质粮食,探索工农商结合等具体政策。

9月6日—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四川考察工作时强调,要下决心在长江、黄河上游地区恢复植被、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保护生态,力争5年初见成效,10年大见成效。朱镕基强调,保护天然林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要把停止天然林砍伐同退耕还林还草、治理荒山荒地结合起来;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天然林一律禁伐,关闭木材交易市场;同时,对农民毁林开荒种植的坡耕地要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国务院有关部门要会同地方政府抓紧提出总体规划和相关的扶持政策,报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10月19日—20日 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会议,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在四川先行启动的战略部署,布置1999年至2000年退耕还林20万公顷的工程任务。至2017年底,四川完成退耕还林1336.4万亩,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646.33万亩,涉及21个市(州)178个县(市、区),惠及620余万农户2200余万农民,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屏障基本形成,被誉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和扶贫工程。

10月29日 《四川省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出售条件、出售程序、上市交易的税费、房屋售后维修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11月20日 浙江省对口帮扶四川贫困地区工作座谈会及捐赠仪式在成都举行。川浙两省在会上签署了《关于深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会议纪要》。浙江省出资500万元,以小额信贷形式,支持四川贫困地区;同时捐赠建设扶贫越温示范村资金1800万元。

12月28日 四川省“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成都至雅安、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成雅公路全长125公里,成乐公路全长123.02公里。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00公里。

2000年

1月1日 四川出入境管理实施新举措,个人出国旅游,只需要提交户口簿、身份证、所在单位证明和2000美元资信担保证明,即可申办护照;归侨、侨眷、离休和退休公民,60周岁以上的公民和随父母(或监护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因私出国,不再提交国外材料和证明;公民申请出国探望国外居住的子女、父母、配偶,不再提交国外亲属的邀请信和居住证明;省内学生自费出国留学,只要符合法律、规章的规定,出入境管理部门就提供办证服务。

2月22日 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西部大开发中全省交通建设的主要目标。公路建设目标为:用10年时间,重点实施并建成三大工程——通达工程、联网工程、通乡工程。建成以成都为中心辐射各市(地、州)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和进出川主通道;基本完成各市(地、州)之间和各市(地、州)到县(市、区)的二级路网改造及其与主骨架的联网建设;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水运建设目标为:以建设嘉陵江水运主通道为重点,用15至20年时间,基本建成干支相通、港航配套、水陆衔接的水运网。到2010年,打通嘉陵江、岷江两条支流到长江的出海通道,建成通江达海的水陆联运网。

3月1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

4月10日 省委、省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面清理1990年以来(少数延至20世纪80年代)由省委、省政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单独或联合制发的近800份文件。这些文件和条款主要是有关抑制消费、行业准入限制、收费的政策规定。同时重申,以后未经省委、省政府同意,不得再出台此类政策规定。

5月27日 “川电东送”工程正式合闸运行,标志着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取得重大进展。

6月19日 省委、省政府和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米易县攀莲镇举行《中国农民基本常识读本》赠送首发式。这套通俗读物由省委、省政府拨专款购买5万多套,赠送给全省每个村。

6月20日 雅安地区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通过达标验收,成为全国第四个、四川第一个通过达标验收的初级电气化地区。

8月14日 全省实施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两个工程”动员会在成都召开。根据安排,成都市、德阳市、自贡市、泸州市、绵阳市、资阳地区、内江市、遂宁市分别对甘孜州、凉山州、阿坝州的845所学校进行对口支援。

9月24日 四川省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眉山召开。会议提出“十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任务确定为“六六”目标: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需要治理面积的6%,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6%,人均建成0.6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森林覆盖率年递增0.6个百分点,年修建农村道路6000公里,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万台套。

9月25日—26日 四川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指出,年内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3个自治州外,各地要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覆盖一定人群;除“三州”外的各地要在年底开始启动城镇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2至3年时间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新机制。

9月28日 四川省“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妇女儿童”(简称“打拐”)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四川省“打拐”专项斗争,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5938件,打掉拐卖妇女儿童团伙939个,打击处理人贩子和犯罪嫌疑人6600名,1167名不法买主受到法律制裁。四川省“打拐”专项斗争受到公安部的表彰,荣获全国一等奖。

10月22日 乡城—得荣通信光缆顺利调试开通。至此,全省县以上城市通信传输实现了光纤数字化。

11月23日 四川省村村通广播电视总结表彰会暨全省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宣布,截至2000年国庆节前,全省共建成开通广播电视盲村13310个,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使全省已通电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12月1日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实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四川天保工程实施范围从过去的“三州三市”扩大到全省21个市(州)、174个县(市、区)、28户重点森工企业和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2月10日 省委、省政府转发省教育厅、省民委拟定的《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标志着四川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截至2009年底,四川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区)中已有50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比2000年增加了44个县(市、区),幼儿园和各类中小学校达到3853所,在校生达128万余人,学生总规模比2000年增加了40余万人。“普九”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19.83%提高到99%,实现了民族地区教育由初创到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转变。

12月12日 安岳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柠檬之乡”。

12月26日 广(安)邻(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此为标志,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00公里,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12月 省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启动。

2001年

1月11日 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蜀南竹海、海螺沟和三星堆9家旅游区(点)通过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认定,并获得国家首批AAAA旅游区证书。

3月28日 全省地税系统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这标志着农村税费改革在四川正式启动。改革后,农民只承担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和部分农户所交社会公益金,以及按“谁受益,谁负担”原则收取的生产性、服务性收费,其他50余个收费项目将一概取消。

6月9日—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甘孜州考察工作,围绕生态环境建设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朱镕基指出,两年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特别是进一步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措施是完全正确的。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实施办法,严格标准,讲求质量,坚持不懈地推进这一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朱镕基还就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加大对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力度、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等作出指示。

6月14日 广州市资助四川省民族地区“扶困助学”专项基金捐赠仪式在成都举行。广州从地方财政中拿出1亿元人民币捐赠给四川省,设立“扶困助学”专项基金,以支持四川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学,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发展、繁荣和进步。

7月21日 《四川省失业保险条例》发布实施。

9月22日 《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发布实施。2014年3月20日修订后重新发布。

10月9日 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办公,有50个省级部门的589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受理。

12月4日 西南公路出海通道正式全线建成通车。西南公路出海通道是国家规划的国道主干线“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的组成部分,起于四川成都,止于北海,全长1709公里,由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组成,整个工程概算总投资高达254.24亿元。其中,四川境段总长451.8公里,由289.8公里高速公路和162公里二级公路组成,工程总投资46.83亿元。

12月16日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12月24日 省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就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和销售区的各自优势作出安排。

2001年 中国地质调查局、省政府在四川最缺水的南充市、资阳市部署3000余眼红层供水示范井,成井率达90%以上,为找水打井积累了经验。至2010年底,完成105个县(市、区)的地下水调查工作,打井213.5万口,解决近800万人的饮水困难。

2001年 中英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在资中县开展,探索出的“艾滋病社会关怀服务模式”引起广泛关注,被誉为“人类同艾滋病作斗争的灯塔”。

2002年

1月 德阳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含“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月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该意见提出21世纪初的5到10年,要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保经济跨越式发展;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社会事业全面繁荣;坚持一切为了老百姓,确保农牧民生活达到宽裕型小康;坚持以稳定为保障,确保社会局势长治久安。

3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宣布这项改革正式在全省全面启动。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

5月10日—14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八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建成西部经济强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就业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贫困地区整体解决温饱问题,基本实现脱贫;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较大改善,大多数城乡居民过上较宽裕的小康生活。

5月12日 内昆铁路全线通车。铁路全长872公里,北起四川内江,南到云南昆明。

9月30日 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21世纪的扶贫重点:扶贫人口的重点是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1041万人,重中之重是纯收入625元以下的308万人;地区的重点是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工作的重点是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2月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此后2014年6月和2018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实施意见》《四川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12月19日—21日 省委八届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奋力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决定》。

12月23日 成都至南充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南高速公路全长215公里,总投资为63.6亿元人民币。成都到南充的车程由过去的6小时缩短为2小时,标志着川中腹地从此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12月28日 绵阳至广元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北上经广元出川的快速大通道全线贯通,从成都至川陕交界处的车程缩短至3个半小时。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1500公里,标志着四川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已基本形成。

2002年 国家安排四川136个县(市、区)建设农村户用沼气项目,规划至2005年国家投资2.17亿元,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67万户,每户实施“一池三改”。2010年12月16日,四川农村能源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宣布“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63万户,相当于前5个“五年计划”的总和,累计达到520万户,占适宜建池农户的56.8%;全省沼气建设总量居全国首位,资金投入量是“十五”的12倍。

2003年

5月19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停止征收农业特产税的通知》,决定从当年6月1日起,全省从事农业特产生产、收购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再缴纳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四川在全国率先停征农业特产税。2004年,四川农业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同时免征57个民族县(含民族待遇县)农牧业税及其附加,兑现到户粮食直补资金5.2亿元。至2012年底,全省农村税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6月7日 “四川·青城山2003年登山健身活动”启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全民健身,抗击非典”。

6月9日 全省退牧还草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从2003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在川西北牧区沿江、沿河、沿路及其两侧草原退化突出、生态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通过禁牧、休牧等手段,实施退牧还草1.6万亩,使试点区草原植被得到基本恢复,逐步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6月18日 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建立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建立可以使农民无病体现健康体检、小病体现自筹自用、大病体现统筹补助的农村就医机制。首批试点县(市)包括彭山、武胜、叙永、金阳和都江堰等5个不同类型的地区。至2018年9月,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5%。

6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7年10月26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秦巴山区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2012年11月9日,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通知》。全省约有100万中职学生享受该项政策,各级财政在2012年秋季学期和2013年春季学期安排免学费资金约20亿元。四川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省。

9月12日 全省再就业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从2003年到2005年,全省要努力实现新增就业岗位120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万人,确保在“十五”期间,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9月 四川省“村村通”数字卫星电视工程全面完成。

10月20日 九寨黄龙机场正式通航。

11月5日 教育部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在成都正式启动。全省包括九寨沟在内的28个县(市、区)获得2700万美元资助。

11月24日 全省卫生工作会召开。会议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

12月6日 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建设项目——攀枝花民用机场通航。

12月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三州”交通建设大会战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三州”通县油路建设从2001年6月开始,到2003年9月结束,历时2年零3个月,共建成通县油路4276公里,实际完成投资28.5亿元,使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州府到38个县(市、区)和4个相邻省(区)通过油路连通。

2004年

1月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失地无业农民安置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对符合条件的因国家征地转为城镇居民的农民,都要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

2月5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就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职工队伍素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5月8日—9日 四川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验交流会在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稳步实现“完善组织、创新机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标。截至2003年底,全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53个,成员118万人(户),分别比2002年增长18.3%和31.1%,带动农户32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6.3%。

5月 全省粮油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不再下达粮食定购任务。

8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在广安举行的“健康快车”“广安经贸光明行”开诊仪式并讲话。“健康快车”活动由香港同胞发起捐赠,7年多来,这项活动共募集善款1.5亿多元,列车开行到44个贫困市(地),免费为4万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

8月13日—17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川在南充市仪陇县、南部县等革命老区考察工作,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让老区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

8月23日 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确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②;2005年2月4日,再次印发《关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相关问题的补充通知》,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完善规范。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全省投入近60亿元,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此举惠及2万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近千万学生和家庭。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省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杂费;同时,对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和因地震灾害造成家庭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此前,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已免除学杂费,并在广安、甘孜、阿坝、凉山4个市(州)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免除学生学杂费。

10月10日 四川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目标采购合同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全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正式启动。

10月14日 全省环保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重点研究部署岷江、沱江、嘉陵江流域的污染治理问题。会议强调,要重点治理工业污染源,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杜绝新的工业污染源产生;重点治理城镇生活污染源,按照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重点整治农村污染源,从第一车间抓起,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循环经济,确保人民饮水安全。

12月8日 四川省“三州”农村移动通信扶贫工程全面启动。按照工程计划,四川移动将用两年左右时间解决“三州”486个不通电话乡镇的通信问题。

12月23日—24日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在自贡召开。会议提出,2010年前,实现还“三江”③清水于民,主要江河段水质达到III类以上标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80%,重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II级以上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30%。

2005年

1月1日 当日起,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停止征收农(牧)业税及附加,比全国提前一年实现农业税零赋税。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走进了历史博物馆,四川农民每年减负总额超过20亿元。

4月1日—2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隆重召开全省体育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奋斗目标:2010年,全省体育人口达到40%以上,竞技体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体育场地设施具备举办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的条件。

4月23日—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强调要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6月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全面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在城乡落地落实。至2006年底,全省符合条件的165.3万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农村共有155.5万困难群众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条件的41.9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城市有22.3万人次、农村有34万人次得到了医疗救助。

11月24日 2005年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召开。会议明确,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必须封闭运行,从2006年起,全省在原有2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基础上,新增51个试点县(市、区)。

12月24日 涉及全省130个县(市、区)、1000万亩土地的“金土地”工程④启动仪式在金堂县栖贤乡向前村举行。该工程在2006年至2015年10年期间投入150亿元,通过土地平整、增加肥力、沟渠配套,改善农田道路,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集中。该工程实施后,全省新增耕地100万亩,建成600万亩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受惠人口达800万。

2006年

1月1日 全省2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全部建立起医疗管理信息系统,600余万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从此可以网上报账。

2月 省委成立四川省关爱农村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共青团省委牵头,联合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13家职能部门在全省启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至2012年7月,全省有留守学生368万余人,共建留守学生之家5053所,参与志愿服务46万余人,结对留守学生98万余人。2016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童伴计划”项目,在全省21个市(州)的165个村落设立“童伴之家”。2016年12月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省90%的乡(镇)、80%的村(居)民委员会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场所和必要的关爱设施,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立。

3月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4月12日 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成都市开幕。在开幕式上,成都市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4月30日 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十一五”全省人口目标任务是年均人口增长率控制在3.6%以内,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8900万左右。会议强调,要依法管理,建立“ 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机制。

6月7日 四川省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大会在泸州召开。会议确定,对待农民工,企业要从雇工转向员工管理,城市要从限制转向服务,居民要从排斥转向接纳。2005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637.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2.9%;劳务收入722亿元,农民工人均实现劳务收入4410元,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和劳务收入总量居全国第一。

6月15日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商局联合印发《商品房买卖合同》《商品房认购书》,于7月1日起统一使用。2015年4月28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商局联合印发《四川省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示范文本》,从2015年7月1日起推行使用,全面规范商品房销售市场。

6月25日 国家电网公司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四川省电力公司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确定到2008年底,完成国家电网供电营业区内农村无电户“户户通电”任务。至2007年9月25日,总投资17亿余元,解决无电户79762户、无电人口267755人通电的“户户通电”工程提前完工。

7月12日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中国第三十二个、四川全省第五个世界遗产。

8月21日 四川省“农村书社”授牌暨出版物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首批“农村书社”挂牌运行。2008年,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至2017年底,全省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9月21日 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从即日起,《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实施,此举标志着四川在西部地区第一个全面启动生态省建设。至2018年底,全省建成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5%;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5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5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

9月 四川完成21个市(州)、246个城市和3472个农村建制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依法划定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完成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的省份。

11月2日 四川科技馆正式开馆。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决定将省展览馆改建为四川科技馆,并明确提出将科技馆建成“四川特色、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四川科技馆是四川确定的“十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11月30日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办等部门共同发起的全国农民读书节在朱德元帅的家乡南充市仪陇县盛大开幕。开幕式当天,主办方共向仪陇县等革命老区1000多个村赠送了价值1000多万元的图书及图书室设备。

12月20日 成都正式获得“国家园林城市”授牌,成为西部首个获此称号的省会城市。

12月26日 四川省“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签定会召开。2006年8月9日,国家环保总局与四川省签定的“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和二氧化硫总量削减两个目标责任书明确要求,到2010年四川省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将分别削减5.0%、7%、11.9%,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目标控制在74.4万吨、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6.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14.4万吨。

2006年 四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0元,达到10371元。

2007年

1月16日 四川首部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到2010年,四川省社会事业发展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中等水平,基本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事业发展需求。

1月23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对国家已核定给予补助的四川“十一五”81213个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和其余应由四川自行解决的70230个自然村“盲村”的实施方案。

1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提出2007年要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4月23日—24日 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促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加快四川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5月13日—16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动员四川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为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5月14日 四川省社会文化工作会召开。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面启动,这是“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打造“十里文化圈”惠民工程中的一项,在城市,则要打造“十分钟文化圈”。至“十一五”末,全省文化事业政府累计投入50.31亿元,加上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投入86.47亿元,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县县有品牌、月月有亮点、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态势。

5月1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率先推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措施。7月,全省1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至2007年底,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率先在全国建立廉租住房制度。2008年1月16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物价局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的实施意见》,首次界定新建廉租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首次对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价格实行最高限价。这也是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后,全国出台的第一个贯彻实施意见。

5月23日—6月10日 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这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第四个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品牌。文化节期间发表了世界上首个国际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宣言》。此后,非遗节定点成都市,每两年举办一届。

5月31日 省商务厅与四川电信、四川移动分别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率先搭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平台。此后,全省农村电商持续发展。至2017年底,累计建成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46个、乡镇电商综合服务站299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2941个,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2%、70%、27.4%。

6月9日 成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6月19日—20日 国务院在成都市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2007年,省委、省政府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大惠民行动”,省、市(州)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4亿元。全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74个,覆盖城区居民近1000万人,初步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7月27日 《四川省全民健身条例》发布实施。2010年5月28日再次修订后发布实施。

7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甘孜州启动富民安康工程。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富民安康工程的意见》,从推动经济跨越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难题、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细化目标,制定措施。2009年至2012年4年间,共投入各类资金133.6亿元,规划建设牧民定居点866个,完成57301户260685人的定居任务。

10月29日 四川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相互衔接机制,形成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多部门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2009年至2017年,全省排查受理矛盾纠纷312.9万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3.9万件,成功率97.1%。

11月25日 资阳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试点。

12月13日 全省定点扶贫工作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定点扶贫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2月21日 商务部和财政部在山东烟台召开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试点工作会议,确定从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在四川、山东、河南3省开展实施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农民在购买彩电、冰箱(冰柜)、手机三大类197个中标产品时,国家对农民购买补贴类家电产品给予13%的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12月27日—29日 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在成都召开。全会提出了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0年、2015年、2020年“三步走”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接近或达到当年全国水平,建设成为富裕四川、和谐四川、文明四川、开放四川、生态四川。全会要求,要创造和发挥优势,努力把四川建设成为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2007年 国地税征收税款共计1218.7 亿元,税收收入突破1000亿元。

2007年 四川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达到1056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1098.3元。

2007年 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突破2000万人大关,劳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8年

1月2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2月21日 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启动仪式在阿坝举行。

2月29日 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上明确,2008年农村要实现新农合全覆盖,两年内筹资水平提高到100元。

3月20日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水利部、商务部等方面合作开展的“改善中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管理和饮水安全试点项目”启动。该项目为期4年,在四川、黑龙江、新疆和辽宁4省区建立示范点,总投资为679.2万美元。

3月25日 成都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立,它是一个辐射云、贵、川、渝、藏5省(市、区)的现代化粮食交易平台。

3月 四川2008年实施8项民生工程,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8个方面。

4月1日 邓小平故居纪念馆、朱德故居纪念馆暨朱德铜像纪念园、陈毅纪念馆等12家博物馆、纪念馆首批实行免费开放。至2016年底,全省248家博物馆、纪念馆有89家对公众免费开放。

4月2日 全省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召开。省政府同意乐山、绵阳、自贡、内江、德阳、南充、眉山、阿坝、甘孜、资阳10个市(州)为2008年新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要求10个市(州)在4月底前公布试点方案,最迟于6月1日进行参保登记缴费,7月1日进行待遇支付。

4月23日 全省旅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指出,未来5年,全省要力争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2年实现旅游收入2500亿元。会上出台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

4月 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四川要全面完成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基本建设,建立起长效的妇幼卫生补助机制,全省城乡基本实现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1/10万和13%以内,妇幼主要健康指标达到西部领先水平。

5月6日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在红原县麦洼乡正式启动。当年投入资金69078万元,重点解决8个县26个村实施13个易地搬迁建设安置项目,并配套实施易地育人、更换粮食、饮水安全、社会保障、移民安置、调整结构、卫生防治、科技攻关等8项工程。

5月12日 14点28分,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最大烈度达11度。地震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地震造成6.88万人遇难、1.79万人失踪、37.5万人受伤,1510万人需要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多元。地震灾情发生后,党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省委、省政府统一指挥、迅速行动,灾区干部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各路救援大军不畏艰险、顽强奋战,全国党政军民倾力支持、患难与共,全力以赴抗击特大地震灾害,先后打赢了抢险救人、安置攻坚、抢通保通、卫生防疫、防范次生灾害、恢复生产“6场”硬仗。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

5月22日 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地震重灾区过渡安置住房建设工作会。由建设部牵头发起的对口援助四川的100万套过渡安置房行动启动,按照一户一套的规划,可安置100万户灾民,计划分3期完成:第一期25万套,6月25日前完成;第二期35万套,7月20日前完成;第三期38万套,8月10日前完成。

5月30日 全省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全省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正式启动。随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建立对口支援联系机制,推进18省(市)对四川18个重灾县(市)(山东—北川、广东—汶川、浙江—青川、江苏—绵竹、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河北—平武、辽宁—安县、河南—江油、福建—彭州、山西—茂县、湖南—理县、吉林—黑水、安徽—松潘、江西—小金、湖北—汉源、重庆—崇州、黑龙江—剑阁)的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决定,省内要按照无灾区和轻灾区帮重灾区的原则,组织13个市(州)分别对口支援13个重灾乡镇,开展为期3年的省内对口支援,积极为灾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多种形式的支援。

6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对“5·12”汶川特大地震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的农户重建住房,在中央平均每户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由地方政府给予平均每户1万元的补助(按家庭人数多少适当予以区别,对困难农户适当予以照顾)。同时,对自建过渡安置房的农户按原政策给予每户2000元的补助。

6月2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6月30日 地震灾区恢复工业生产和扩大就业座谈会召开。会上,19个对口支援省(市)和广东省深圳市与四川、甘肃、陕西省签订了20份就业援助协议,支援省(市)承诺9月底前,向灾区提供10万个就业岗位,帮助17.5万人实现就地培训就业。

7月13日 省委九届五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扎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的决议》,提出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

8月26日 省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议定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后续生活救助的时间为2008年9月至11月,共计3个月,具体标准为: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每人每月补助400元,受灾的原“三孤”人员每人每月补足到400元;生活困难的遇难(含失踪)及重伤残家庭人员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异地安置的受灾人员(含集中安置人员)和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且生活困难的受灾群众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后续生活救助为现金补助,不再发放口粮。

9月1日 四川地震灾区339.99万名学生(包括计划招收新生64.68万人)100%实现复学复课。51个重灾县(市、区)中共有19369名中小学生在异地复学复课。

10月7日 省委书记刘奇葆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涉藏地区发展和民生问题。会议决定,投入资金50亿元,在四川涉藏地区实施牧民定居计划,到2012年基本解决未定居牧民群众和仅有简陋固定居所牧民群众的定居问题。

10月8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成都市、松潘县、峨眉山市、什邡市等11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试点从2008年10月起,用两年时间,分3个阶段进行,基本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体系标准,使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基本建成能够承载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环保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支撑体系和运行管理系统。

10月10日 全省涉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召开。会议明确在全省涉藏地区牧区大规模开展牧民新村建设,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村村有活动中心”,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牧区。

10月24日 省委印发《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从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突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强化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等方面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要求。

12月31日 西昌至攀枝花、攀枝花至田房(川滇界)、邻水至垫江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2009年

1月29日 石渠县牧民新生活帐篷首发仪式在海拔4300多米的俄多马乡举行,2000余名牧民群众领到可防风避雨的新帐篷,标志四川省实施的“帐篷新生活行动”开始让涉藏地区牧民受益。

1月 省农劳办披露,2008年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仍达2023.4万人,比2008年增加21.4万人;全年劳务收入突破1200亿元,达到1228亿元,比2008年增加151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2234元,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左右。

2月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2009年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

2月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四川涉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总体规划,提出用4年时间,总投资180多亿元,在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建成定居房9.9万套1043.96万平方米,并辅以配套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涉藏地区牧区9.9万户、48万未定居和仅有简易固定住所的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2年底,全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完成定居房建设100139套,占规划的100.88%。

3月2日 涉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启动仪式在康定举行,甘孜州首批300名藏族农牧民子女赴内地中职学校免费就读。6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涉藏地区免费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至2015年10月,承担“9+3”教育任务的学校覆盖了“三州”以外的18个市,先后有内地90所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共招收涉藏地区“9+3”学生4万余人,再加上州内就读中职享受资助的学生,两类受益学生合计近7万人。2014年,比照涉藏地区“9+3”免费资助政策,全省“9+3”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大小凉山彝区的13个县(凉山州10个县、乐山市3个县区)。从2016年起,四川再将“9+3”免费教育计划的有关资助政策逐步惠及全省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3月20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部署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加快改善,为广大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4月2日 四川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4月20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现场会在峨眉山市召开。

5月9日 四川博物院新馆建成开馆。

5月14日 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启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启动首批统筹城乡发展科技项目,展示全省农作物及畜禽育种攻关成就。

5月18日 《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正式出台。根据规划,从2009年到2020年,四川估算总投资10866亿元,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到2020年,全省力争铁路运营里程达到8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00公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水运四级以上航道2381公里。这是四川历史上第一次编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7月17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

7月 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发文部署,从2009年起,包括四川在内的9个省区首批开展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试点。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印发了《四川省推进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工作方案》,在全省正式启动了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

8月3日 全省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8月17日 省政府和商务部共同召开了四川省“村村农家店”建设工程攻坚动员会议。省政府和商务部确定,在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前4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再用两年时间,使农家店覆盖全省除甘孜、阿坝、凉山州外的所有县(市、区)的乡镇和行政村。

9月6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现场会在成都召开。

9月13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

9月22日 省政府常务会通过《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2010年,全省开工建设11个大中型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面70余万亩。2011年省委1号文件再次提出,用10年时间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即到2015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到2020年再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

10月28日 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到2008年底,全省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336.4万亩、配套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441万亩。工程惠及全省21个市 (州)、176个县(市、区)、2266万农民。

同日 为满足藏族聚居区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精神文化需求,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四川设立的康巴藏语卫视频道在成都举行试播仪式。

11月19日 省民政厅与省财政厅预拨中央冬春生活救助资金3000万元,用于地震灾区、高寒山区和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和过冬御寒物资采购。

12月18日 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房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都江堰举行。

12月25日 全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

2009年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0年,全省着力推进完善城乡基本医保、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重点改革。2011年,全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多渠道补偿机制、规范性药品采购机制、竞争性用人机制和激励性分配机制。2014年,全省开始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出台20多个配套文件,推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合理就医格局。2016年,四川被列为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纵深推进。

2009年 全省大规模开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至2016年底,累计在21个市(州)、144个县(市、区)累计投入资金174.2亿余元,新建整治小型渠道6.8万多公里,整治塘堰泵站6.1万余处,新建蓄水池窖8.2万余口,新增灌溉面积564万余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735万余亩。

2010年

1月12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表彰大会召开。会议总结2009年度工作,表彰先进,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1月17日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全省2010年实现粮食增产5亿斤、力争超过10亿斤,努力实现农业为农民人均增收60元、力争超过100元,努力实现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的意见》。

1月31日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所在地永昌镇举行成立大会,永昌镇党委和政府正式挂牌办公。此举标志着“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国唯一整体异地搬迁的新县城驻地永昌镇正式成立。

1月 四川全省电话用户突破5000万户,达到501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5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467万户,成为全国第七个、西部第一个电话用户超过5000万户的省份。

2月27日 全省涉藏地区牧民定居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分析牧民定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进一步抓好2010年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4月16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卫设备配送仪式在成都举行。由省委、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购置的5300多辆环卫车辆正式配送给21个市 (州)、115个县(市、区)的乡镇。

同日 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要求,迅速启动“持续治‘五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大力推进“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从4月到12月分4个阶段,重点治理乱扔、乱吐、乱倒等不文明、不卫生行为。

4月29日 成都市宣布启动覆盖全市1100多万城乡居民的免费体检,在全国率先尝试迈入“全民免费体检时代”。

5月5日—8日 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集中展示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总结交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验,促进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研究部署灾区下一步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等重点工作,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心有序转向加快发展、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上来;表彰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营业收入上台阶的大企业、大集团。

5月10日 四川召开首批“千名干部人才援助涉藏地区行动”动员暨培训会议。首批选派的1257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来自省直部门和内地13个市,将到四川涉藏地区开展为期2年的挂职服务。

5月12日 成都至都江堰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四川第一条建成投运的高速铁路,开创了四川高速铁路建设的新纪元,标志着四川与东部地区同步进入了铁路高速时代。

5月14日 成都军区抽调驻川部队2000余名官兵,约800台运输车辆,计划在1个月内向石渠、德格、色达、甘孜4县运送水泥等建材约2万吨,为涉藏地区牧民定居点建设抢运建材。

5月19日 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成都版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这是继上海、深圳之后全国第三家、西部第一家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所。

7月21日 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议在德阳市召开。会议学习交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经验,总结上半年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

7月24日 《四川省湿地保护条例》发布实施。

8月5日 资阳市印发《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开放、零门槛”的城镇落户政策。

9月1日—2日 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提出后10年奋斗目标,即全省经济总量2015年完成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到2020年比2008年翻两番。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9月10日 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推进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了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总体思路和新村建设等10个专题工作方案实施情况的汇报。规划明确,要经过11年综合扶贫开发,有效解决大小凉山群众面临的突出民生问题,实现“家家住房改善、户户就业稳定、人人保障到位、设施大幅提高、经济较快发展、生态明显改善”的目标,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不断普及,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9月13日 四川全面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消费者可在全省21个市(州)中心城区进行家电以旧换新。经省商务厅审核,至9月10日,四川苏宁、成都创维、绵阳家福来等15家双中标企业共备案家电以旧换新回收网点1835个、销售网点1926个。

9月17日 《成都经济区劳动保障区域合作基本医疗保险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经济区8个市实现医保服务同城化。根据协议,从10月1日起,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个市的参保人员,在8市中的任何一地均可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险服务和快捷的医疗费用结算服务。

9月27日 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地铁——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

10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奋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就推动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要求。

11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截至10月底,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确权面积16283.9万亩,颁发林权证面积达15090.7万亩,确权率、颁证率分别达到99.1%、91.8%,标志着历时3年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顺利完成。

11月9日 邛名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是四川首条建成的BOT高速公路,也是全省交通重点项目三年集中建设攻坚活动启动以来建成的第一个重点项目。邛名高速公路起于大邑县王泗镇,止于雅安市名山县新店镇,总投资25.28亿元,全长52.67公里。

11月16日 成都市公布《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提出到2012年,成都实现统一户籍,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迁徙,并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是成都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又一新突破。

11月18日 省直机关向凉山州彝区群众捐赠板凳仪式在西昌举行,116个省直机关单位现场向凉山彝区群众捐赠了15万条板凳。2010年,凉山启动为期3年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并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力求以小板凳推进大工程、促进大转变,努力建设新家园,积极倡导新生活,不断塑造新形象,使彝区群众增强了现代文明意识,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提升了社会文明和谐程度。

11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1∶1。

11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11月中旬,四川首家牧民定居点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揭牌。根据规划,未来4年内,全省将在涉藏地区牧民定居点建设1409家青少年活动中心。

11月24日—25日 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会议在南充市召开。会议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形势,交流新经验,研究谋划新措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

12月1日 全省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省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社会经济发达地区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20年,全省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省毛入园率达到75%以上,逐步做到适龄儿童就近入园。到2020年,全省新建、改建、扩建3000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同时,改、扩、建部分城区幼儿园,满足人民群众入园需要。为此,全省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城乡幼儿园建设工程,每年开工建设、改建400所城乡公办幼儿园。

12月21日 《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这是21世纪四川省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该规划纲要确立了全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在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2020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等发达地区在2020年基本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欠发达地区到2020年初步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

12月21日 四川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建设情况发布会召开。自1998年率先在全国试点天保工程以来,至2010年底,四川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落实常年森林管护责任面积3.23亿亩(包括灌木林和稀林地)。1998年至2010年,全省天保工程的实施范围覆盖除成都和自贡7个城区的176个县(市、区)、22个国有重点森工采伐企业、3户木材水运企业、3户林业筑路企业以及卧龙、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省累计营造公益林8082万亩,完成森林抚育870万亩次;全省森林面积由工程实施之初的1.76亿亩上升到2.5亿亩(不包括灌木林和稀林地),森林覆盖率由24.23%提高到34.41%。

2010年 四川国地税征收税款共计2162.8亿元,税收收入突破2000亿元。

2011年

1月6日 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公布5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累计实现6438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10亿人次,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68倍、2.23倍。

1月7日 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建立“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参观考察绵阳市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三乱”宣传工作现场、德阳市罗江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设施建设现场,学习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设施、体制和机制建设工作。

1月29日 《四川日报》报道,四川圆满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省2010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4.07万吨,比2005年下降5.43%,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08.4%;二氧化硫排放量113.08万吨,比2005年下降12.95%,完成“十一五”目标的108.81%。总量减排促进了全省环境质量的改善。

2月10日 全省粮食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努力实现2011年粮食总产再增5亿斤,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2月18日 四川203个文化馆及40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即日起逐步全面免费开放。

2月22日 全省扶贫移民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发布消息,2000年到2010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00亿元以上,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1041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145万人;贫困农民的收入从2000年的1662元提高到2010年的4209元。

3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十一五”期间,四川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绩。全省新、改、扩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84个,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4268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750个,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3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涉藏地区民生工程工作会议。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将富民安康工程整体纳入全省民生工程,内容包括涉藏地区“三大民生工程”⑤和原富民安康工程涵盖的其他项目两大部分。

4月6日 四川省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成都签署《共同推进质量兴川,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十一五”期间,四川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8.7%,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3年排名升位,创建中国名牌产品3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2个。2010年,全省抽查食品24700批次,合格率93.5%,比2005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4月13日 全省惠民帮扶中心工作推进会在遂宁召开。会议发布消息,全省在21个市 (州)、153个县(市、区)、823个乡镇(街道)、1186个社区(村)建成惠民帮扶中心。

4月22日 全省医疗保险工作座谈会在南充召开。会上通报,截至2010年底,全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063.1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90.25%,加上部分地区城乡统筹后纳入人社部门管理的726万新农合参保人员,全省医保经办机构直接管理的参保人员达到2800万人。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分别达到90%以上,提前一年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参保扩面目标。

5月1日 成都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竣工。成都东站是成都铁路枢纽主要铁路客运站之一,占地1306亩,共设14个站台26线,站房总面积10.8万平方米,设计日均旅客发送量20万人次。成都东站是四川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点工程,也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设施最先进、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综合交通枢纽。

5月5日—6日 全省“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工作现场会召开。会议明确,力争通过5年努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会议发布消息,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完工92.8%、完成投资91.1%,灾区发展振兴的步伐加快。2010年,39个重灾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6%,增幅分别比全省高1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9.5%,增幅分别比全省高3.4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3年来,全省共帮助170万灾区群众就业,登记失业率从震后的7.5%降到4%以下。

5月6日 省政府新闻办发布四川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全省登记户籍人口为89981705人,常住人口为80418200人。户籍人口总数名列全国第四,常住人口总数名列全国第三。

5月30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支持成渝地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6月5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环保厅发布消息,四川省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2006—2010年)11项目标任务已超额完成: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3%,超过生态省建设2015年目标(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3%,接近生态省建设2015年目标(85%);森林覆盖率达34.8%,接近生态省建设2015年目标(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降低率等其他8项指标的阶段目标任务也全部完成。

6月14日 四川省2010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命名大会召开。会议命名全省2010年度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及优秀环卫工人;通报表扬2010年度争创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先进单位及推进“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6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林业厅发布消息,截至当日,全省已有4231个乡镇、42823个村完成集体林确权颁证,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确权的集体林已达1.63亿亩,确权率99.1%;配套改革逐步深入推进。

7月5日 全省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工作会召开。会议提出,要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强公益林建设和森林经营。2011年至202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将投入逾252亿元用于四川天保二期工程,到2020年,全省新增森林面积将达1600万亩,净增森林蓄积量1.6亿立方米。

7月6日 省政府专题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万源市大竹河片区的3年连片扶贫开发规划,涉及万源市庙坡、大竹、庙子、白果4个乡镇的15个村,共4743户、19011人,其中贫困户1404户、贫困人口5615人,贫困发生率29.54%。规划区行路、饮水、上学、就医、住房、增收“六难”问题突出,农户居住的大多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墙房,2010年人均纯收入296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80元。

7月12日 《四川日报》报道,截至2011年6月底,四川保障人数已从2005年的61.9万人增加到398.1万人,增长超过6倍;每人每月平均补助水平从16元提高到77元,增长近5倍。新农合制度实现全覆盖。参合率由2003年的69.65%提高到2011年的97.88%,提高了28.23个百分点;农民受益人数由2003年的175.14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4905.80万人。

7月23日—25日 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参观考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交流经验,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作全面部署。

7月27日 全省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四川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由“规划层面”进入“实施层面”。四川将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满足民族地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使当地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达到或接近全国民族地区平均水平。

7月29日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发布实施。2019年11月28日修订后发布实施。

8月1日—2日 省委、省政府在凉山召开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现场会。2011年,四川计划投入44.7亿元资金开展彝区扶贫,其中彝家新寨建设计划投入24.4亿元,启动404个彝家新寨建设,涉及住房建设30776户15.4万人。

8月5日 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省政府印发《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年)》,对全省39个极重灾和重灾县(市、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作出规划。规划明确,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新家园,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振兴。

8月19日 四川省召开“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推进会。2010年,“挂包帮”活动实施帮扶项目4.6万个、总投资147.5亿元,组织培训党员干部37万人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近5.1万起,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23元。

同日 四川省2011年工会“金秋助学”资助仪式在绵阳举行,为100名来自成都、自贡、德阳、绵阳、广元、乐山、宜宾、遂宁、南充等地的特困大学生代表发放了助学金。“金秋助学”活动自1995年开展以来,到2010年底,累计筹资2.8亿多元,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28.7万余人。

8月31日 秦巴山连片扶贫地区和民族地区新村建设整体性安排工作专题会议召开。秦巴山连片扶贫地区和民族地区8个市(州)、78个县(市、区),涉及乡镇2462个,占全省的55.8%;村23658个,占全省的49.3%;农业人口2676.8万人,占全省的40%。

9月9日 四川省涉藏地区“9+3”免费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听取涉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情况汇报,与“9+3”学校校长、教师、涉藏地区驻校干部和涉藏地区学生代表座谈,总结交流涉藏地区“9+3”免费教育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步工作。

9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从抢抓重大发展战略机遇、推动成渝经济区率先发展、促进攀西地区加快发展、支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快涉藏地区跨越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等方面对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推动全省各区域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提出要求。

9月30日 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开通试运营。

10月15日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现场会在攀枝花市召开。截至9月底,四川提前完成2011年开工任务。截至2011年底,全省全年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新开工39.18万套,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11.17%,竣工16.2万套,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15万套的目标。

11月11日 四川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彝家新寨建设工作和彝家新居室内设施实施方案。

11月15日 《四川日报》报道,记者从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协调会议上获悉, 1月至10月,全省已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8亿多元,获贷人数达1.5万多人,带动近7万城乡妇女创业就业。

11月21日 国务院第五督察组抵川,就四川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情况进行督察。四川农民工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制度建设逐步突破,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末,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200余万人;全省每年实现劳务净收入1000多亿元,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由2003年的3459元,提高到2010年的7827元,增长126.3%;农民工就业素质整体提升,文化结构由2003年中学以上文化占53%,提高到2010年的61%;权益维护得到重视,2010年全省处理劳务纠纷3万余件次,挽回经济损失5亿多元。

11月30日 省政府新闻办发布《四川妇女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通报《四川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成果:全省女性平均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73.4岁提高到2010年的77.2岁,提高3.8岁;全省婴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43%下降到2010年的12.02%;截至2010年,全省共有幼儿园9483所,在园幼儿人数达188.75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2.47%;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6.55年提高到2010年的7.56年,女性成人识字率达90.6%;省、市两级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分别达到58.14%和54.56%;10年来,全省妇女就业比重始终保持在45%左右,超过40%的目标水平。

12月10日 四川省接受国家“两基”督导检查工作汇报会在成都举行。1986年至1990年,全省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1年至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1年至2010年,实施“两基”攻坚,实现“两基”人口全覆盖。到2010年,全省18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两基”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实现了“两基”的历史性目标。

12月3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该纲要指出,全省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全省将以国家扶贫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居民为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对象,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该纲要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建设新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新村建设,每村总投入不低于300万元,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同日 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南充至阆中段、纳黔高速公路纳溪至叙永段、达陕高速公路徐家坝至普光互通段3段高速公路同时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1年 从2011年起,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在全省推开,每年对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开展测评。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由2011年的81.71逐年提升至2020年的86.34,实现“九连升”。2018年该项工作荣获首届“中国廉洁创新奖”,是全国省级纪委监委唯一获此奖项的创新项目。

2011年 四川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50.9亿元。继2007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后,全省经济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形势下,仅用4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实现翻番。

2012年

1月1日 即日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经省政府研究决定,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普遍增加,每人每月至少增加115元。

同日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实施。该条例是在总结四川灾后重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明确规定公民对城乡规划制度与实施享有知情权、建议权、举报权和控告权。

1月11日 《四川日报》报道,2011年全省民生支出总额达到2974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总额的63.6%,民生支出占比进一步提高,“三农”、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支出大幅增长,四川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更加凸显。

1月17日 省政府第九十八次常务会决定,从2011年10月1日起提高全省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中央和省级财政为此新增经费投入3.45亿元。

1月28日 《四川日报》报道,2011年,全省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1002亿元,同比增长29.2%,高于全国交通建设投资增幅22个百分点,完成投资规模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位,四川成为全国首个年度交通建设完成投资突破千亿元的省份。

1月29日 《四川日报》报道,截至2011年底,全省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新开工39.18万套,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11.17%;竣工16.2万套,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的15万套的目标。

2月3日 《四川日报》报道,2011年,全省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439.3万人,缴费人数达到960.6万人,超额完成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试点覆盖面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月5日 《四川日报》报道,日前发布的《教育部关于认定四川省实现 “两基”目标的意见》《国家教育督导团对四川省“两基”督导检查的意见》认为,与2000年相比,四川省义务教育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提升。全省51个民族县(市)全面实现“普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增加31万人,“两基”人口覆盖率提高了80个百分点,新建、扩建学校总建筑面积达474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极大改善,“两基”成效获得好评。

2月7日 全省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召开。2012年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要开工28万套,竣工16万套,2011年开工的还有20多万套结转到2012年续建。

2月15日 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2011年全省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达2974亿元,“十项民生工程”完成支出1195.5亿元,为计划的142.2%。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三农”、民生和社会建设方面的投入。

2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确保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意见》。

2月23日 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印发的《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城市基本建成 “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基本建成“十里文化圈”。

2月24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的意见》。

2月27日—28日 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会议确定之后10年全省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贫困居民显著减少。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实现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转变,与全省同步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月28日—29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力争超过15%。

3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2011年,成都住房公积金年度归集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3.7亿元,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住房公积金历年累计归集额达到585亿元,居西部第一位;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额51.6亿元,受惠家庭超过2万户,其中购买首套住房的职工家庭占到64%,年收入在7万元以下的中低收入职工家庭占到61%。

3月9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财政厅近日下达2012年秦巴、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资金4.1亿元,主要用于项目规划区内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

3月13日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用3年时间有效治疗全省0至14周岁中患所有具有手术适应症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重点包括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儿童肺动脉瓣狭窄。在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治疗过程中,农村贫困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以及普通家庭将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助。

3月16日 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厅和省畜牧食品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四川率先在18个县试点资源化利用畜禽排泄物,大力推动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减排。

3月23日 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明确,“十二五”期间,四川将建成约45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力争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并从2012年起新建5000所留守学生之家,建成1409个涉藏地区牧民定居点青少年活动中心。

3月27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日前颁布《四川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法律保护5个领域,设置52项主要目标,提出69项策略措施。

3月28日 省财政厅公布,对纳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和高原涉藏地区的500个贫困村,每村补助资金100万元,主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水、电、路、房和环境改善等“六到农家”工程建设,发展特色支柱产业,逐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月29日 省政府督查室公布,2012年继续在全省扎实推进以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共10个大项62个分项,计划总投资1080亿元,较2011年增长28.6%。

同日 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于7月1日起施行。

3月31日 全省民族地区两项资金项目管理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明确,2012年投入近2.6亿元两项资金,以“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新村”(简称“民族新村”试点村)、“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增收工程”和“四小工程”等三大工程为载体,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牧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全面参与实施涉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重大民生工程,帮助甘孜州牧民群众建设定居住房,解决民族地区4万名寄宿制学生生活困难问题。帮助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帮助农牧民增加收入。

3月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农村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09—2012年)2012年度实施计划》,确定2012年全省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着力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县域消费品经营连锁率达19%,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连锁率达60%,农副产品在新型零售业态中的销售额比重达25%以上。

3月 《四川省牧民定居点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办法(试行)》公布。按照试行办法规定,四川在有条件的定居点建立幼儿园,解决定居点学前教育问题,同时加强定居点医疗室建设,保障偏远定居点牧民“病有所医”,免费向牧民开放文化活动室。

4月1日 省政府第10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12年到2015年,全省筹集90亿元至1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省级资金约40亿元,省级资金的90%将直接安排用于农村乡镇和行政村。

4月5日 省教育厅宣布,从2012年秋季起,在6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市、区)及57个老少边穷县(市、区)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膳食补助。国家和省级试点覆盖全省所有老少边穷县(市、区),117个县(市、区)的约430万名中小学生将受益。

同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对口支援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明确成都、绵阳、德阳、泸州、乐山、宜宾、攀枝花7个支援市对口支援涉藏地区20个县。

4月9日—10日 省委、省政府在乐山召开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彝家新寨建设现场会。2012年,四川围绕彝家新寨建设等10个专题,计划总投入88.2亿元。其中,彝家新寨计划投入25.17亿元,启动296个彝家新寨建设。

4月11日 全省“挂包帮”活动暨对口定点扶贫、支援涉藏地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1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中深入开展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对全省进一步深化“挂包帮”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予以明确。

4月12日 四川省“成都一达州一安康一西安”的又一条北向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达陕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达陕高速公路全线长143.24公里,概算总投资104.73亿元。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21公里。

4月16日 省“大调解”办发布消息,开展“大调解”网络及调解工作“进城镇小区、进农村院落、进车站(码头)、进规模性市场(商场)、进经济开发区(景区)”的“五进”专项活动1年来,全省新增基层一线调解室10万余个。各类调解组织达17.3万个,59.2万名专兼职调解员贴近群众受理纠纷、解决矛盾,2011年共调处化解矛盾纠纷92万余件。

4月17日 省医改办公布,全省已初步建立全民医保制度。3年来,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456.9亿元补助城乡居民参保,新增218.7亿元,年均增长37.15%。截至2011年底,全省参保人数达8515.17万,参保率达到96%以上。2011年参合农民受益达9886.06万人(次),受益人(次)实现了三年翻两番。

4月28日 四川当时里程最长、投资最大、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的雅安至西昌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雅西高速公路起于雅安市对岩镇,止于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全长240公里,总投资约206亿元,是交通运输部确定的“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和“科技示范”项目。至此,京昆高速公路在四川境内的1045公里全线贯通,四川高速公路的南北进出川大通道打通。

4月30日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我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5月8日 全省农民工工作暨家庭服务业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2012年的目标任务是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万人,实现劳务净收入2230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780元,全年培训农民工100万人,农民工技能水平整体提升,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

5月9日 成绵高速复线、内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94公里。

同日 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修缮竣工,正式开园。

5月10日 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启动会在广元市召开。会议发布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涉及四川5个市16个革命老区县(市、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农村人口84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7万人。规划明确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6个方面的建设任务和基本要求。

5月16日—19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之后的5年,要集中力量解决一些事关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着力把基础做牢、把产业做强、把城市做大、把科教做优、把民生做实,努力实现“三个翻番”⑥“ 五个提升”⑦的奋斗目标,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新跨越。

6月1日 《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在全省实施,这也是全国首个涉及住宅通信光纤入户的强制性地方标准。

6月13日 民族地区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座谈会在汶川县举行。会议强调,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省级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扎实做好促进农牧民增收工作,确保实现全省农民收入5年翻番的目标。

6月15日 全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广元市召开。会议要求,牢牢把握四川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切实增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局面。

6月20日 全省山区及贫困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在剑阁县举行。会议强调,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摆在“三农”工作的核心位置,抓住重大机遇,整合政策资源,找准着力重点,培育农民增收支撑产业,确保实现全省农民收入5年翻番目标。

7月1日 即日起,全省尚未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54个县(市、区)和尚未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56个县(市、区),都将纳入这两项保险制度实施范围,惠及城乡群众约1500万人。至此,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实现制度全覆盖,全覆盖所需配套资金已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加上已广泛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全省全面进入“老有所养”时代。

7月12日 《四川日报》报道,宁夏中卫—四川南部天然气输气管线开始通气。这标志着中亚天然气首度直接进入四川。

7月31日 省政府第10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8月1日 全省民族地区农业工作会议在甘孜州甘孜县举行。会议要求,加快建设川藏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倾力打造高原、生态、安全、绿色农产品品牌。

8月10日 全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安市召开。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特别是新村建设经验,深入研究部署“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实施背景下产业新村互动相融成片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9月5日—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先后到松潘、若尔盖、红原、理县、汶川,就阿坝州推进“三大民生工程”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等进行视察。

9月10日 四川东南方向的重要出川出海大通道——成都至自贡至泸州至贵州赤水高速公路成都至自贡段正式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60公里。

10月15日 中国在建海拔最高公路隧道省道302线雅克夏雪山隧道建成通车。

10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全省涉藏地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检查验收会议发布,四川省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已完成定居房建设100139户,占规划的100.88%。

10月24日 凉山第一批次彝家新生活“四件套”2.4万套物资运输发放完成。

11月2日 全省“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工作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科学谋划新一轮“挂包帮”工作,促进全省“挂包帮”工作制度化、常态化、上水平,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动“挂包帮”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11月2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文件,批准广元市为第二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广元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市。此前,广元市已先后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低碳生态先进城市”“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称号。

11月28日 四川连接贵州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纳黔高速公路(泸州市纳溪区至叙永县石坝乡黔川界)建成通车。

11月29日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

12月7日 省发展改革委发布通知,对四川天然气作价方式作出重大调整。除居民生活、车用压缩天然气(CNG)和化肥生产用气外的其他用气,实行全省统一最高门站价格,其价格标准为1.98元/立方米。调整后的化肥生产用气实行全省统一化肥生产用气最高门站价格,其价格标准为1.34元/立方米。上述价格从2012年10月1日起执行。

12月8日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宣布,四川在中西部率先开通4G(TD-LTE)网络,四川移动客户超过5000万户。成都成为继杭州、深圳、广州、南京等城市后,开通4G网络的又一城市。2013年10月28日,四川移动在成都首发4G手机,四川成为西部地区率先迈入4G商用时代的省份。2013年,实现全省21市(州)城区4G网络全覆盖。

12月12日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进入世界最繁忙机场行列。2018年12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人次,在中国内地第四个正式跻身全球“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至12月31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通航线335条,其中国际(地区)航线114条,航线数量、市场活跃度居中西部第一。

12月19日 广甘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项目全长55.5公里,概算总投资68亿元,桥隧比高达80%,是全省建设难度最大、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项目之一。至此,四川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043公里,建成高速公路进出川大通道12条。

2012年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在云南昭通启动。凉山州昭觉、布拖、美姑、金阳、雷波、越西、喜德、普格8个县被纳入乌蒙山片区规划,面积1.7万平方公里,涉及农村人口154.24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0.7万人。

2012年 国地税征收税款共计3245.4 亿元,税收收入突破3000亿元。

2012年 全省检察机关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学校周边等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提出消除隐患、完善制度的检察建议694件。

2012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达到20307元。

2013年

1月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甘孜藏族自治州调研,强调涉藏地区的发展重在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要特别重视解决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继续深入开展对达赖集团的斗争,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创造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

1月9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829万人,1021万人按月领取养老金,覆盖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建成,进入“全民养老”时代。

同日 省政府督查室发布,2012年全省民生工程涉及的10个大项、62个分项、139个项目全面完成,其中98个项目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十项民生工程总投入达到1413.31亿元,超资金预算安排333.31亿元,增长30.86%。

1月11日 成都经济区暨“三州”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此前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1+7”区域合作,扩容为包括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在内的“8+3”区域合作。

1月14日 省政府第119次常务会议讨论审议《关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会议决定,陆续下拨约5.7亿元冬春困难群众生活补助金,600多万群众将获困难生活补助;给予自贡等13个市(州)本级,泸州市江阳区等80个县(市、区)共计约3.6亿元的自然灾害救灾综合财力补助。

1月17日 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暨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举行。会议公布,在2009年全省启动第一轮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和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在走出以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的基础上,2013年,四川启动第二轮全省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县和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

1月18日 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消息,2012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分别增长13.5%和14.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4%和12%,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也从2011年的2.921缩小到2.91。

1月20日 成德南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该路于2010年开工,长178.3公里,概算总投资111.2亿元。起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螺狮坝立交,止于广南、巴南高速公路交会处,连通川西、川中、川东北。

1月2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3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共10个大项75个分项。计划总投资1249.07亿元,较2012年增长15.7%。

1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

1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1月 四川开始实施涉藏州县“六项民生工程计划”。

2月1日 全省首批省级生态文明试点乡镇建设启动。

2月9日 全省用时3年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38.5万宗,宅基地使用权发证1745万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14.8万宗。

2月10日 全省首个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在郫县开展,所有公交线路取消阶梯票制,全部实行“一票制”。

2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省领导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的通知》,建立省领导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

3月7日 《四川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实施,明确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并确定乐山、宜宾、德阳、广元、南充、巴中、甘孜7个市(州)为四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首批试点城市。

3月1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关于川西涉藏地区2013年至2020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规划估算总投资94.06亿元,这是当时全省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建设内容最全面、治理措施最有力、投资规模最大的区域生态建设规划。

3月31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四川广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广安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4月9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全省到2015年将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496万亩,补充耕地116万亩。

4月19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西部地区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规划纲要(2012—2020年)》,四川省米易县、盐边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58个县(市、区)共30.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划入重要森林生态功能区,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3个县共2.9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划入青藏高原江河水源涵养区。

4月20日 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波及范围4000平方公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闻讯后立即作出重要指示。震后不到半小时,省委书记王东明等率消防、安监、卫生和省军区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省委、省政府成立“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现场统筹指挥抗震救灾。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李克强赶到震中灾区,仔细察看灾情后,晚上在芦山县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研究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救灾工作,提出6点要求:第一,当前四川省首要的工作是抗震救灾,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生命最宝贵。第二,保持运输畅通。铁道、交通等有关方面要全力以赴,建立帐篷、棉被等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尽快运抵灾区。第三,确保救灾物资和资金供应。第四,防止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亡。第五,增派专业力量科学救援。第六,建立统一高效的抗震救灾指挥机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随即召开会议作出工作部署,决定启动国务院抗震救灾I级响应。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部队有关方面紧急赶赴灾区组织抗震救灾工作。

4月2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与省委书记、省“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通电话,对芦山地震灾区人民表示亲切问候,对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各类救援队伍表示亲切问候和感谢。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省委书记、省“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东明通电话,在听取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后,充分肯定抗震救灾工作,认为做到了“迅速、及时、科学、有序”,强调坚持由四川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继续全力以赴做好救灾工作。

4月24日 省“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范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4月27日 省“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印发《关于积极稳妥做好灾区学校复学复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灾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力争近期实现全面复学复课。

4月28日 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从2013年起至2020年,全省每年选派优秀幼儿园、中小学(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三区”支教1年。2013年,选派1300名支教教师,为“三区”培训270余名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

4月 全省电话用户总量达到7098万户,成为全国第六个、西部第一个用户总量突破7000万户的省份。

5月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做好“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4·20”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援阶段工作取得了重大胜利,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要以受灾群众安置为中心任务,同时要抓紧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前期工作。

5月6日 省政府第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2013年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意见》《四川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5月8日 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在成都签署《开发性金融支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暨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之后5年,国家开发银行向四川新型城镇化领域提供意向融资总量2000亿元;未来3年,向灾后恢复重建领域提供意向融资总量500亿元。

5月13日—14日 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

5月1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人为核心,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推动全省现代化进程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速。

5月20日 “全省农业产业进灾区活动”在芦山县启动。316家省级龙头企业、社会团体、农民合作组织和223家市(州)级龙头企业参与活动。活动现场,企业捐赠化肥、农机农具、饲料、种子种畜、经济林木种苗等生产资料折合人民币1.28亿元,签订合作协议52.86亿元。

5月21日—2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强调,芦山强烈地震抢险救援阶段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抗震救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继续大力发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全力救治伤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科学布局灾后恢复重建,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灾难阴影,开始美好新生活。考察期间,习近平听取了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对四川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习近平指出,当前要在抓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做到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陪同考察,并与四川省、市、县负责同志专题研究了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的有关事项。

5月22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明确,全省将实施碧水、蓝天、净土、无害化等多项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主要河流污染减轻、水更清,城乡空气好转、天更蓝,人居环境改善、更宜人。

5月27日 省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5月28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有关问题。会议决定撤销省“4·20”芦山强烈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会议还研究确定“4·20”芦山强烈地震伤员紧急救治、地震致残人员康复治疗、受灾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子女死亡或伤残的计生家庭再生育服务、跨地区复课高中生生活补助、灾区就业援助等受灾困难群众后续扶持政策,原则通过省级财政恢复重建资金筹集意见、省内对口援建工作方案。

5月3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两个翻番”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到2020年,产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6月4日 全省落实农民增收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负责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要求强化各地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责任,确保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6月9日 全省扶贫重点县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现场会在广元市朝天区召开,研究扶贫重点县发展特色经济助农增收的措施。

6月13日 省委书记、省重建委主任王东明在成都主持召开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听取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决定,建立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对口援建机制,组织无灾、轻灾市和部分省内国有企业对口援建地震重灾地区。

6月18日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暨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在会上指出,要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和生态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新村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综合载体,突出抓好劳动力资源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利用,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

6月24日 省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17年,力争形成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10个超过1000亿元、25个超过500亿元产业园区,3个层次构成全省建设千亿园区的重点培育对象和后备梯队。

7月1日 “4·20”芦山强烈地震城镇居民过渡安置入住仪式在芦山县体育馆集中安置小区举行,“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群众过渡安置工作自4月底启动以来,历经两个月全面完成安置任务。

7月3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2013年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全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并在全省行政区域内探索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

7月5日—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上半年经济形势、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民生保障等方面情况在四川调研。张高丽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重建工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要求科学实施规划,突出民生优先,分清轻重缓急,把钱用到刀刃上,防止次生灾害,注重环境生态,发展优势产业,3年圆满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7月6日 国务院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任务,使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约860亿元。

7月12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研究部署防汛减灾和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工作。

7月16日 自贡国家地质公园和黄龙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

7月18日 省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体系建设、农村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环境修复、防灾减灾、地质灾害防治、土地利用11个专项规划。

7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省内对口援建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德阳、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和泸州6个市对口援建芦山、雨城、天全、名山、荥经和宝兴6个县(区),援建期限为3年,各支援市对口援建实物总量按本市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掌握。

7月20日 “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省重建委主任王东明讲话要求,重建工作要突出5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改善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强化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力;五是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7月21日 四川省与交通运输部正式签署部省会谈纪要,决定共同推进“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交通恢复重建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按照“5·12”汶川特大地震补助标准,恢复重建和新建打通748公里灾区公路,服务灾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明确,重点支持涉藏地区通州府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7月25日 四川出台5项出入境便民利民举措:一是推行网上预约办理出入境证件服务,二是设立出入境证件办理“绿色通道”,三是进一步缩短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四是简化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格,五是一年内可重复使用出入境证件照片信息。

7月29日 成都市龙泉驿区援助甘孜县公交车正式开通投运,甘孜州康北地区结束无公交车历史。

7月30日 浙川东西扶贫协作工作会议暨《浙江—四川东西扶贫协作工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成都举行。双方达成新一轮扶贫协作工作协议,自2013年开始,浙江省7个市、32个县(市、区)对口帮扶四川涉藏地区2州32县。

7月31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34条政策措施支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同日 大竹县庙坝镇长乐华山联合党支部书记杨帮武“舍肾忘死”为民修路、助农脱贫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事迹经评选和展播,入选央视最美“村官”,杨帮武也是四川唯一人选此活动的“村官”。

8月1日 省公安厅印发《跨省流动人口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工作实施办法》和《省内流动人口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实施办法》,方便流动人口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

8月10日 中国红十字会与省政府在成都签署《关于援助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备忘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承诺,除在紧急救援阶段已提供的3.8亿元款物外,再提供不低于6亿元资金,用于援助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8月13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明确以高原涉藏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四大片区”为重点,共同推进四川省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8月14日 “中国长寿之乡——雁江”授牌,资阳市雁江区成为全国第三十四个、全省第三个“中国长寿之乡”。

8月16日 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现场会在南充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讲话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重视维护群众利益、科学规划引领、节约集约用地、强化政策支持,推动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部署落实。

8月30日 为期3年、规划投资197亿元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13—2015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正式启动。

9月1日 成都对部分外国人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中国第四个也是中西部首个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的城市。免签政策面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45个国家开放。

9月11日 省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明确,省级部门2013年一般性支出调整压缩5亿元,集中安排用于重大民生事项。

9月17日—18日 省商务厅、省农业厅在成都举办全省首届民族地区农产品“农商对接”活动。来自全省民族地区的6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与10余家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签订了合作意向,产品涉及苹果、石榴、食用菌、牦牛肉、藏猪等四川民族地区主要特色农产品,金额共计3.4亿元。

9月18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意见》。

9月24日 川西涉藏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在阿坝州若尔盖县正式启动。工程规划范围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全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全部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共计32个县,规划估算总投资94.06亿元。这是全省当时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内容最全面的工程。

9月27日 全省丘陵地区畜牧业助农增收现场会在广安市岳池县召开。

10月8日 省政府第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乌蒙山片区(四川部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秦巴山片区(四川部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四川省涉藏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和《四川芦山地震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管理办法》。

10月9日 《四川日报》报道,农业部和省政府日前签署《共同推进四川芦山地震灾后农业农村恢复重建的合作协议》。双方用3年时间共同完成“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农业农村恢复重建任务,灾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全面超过灾前水平,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基础保障能力更加稳固。

10月14日 国家林业局确认广元南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由“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正式转为“国家湿地公园”,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四川建成的首个国家湿地公园。

10月18日 省政府在雅安市召开“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城乡住房恢复重建推进工作现场会暨农房“暖冬行动”动员会,部署城乡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为期40天的农房“暖冬行动”,安排280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解决“4·20”芦山强烈地震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需要。

10月23日 由全国工商联、农业部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四川与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大会以“富饶西部·美丽乡村·现代农业”为主题,现场集中签约农业合作项目59个,投资总额375.9亿元。

11月6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省要有72个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其中31个县(市、区)超过300亿元,15个平原县(市、区)将率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1月16日 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14年3月底前,集中开展该项活动,集中走访基层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

11月28日 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四川省村镇供水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12月2日 全省农村产权改革现场会在内江、自贡市举行。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部署,研究探讨深化农村产权改革的有关问题,提出加快推进以明晰农村财产权利和要素市场化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12月3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冬春生活安排和安全温暖过冬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保障冬春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帮助他们安全温暖过冬。

12月4日—6日 全省百镇建设暨重点旅游项目推进工作现场会在西昌和攀枝花两地举行。会议提出,无论是百镇建设还是旅游项目建设都要经得起人的检验,要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避免“千镇一面”“千城一面”。

12月5日 全省“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现场会在德阳市中江县召开。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深入开展“走基层”活动,实打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干部作风的新气象、新变化。

12月11日 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措施,推动全省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12月2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创新管理服务的意见》。

12月30日 全长113公里的乐山至自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至此,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跃上5000公里的大台阶,晋级全国六强。

2013年 四川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四川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规划(2013—2020年)》。在全国较早全面启动小城镇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将危旧住房、因地震和暴雨洪涝灾害受损城镇住房纳入棚户区改造范畴。同时,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

2014年

1月6日 省政府第三十三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听取开展“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活动有关情况汇报。会议决定,为全省100多万户困难群众,每户免费配置1台主终端机顶盒。

1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1月23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4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19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财政共计划安排1241.32亿元,与2013年十项民生工程和新增八项民生事项财政计划安排总额比较,同口径增长17.2%。

1月27日 省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保障科学发展有关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2月9日—10日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2月28日 川西南山区助农增收现场会在攀枝花市米易县召开。会议提出,川西南山区要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扶贫攻坚,确保农民收入年年有新提高、生活水平年年有新改善。

3月17日 省政府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四川省服务业改革发展指导意见》。会议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为2013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3月18日 川藏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青藏联网工程之后,我国又一项穿越高寒高海拔地区的输变电工程。建成后将解决甘孜州南部18.9万以及西藏东部50万农牧民群众的用电问题。

3月19日 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2013年至2017年,全省改造危旧房棚户区约150万户;2020年前,基本完成城镇现有危旧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

3月20日 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全省“单独两孩”政策正式实施。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四川成为全国较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人口大省之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四川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大幅提高,2016年至2018年共出生272.1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提高0.75个千分点和0.68个千分点。

3月26日 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

3月27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成都市签署共同促进两省区旅游业发展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省区将联合开发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联合打造“318世界生态景观大道自驾自助游”“川藏茶马古道生态文化体验游”和“金沙江流域生态旅游走廊”等旅游线路和产品。

同日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正式挂牌,填补当时国内尚无专业康复医学教育院校的空白。

3月 省委组织部选派50名处级优秀年轻干部奔赴高原涉藏地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片区”的34个县(市、区)挂职帮扶,助力当地扶贫攻坚。这是四川首次选派挂职干部帮扶“四大片区”。

4月14日 《全省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方案》制定发布。

4月20日 “4·20”芦山强烈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芦山县举行。同日,在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天全县乐英乡,先后举行了“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246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仪式和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开工仪式。至此,雅安市重建项目累计开工1991个,占规划项目的88.4%;完成投资194.2亿元,占估算总投资的25.4%。

4月29日 省政府第四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决定2014年在全省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

4月30日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土地总面积48.61万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12亩。

4月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4·20地震灾区受灾村民实用技能培训”项目获新西兰驻华使馆批准。新西兰政府为该项目提供无偿援助资金43.89万元人民币,用于芦山、天全、雨城3个县(区)5个乡镇受灾村民1000余人次家政和中餐烹饪技能培训。

5月5日 省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资金使用政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行调整完善。

5月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 “4·20” 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工作。

5月9日—10日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为路径,以城乡统筹、三产融合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5月20日 “2014四川省嘉陵江跨区巡航”启动。这是嘉陵江首次跨区巡航活动,也是嘉陵江渠化以来组织的首次辖区大型全江检查。

5月22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按该行动计划制定的目标,2016年全省服务业增速要超西部平均水平,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达1.6万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40%左右。

5月26日 省政府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7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会议决定,全省2014年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013年的4档调整为3档,即每月1100元、1250元、1400元,平均上调幅度14.5%。

5月30日 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推进工作会议在西昌举行。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正式实施。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工作全面启动,凉山州精准识别人口88.1万人、贫困村2072个。

5月 四川4.76万个村党组织和5925个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结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为41.5岁,比换届前下降1.5岁。其中“一好双强”型书记占87.6%,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9.5%,均比换届前有所提高。

6月8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意见》,以进一步提高四川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革创新涉及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产品、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等方面。

6月10日 省农业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该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以上。2014年起,省政府继续对市(州)的粮食生产进行考核,90个重点县(市、区)的粮食生产也将纳入考核范围,粮食总产量和增量是粮食生产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

6月1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委批复同意成都、绵阳、内江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6月15日 四川启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在9个市(州)及所属县(市、区)开展试点,力争试点地区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

6月16日 省政府第五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见》。

6月17日 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了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等城市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产业分工合作、公共服务对接。

6月21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审议《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实施方案》《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专项改革方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大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见》等8个专项改革方案。

6月23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确定16个指标对全省183个县(市、区)进行年度考核,改变“一刀切”的考核方法,将所有县(市、区)划分为4大类,相应地在指标考核权重上予以区分。

6月24日 省林业厅发布四川退耕还林工程14年间取得的建设成果。四川于1999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各类专项资金433.1亿元,实现生态服务总价值1106.89亿元。14年间,全省造林2972.4万亩,减少水土流失696万吨,涵养水量44.01亿吨,固定碳量586.89万吨,释放氧气1258.47万吨。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新增林地面积占全省林地总面积8%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完成中央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336.4万亩,封山育林217.5万亩,荒山造林1418.5万亩。根据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验收结果显示,四川退耕还林面积合格率99.83%,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退耕还林工程惠及630万户2200余万农民。

6月29日 被称为全省东南向出川“第一路”的成自泸赤高速路泸赤段正式通车,从成都到贵阳缩短为6个多小时。

7月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专项改革方案》。该方案提出,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瞄准扶贫解困,按“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目标要求,把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建设、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作为基本形式,着力打造体现耕读文明、田园风光、地域特色、乡村情趣、民俗风情的幸福美丽新村,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7月7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专项改革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全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的主要内容和推进措施等。到2018年,全省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人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7月9日 “四川农村中低收入家庭户用沼气建设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获得全球能源基金会颁发的2014年度中国区“全球能源奖”。“全球能源奖”是最具知名度的国际环保大奖之一,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能源界杰出的奖项。

7月1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提出公租房、廉租房制度并轨,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试点公租房“租改售”等。

7月14日 省政府印发《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明确,在经济区内构建以南充、达州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城市群。“双核”是南充、达州,“五带”即达广渝、成南达、广巴达、南巴汉和嘉陵江渠江流域发展带。其中,达广渝、南巴汉两个发展带横跨川渝、川陕两地,表明川东北经济区定位属于开放型、跨区域的经济区。

7月22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的通知》,四川省成都市、雅安市纳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7月 省商务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确定资阳市安岳县、南充市西充县、绵阳市三台县、内江市资中县、乐山市夹江县、眉山市仁寿县、达州渠县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7月 国家正式批复四川实施全国“宽带乡村”试点工程,并下达首批资金1亿元,四川成为国家首批2个试点省份之一。2015年9月,四川宣布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2015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推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作方案(2016—2017年)》;2015年至2017年,安排省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近1.8亿元,开展省级“宽带乡村”工程建设,推动118个县(市、区)改善乡镇到行政村的网络条件。

8月15日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建立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实行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的意见》。这是四川首次将扶贫项目审批权由省级下放到县(市、区),改革实施范围为全省21个市(州)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178个县(市、区)。

8月31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实施城乡医保转移接续。该通知鼓励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9月2日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全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全方位并轨,建立统一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在12月底前,所有市(州)、县(市、区)完成“两房”分配和管理并轨工作。

9月11日 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传达贯彻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精神,学习交流经验,总结部署下一步工作。

9月1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完善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9月17日—18日 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全省推进农村改革的经验,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强力推动各地进一步形成竞相深化农村改革的生动局面。

9月2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从强化规划计划引领控制、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存量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4个方面出台14条意见。

9月25日—26日 四川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助农增收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

9月26 日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同日 全省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大竹县举行。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合作金融的方向,严格遵循“合作制、封闭性、服务‘三农’”的基本原则,把改革导向和群众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机统一起来,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具有四川特点、农民群众满意的合作金融路子。

9月29日 全省干部驻村帮扶暨对口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2012年以来全省对口定点扶贫工作,交流经验,表扬先进,对全省干部驻村帮扶和第六批对口定点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10月1日 四川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上线运行。四川大学华西第一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位于成都区域内的22家医院已接入省级平台,之后全省各市(州)医保定点医院陆续接入省级平台。

同日 《四川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正式施行。

10月9日 泸州港、宜宾港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

10月1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推进机制的通知》,即《四川省电子商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现代金融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四川省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

10月17日 全省社会扶贫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并启动“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开通四川爱心扶贫网,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社会扶贫。会议指出,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已从2010年底的1356万减少到2013年底的625万,扶贫开发取得重大成就,但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还没得到根本改变。

11月3日 省政府第六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11月22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放宽除成都市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户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大中小城市。

11月1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研究部署全面深化平安四川建设工作,听取省政府党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工作方案》,提出将投资555亿元全面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四川境内功能,投资7407亿元推进铁路、公路、民航等综合立体交通。

11月19日—20日 省委十届五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决定》。

11月22日 甘孜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8公里。截至23日18时,康定地震造成6个县55个乡(镇)受灾,5人遇难,59人受伤。地震发生后,省委书记王东明立即作出指示,要求有关方面和当地党委、政府密切关注灾情,并对启动相应预案、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具体安排部署。

11月25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重要批示指示,听取前一阶段康定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对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听取省政府党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

12月4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会议审议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等8个专项改革方案。

12月10日 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全省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根据规划,四川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下达时间为2014年至2020年,总量为334.65万亩。

12月26日 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标志着全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拉开帷幕。

12月 自贡市富顺县创建成为全省首个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2014年 彝家新寨建设在大小凉山推进的同时,首次扩容至大小凉山以外的甘孜州和泸州、雅安、攀枝花、宜宾市(1州4市共25个村)。总投入2.31亿元,包括住房、基础设施、环境、社会建设和产业发展,解决2172户住房、1155人饮水问题。

2015年

1月1日 全省征地补偿按新一轮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

1月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省政府党组关于2015年全省20件民生大事实施方案汇报。

1月12日 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1月13日 四川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完成1700万余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数为14万余宗,基本完成两证的发证任务。

1月21日 省政府第七十五次常务会议召开,研究部署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工作。

2月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开创“三农”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全文共7个部分29条,包括:推动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提升扶贫开发水平,推进农村依法治理。

2月3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发布消息,2014年,全省粮食产量675亿斤,农村减贫12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803元,同比增长11.5%,农村改革、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新村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月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5年全省十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实施方案》,各级财政共计划安排1402亿元,比2014年增长13%。

2月10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同日 西南地区首条过江隧道——遂宁市观音湖下穿隧道正式通车。隧道全长2185米,宽19.8米,高4.9米,为双洞双向四车道。

2月2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发展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意见》。

2月2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方案》。

3月1日 全国首批不动产权证书在泸州颁发,标志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正式在四川施行。

3月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

3月19日 省政府公布《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自5月1日起施行。这是四川在全国率先制定的治理灰霾的专门规章,对造成全省灰霾污染的各类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均有明确规定。

3月24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省禁毒委关于全省禁毒工作情况的汇报,对进一步做好禁毒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康定“11·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规划》,提出力争3年内完成灾区恢复重建任务。

3月25日—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牢固树立“长期建藏”思想,统筹做好发展、民生、稳定工作,促进民族和睦、宗教和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涉藏地区长期繁荣稳定。

3月26日 当日起长江干线宜宾至重庆段384公里航道最低维护水深由2.7米提升至2.9米。据测算,提升后该段航道可常年通航1500吨级以上船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7亿元,带动GDP增加13.6亿元。

3月 省政府批复同意凉山州绿色家园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绿色家园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至2020年底,共建成9个社区(单个社区2000人规模,共1.8万人规模)、1个司法强戒所(2000人规模),形成2万人的收治规模,收治戒毒康复居民6000余人。

4月1日—2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德阳调研,强调各级县乡党委、政府要统筹安排、分类梳理,逐户落实特殊困难群众脱贫责任,细化措施、明确时限,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同时要大力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4月13日 遂宁市成功申报进入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名单,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的地级市。同年率先编制全国首部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5—2030)》,为全国试点推进提供借鉴。

4月16日 省农业厅发布消息,除已于2010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成都市外,全省余下的164个县(市、区)已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四川是全国首批3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整体推进试点省之一。2014年,55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已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482.3万亩,占承包耕地的25.4%。

4月17日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在广元召开。会议对四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和第二批2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市、区)授牌。会议提出,力争3年至5年全面建成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优势农产品“带标上市、过程可控、质量可溯”。

5月15日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指导意见》,提出打破单位性质和职工户籍身份限制,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及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制度覆盖面。

5月19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督查调研情况汇报等。

5月25日 省政府第八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省落实国家《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有关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

5月25日—27日 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召开。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时间表、绘出路线图,明确责任、集中攻坚。同时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推进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建设新村的强大合力。

5月29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向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同年11月,为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省委决定向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派1个帮扶单位、1名联系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每户贫困户落实1名帮扶责任人,形成“五个一”帮扶力量。

5月30日—6月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成都、绵阳、德阳、阿坝、雅安、眉山等地考察“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区重建和发展情况。刘奇葆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重建一个物质家园的同时,构建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6月1日 《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四川省扶贫开发工作驶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同日 省政府第八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实施意见》。

6月8日 省政府第八十八次常务会议决定自2015年7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

6月10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农业厅、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林业厅联合印发《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在全省10个县(市、区)启动首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收入持续增长。

同日 全国首个新发传染病现场研究基地在自贡挂牌成立。

6月23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等。

7月2日—3日 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现场会在德阳市举行。

7月7日 全省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范围为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旅游局2015年确定的四川1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

7月7日—8日 省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从提高思想认识、把握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要求,聚焦贫困人口、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采取过硬措施、精准解决贫困地区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显著提升扶贫开发攻坚实效,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担负起扶贫开发攻坚重大历史责任等方面对全面贯彻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进行了研究部署。

7月9日—10日 全国科技扶贫工作现场交流会在巴中市召开。会议对四川科技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十三五”科技扶贫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7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看望贫困农牧民,并与基层干部群众交谈。

7月28日 四川高速公路ETC实现全国联网并开通运行,至此,全国已有22个省(市)高速公路ETC实行联网运行。全省高速公路与相邻的4个省(市)12座省界收费站实现ETC联网。

7月28日—29日 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进会在旺苍县召开。会议要求,全省要以扶贫小额信贷为突破,深入推动精准扶贫措施落实,打好扶贫开发总体战和攻坚战,推进贫困地区跨越发展。

7月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实施意见》,从8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持续强化脱贫攻坚组织保证。

8月28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汇报;审议通过《四川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8月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大小凉山彝区启动实施“一村一幼”幼教扶贫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多村一幼”或“一村多幼”,开展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前教育。2017年,“一村一幼”计划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至2020年“三州五十二县”建成“一村一幼”4823个,彻底化解了“入园难”问题,累计惠及55.6万余名农牧区儿童。

9月7日 四川省第一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交易挂牌出让竞价会在郫县举行,郫县唐昌镇战旗村一宗面积13.447亩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经竞拍后以每亩52.5万元的价格成交。该宗地使用权的拍卖敲响了四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的“第一槌”,标志着全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9月1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大小凉山彝区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意见》,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大国土政策支持、加强禁毒防艾工作、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等方面,对解决制约大小凉山彝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其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求。

9月2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试行)》,明确把扶贫综合成效、“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扶贫攻坚十项重点工作等扶贫开发实绩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9月2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其中《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提出,到2019年,文化惠民扶贫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到2020年,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做到书报全民读、演出人人看、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月月放。

10月1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

10月1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推进大小凉山彝区扶贫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研究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

10月22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和民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等。

11月5日 首届(2015)四川“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在成都召开。这也是国内首个以政府名义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互联网+健康服务”创新创业大会。

11月11日 省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加快完善农村依法治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实施“千乡万村先进示范”计划,每年重点建设一批先进乡村党组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1月13日—14日 全省产业园区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对产业园区和农村基层党建作出专题部署,对全省基层党建总体工作进行统筹谋划。

11月16日—17日 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

11月25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康定“11·22”6.3级地震灾后重建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等。

同日 自贡凤鸣通用机场项目通过省政府批复,这是国务院将新建通用机场项目核准权限下放到省级政府后,省政府核准的第一个通用机场项目。2017年12月26日,自贡凤鸣通用机场获颁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并启用投运。

11月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的工作方案》。

12月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听取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以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综合汇报和各地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情况汇报,对全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安排部署。

同日 《四川省高速公路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全省高速公路进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12月3日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扶贫移民局印发《关于实施教育扶贫攻坚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提出,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同期将全面免除保教费)以外132个县(市、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免除保教费;对未实行“9+3”免费教育政策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9个县,中职三年级在校学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发放中职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对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

12月14日 省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城乡规划督察办法》和《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方案》。

12月16日 省委书记、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王东明主持召开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要求,省领导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要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深入88个贫困县加强督查,省、市、县、乡、村各级都要行动起来,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面开展自查抽查,重点检查扶持对象、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扶贫措施、驻村帮扶、脱贫成效是否精准,重点检查“五个一批”行动计划是否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12月21日 省国土资源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四川省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预存款制度实施细则》。

12月24日 全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人才培训会暨精准扶贫启动在成都举办。四川有10个贫困县入围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其中,国家级试点获得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省级试点是500万元。2015年至2016年,全省共安排8400万元省级电子商务产业扶贫资金,用于电子商务培训,支持非试点贫困县运用电商平台加强镇村农产品推广、物流等电商配套设施建设。

同日 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400万。

12月28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对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省委书记、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王东明讲话强调,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必须在“精准”上下功夫,推动“六个精准”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提出自2016年起,省属免费师范生年度招录培养名额从2000名增加至3000名,重点为乡村中小学校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同时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范围扩大至“四大片区”贫困县。

12月31日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建成通车,二绕全线通车标志着四川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6000公里,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五、西部第一,是四川交通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5年 四川在全国率先推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创新建立的国家开发银行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省级统贷“四川模式”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和各方好评。

2015年 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76.42岁,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持续保持。2018年,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1岁,高于俄罗斯(72岁)、土耳其(76岁)、巴西(76岁)等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015年 全省32个大骨节病病区县全部达到消除标准,是全国7个率先达到消除标准的省份之一。

2015年 国地税征收税款共计4059.6 亿元,税收收入突破4000亿元。

2015年 四川经济总量突破30000亿元,达到3034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0247.4元。

2016年

1月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全省“三农”工作;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等。

1月10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和《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将全省183个县(市、区)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和市辖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扶贫开发区四大类别,按照“十三五”时期四川发展新的目标要求,实行分类指导,突出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1月18日—19日 全省林业脱贫攻坚大会暨“千乡万村送林技”启动仪式在沐川举行。随后组建了省林业科技扶贫专家和技术服务团,编制印送《四川林业扶贫技术手册》。

1月24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见》,内容包括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等。

2月16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四川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听取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有关情况汇报等。

2月22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次会议,审议《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关于贯彻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意见》《关于创新机制推进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2月27 —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3月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布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全面推行,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打好生态本底。

3月18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四川教育扶贫座谈会和四川医改工作汇报会精神;听取精准脱贫工作细化落实、工业稳增长、全面创新改革有关情况的汇报等。

3月23日 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召开发布会,在正式商用VoLTE的同时,宣布建成全国首个“百兆宽带城市群”,即四川21个市(州)所有县级以上城区全部支持100M光纤宽带接入。

3月29日 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定于2016年4月23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四部、西部第一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地方法规性决定。

4月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来川调研并召开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同日 省政府第1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

4月6日 四川省检察院与省扶贫移民局召开工作会议,联合部署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4月10日 全国首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巴中市300公顷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至成都,总金额达13亿元。

4月12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将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4月15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通知》。

4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新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建设的意见》。

4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的意见》。

4月21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合作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居全国前列,形成以乡村旅游合作社经济形态为鲜明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4月24日—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雅安、成都考察。李克强充分肯定四川近年来克难攻坚取得的多方面明显成效,希望四川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更好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发展新经济方面走在前列。

4月28日 由中央宣传部和省委联合举办的王家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上,王家元回顾了自己作为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艰辛历程。

5月3日 省政府第117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易地扶贫搬迁有关工作。

5月9日 四川旅游产业创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揭牌,标志着四川全面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四川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5月12日 经过5年多建设,四川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全面建成,5500个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站、197个监测预警平台于2016年汛期全部投入使用,基本实现对全省1.1万个受威胁较重的城镇和村落监测预警全覆盖。

5月14日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会议充分发挥片区部际联系会议平台作用,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完善机制,细化措施,共同打好乌蒙山片区脱贫攻坚战。

5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整合优化国有林场布局、合理界定林场属性、科学核定编制岗位、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加强森林资源管理7项改革措施,力争在2017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革事项。

5月23日—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汪洋强调,实现少数民族贫困群众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重点,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帮扶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在着力完成5年脱贫目标的同时,重视解决好制约脱贫的长期问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中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5月27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精神。

5月 国家标准委下达2016年度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四川入围3个项目,分布在现代物流、养老、旅游服务业领域。

5月 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从充分认识党建工作组织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肩负的重要责任、选优配强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强贫困地区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积极性、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5个方面制定19条具体措施。

6月2日 资阳市经济开发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

6月22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对5个县(区、市)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6月27日 秦巴山区脱贫攻坚(贫困村摘帽)现场推进会议在达州市宣汉县举行。会议强调,要始终绷紧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根弦,抓细抓实重点工作,努力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精准脱贫的质量,切实把脱贫攻坚推向深入。

6月27日—29日 高原涉藏地区脱贫攻坚(贫困村摘帽)现场推进会召开。

7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批复》,将四川巴中、广元、达州、南充、绵阳5市37个县纳入规划范围。

7月18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省内对口支援涉藏地区工作,听取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第二轮执法检查情况、改革落实工作“回头看”情况、省委第七轮巡视情况汇报等。会议原则同意有关新一轮省内对口支援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

7月19日 省政府第124次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建立双向转诊与合作关系。

7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结表彰大会,全面回顾3年恢复重建奋斗历程,系统总结与灾难抗争实践的深刻启示,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动员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投身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新征程。

7月22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讲话、国务院地方政府负责人经济形势及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座谈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7月27日—28日 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把握,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

7月 全省第一个助力脱贫攻坚的农民夜校在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成功创办。

8月1日 省公安厅、省卫生计生委、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工作的通知》。

8月7日—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考察对接扶贫协作工作,并出席对口凉山州扶贫协作座谈会。

8月10日 四川省全民预防保健工作现场培训会在泸州市召开,会议学习推广“泸州模式、叙永经验”,安排部署全省全民预防保健工作。

8月12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对口凉山州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8月13日 四川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开通仪式在眉山举行,标志着四川“电子法院”正式上线。

8月18日 四川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推进暨项目推介会在成都举行,传达全国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通报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展情况,部署深入推进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8月19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的工作方案和《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

8月2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的工作方案,确定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7个市、35个县(市、区),分别结对帮扶涉藏地区彝区45个县(市、区)。

8月21日 全省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表彰第一轮省内对口援藏工作,对新形势下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8月29日 省政府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危旧房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四川省中医药健康发展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9月1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精神,听取前8个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总体进展、蹲点督导工作情况及后4个月工作重点和措施办法的汇报,听取全省扶贫专项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措施办法的汇报,并逐一进行了审议,要求结合讨论意见抓紧修改完善,抓好工作落实。

9月2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省前8个月脱贫攻坚、贫困县蹲点调研督导、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情况汇报。

9月7日 成灌高速公路成都、都江堰两个收费站试点开通芯片卡银行卡闪付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银行卡/现金”收费车道,这是四川在全国率先试点银行卡闪付高速公路通行费的便捷支付。

9月8日 郫县政务中心颁发该县第一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书,这也是全省首个发出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不动产权证书。

9月9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省创建“四好村”活动工作方案》《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完善以城镇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意见》等。

同日 四川生态护林员政策全面启动。全省落实中央财政资金7000万元,省级统筹4000万元,下达生态护林员指标1.1万名,在88个贫困县(市、区)全面启动实施生态护林员政策,直接帮助3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获得稳定收入立即实现脱贫。

9月12日 全国首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券在四川成功发行,为贫困户建房及后期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9月14日 省政府发布《关于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意见》。

9月19日 四川省高速公路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在成都等五地同时举行。此次集中开工9个高速公路项目906公里,总投资1288亿元。至年底,全省已累计开工高速公路项目11个1013公里,总投资1490亿元。

9月20日 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正式启动。至2020年12月,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专家队伍突破1.99万名、信息员队伍突破6.11万名。

9月21日 四川省工业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泸州召开。

9月29日 省政府第130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方案》《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草案)》。

同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意见》。

9月30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方案》。

9月 省委组织部从省直有关部门及承担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的7市35县选派第四批援藏、第一批援彝干部人才1320名,组建45个前线工作队,分赴45个受扶县开展帮扶工作。

10月9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实施方案》。

10月14日 省司法厅、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的意见》。

10月27日 全省就业扶贫工作现场会在剑阁县召开。会议交流就业扶贫工作经验,部署安排下一阶段推进全省就业扶贫工作。

10月31日 省政府第132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民族教育发展和“高清四川 智慧广电”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目标。

11月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现场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省政府党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的情况汇报,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推进绿色发展有关工作提出要求;审议通过《四川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的实施办法》。

11月4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督查组来川督查、全省脱贫攻坚评估检查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听取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达州市、宜宾市脱贫攻坚进展及下一步打算情况汇报,听取“四好村”创建活动、统筹推进农民夜校建设进展及下一步打算和全省开展“走基层”情况汇报,听取财政扶贫、金融扶贫、省内省外对口帮扶进展及下一步打算情况汇报,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

11月8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省乡村基本覆盖。

11月10日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主洞贯通。201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隧道通车后,穿越雀儿山只需5至10分钟,长久以来的交通瓶颈彻底消除。

11月1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

同日 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十三五”脱贫攻坚合作备忘录。

11月15日—16日 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党内监督 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的决定》《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11月23日 成都市主城区颁发首批不动产权证书,标志着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停旧发新实现全省域覆盖,比国家要求的颁证时限提前1个多月。

11月25日 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助推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总结会在广元市利州区召开。

12月8日 乌蒙山片区脱贫工作推进会召开,乌蒙山(四川)片区2016年13个县实现减贫11万人,388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低于3%,达到退出标准。

12月1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同意江西等7个省区市开展网络扶贫试点工作的复函》,同意在四川等7个省(区、市)开展网络扶贫试点工作。

12月20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12月2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

12月30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审议通过《四川省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

12月30日—31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及《四川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

2016年 《四川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6—2030年)》《成都平原城市群规划(2016—2035年)》《川南城市群规划(2016—2030年)》《川东北城市群规划(2016—2030年)》《攀西城市群规划(2016—2030年)》编制完成。标志着四川省坚持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路径在空间布局上已基本成熟。

2017年

1月5日 浙江—四川东西扶贫协作和深化合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

同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全省2016年脱贫攻坚全覆盖验收考核评估总体情况和迎接国家考核评估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听取2016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17年打算汇报;听取2017年全省减贫计划安排、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工作计划汇报;听取《四川省精准就业扶贫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情况汇报,并进行审议。

1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到2020年,老区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该意见还明确了6项工作重点,即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月9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四川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关于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同日 省政府第140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

1月20日 全省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工作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聚焦中央“两不愁、三保障”和省委“四个好”目标,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落实对口帮扶要求,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1月22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发布消息,2016年,全省实现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2437个贫困村退出、5个贫困县摘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203元,增长9.3%,增幅居全国前列,继续保持“三个高于”;粮食总产达3483.5万吨,增长1.2%;完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6700个,创建首批省级“四好村”1481个;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确权基本完成,土地流转率达30.6%,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1月24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芦山地震灾区实现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的推进意见》《“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

2月5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

2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的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连续第十四年以省委一号文件形式部署“三农”工作。

2月23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22个扶贫专项2017年度实施方案,重点听取财政扶贫、农业产业扶贫、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扶贫等年度实施方案和4项扶贫基金运行情况汇报;听取仪陇县、北川县、沐川县、泸定县、九寨沟县、雷波县、简阳市等2017年拟摘帽县及脱贫任务大县工作汇报。

2月24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等专项方案。

3月6日 全省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在遂宁召开。

3月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会上,王东明等6位代表先后围绕推进四川改革发展、加强灾后重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好涉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打好彝区脱贫攻坚战、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等问题发表意见。习近平认真听取和记录,不时询问情况并同大家讨论,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肯定四川一年来工作后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开展创新创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习近平指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主攻农业供给质量,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形成农业农村改革综合效应,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习近平指出,要急起直追,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历史机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目标、战略、短板选准课题,形成更具激励性的制度环境,加快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抓好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军民融合产业集群。习近平指出,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一项持久的工作。要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激浊扬清,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3月20日—21日 四川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全省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工作,对新时期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3月22日 四川省涉藏地区彝区2017年脱贫攻坚推进会在汶川召开。

3月23日 省水利厅发布信息,全省已明确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河长1万余名。各级河长在各自所辖河段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持水土四大行动。

3月2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3月31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立。

4月11日 四川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现场会在苍溪县召开。

4月14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2016年度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工作情况汇报,同意对2016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市、先进县(市、区)和“五个一”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予以表扬奖励。

同日 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农业厅联合印发《关于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全覆盖选派帮扶力量的通知》。

4月17日 四川省环境保护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动员全省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4月18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把旅游扶贫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到“十三五”末,全省通过发展旅游惠及贫困人口占全省脱贫任务总数的20%。

4月19日—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四川涉藏地区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汪洋强调,涉藏地区等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攻坚力度,用“绣花”的功夫深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4月21日 国家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通知》,自贡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城市。

4月22日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以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激励先进,对全省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4月24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次会议。会议审议《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改革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等专项改革方案。

同日 四川全面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同时停止签发本式往来台湾通行证。至此,全国公民3类主要的出国(境)证件: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已全部实现电子化。

4月28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切实关心爱护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试行)》,对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培养使用、奖励表彰、待遇保障、人文关怀和抚恤救助5方面出台22条细则。

同日 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大力推广以“全域统筹规划、市州统一打包、投建营运一体、收集处理一体、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特点的“广安模式”。

5月2日 省政府第14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

5月5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提出要综合考虑四川不同区域自然条件、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从平原、丘陵、山区及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建设各具特色的幸福美丽新村。

同日 四川省科技扶贫(秦巴、乌蒙片区)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市旺苍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科技扶贫工作经验,安排部署之后一个时期的全省科技扶贫工作任务。

5月10日 广播电视进涉藏地区寄宿制学校一期试点工程顺利完工,共为阿坝州金川县和甘孜州炉霍县4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160套。该工程至2020年共实施5期,惠及数万名涉藏地区寄宿制学校师生。

5月11日 部分贫困县非贫困村扶贫工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杜青林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5月18日 全省2017年贫困县摘帽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广元召开。

5月23日 成都市与川内贫困地区对接土地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合作协议集中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成都市购买广元、达州、巴中、广安和凉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共计1万亩,交易总金额达29.5亿元。

5月24日—27日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之后5年,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协同共兴、整体跨越提升的新格局;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建“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动力转换接续、发展提质升级的新格局。

5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年)》。

6月1日 四川民营企业境外债券发行实现零的突破。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5亿美元债券,成为四川首个在境外市场公开发行债券的民营企业。

6月16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四川省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同日 四川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成都召开。

同日 全省“千村文化扶贫行动”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

6月2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四川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四川川陕革命老区推进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

6月24日 早晨5时45分,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垮方量巨大,约800万立方米,堵塞河道约2公里,当日造成118人失联。灾害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受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委派,国务委员王勇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率国务院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害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灾害发生后,省、州、县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和应急预案,迅速展开营救和善后处置工作。

6月26日 资阳市公安局办理了全省首例省内跨市州户口迁移一次性办结业务。

6月28日 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6月29日 全省川茶产业发展助推产业扶贫工作会在旺苍县召开。

6月30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抢险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报抢险救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传达学习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等。

7月3日 省政府命名成都市郫都区、泸州市江阳区、南充市顺庆区、宜宾市江安县、乐山市犍为县、遂宁市安居区、巴中市平昌县、成都市大邑县、达州市达川区、广安市岳池县、广元市剑阁县、德阳市罗江县、南充市西充县、绵阳市安州区14个县(区)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7月5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

7月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大军的意见》。

同日 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全国产业扶贫四川广元现场观摩会在苍溪县举行。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农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精神,观摩产业扶贫现场,推广产业扶贫范例,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不断把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引向深入。

7月12日 全省农业农村改革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讲话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改革主攻方向不动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7月17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全省灾情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听取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汇报。

同日 省政府第151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节能减排、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等工作,原则通过《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

7月18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传达学习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议精神,听取全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的汇报;听取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电商扶贫、新村建设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四好村”创建、财政扶贫和四项扶贫基金管理使用、金融扶贫、“五个一”驻村帮扶及非贫困村帮扶等扶贫专项工作上半年推进情况及下半年打算的汇报;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近期脱贫攻坚全覆盖督导情况汇报;听取全省2017年脱贫摘帽任务上半年工作推进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的汇报,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

7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 对组织领导、力量配备、机构设置、经费保障、成员单位职责等提出要求。

7月24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四川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8月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该意见紧盯住房安全、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难题,给予深度贫困地区重点政策倾斜,要求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县集中,免除纳入年度专项计划新增项目资金的县级配套。该意见明确,将高原涉藏地区、大小凉山彝区45个贫困县确定为深度贫困县。到2020年,要实现45个深度贫困县全部摘帽,39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月2日 全省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旺苍县召开。

8月8日 21时19分,阿坝州九寨沟县(北纬33.20度,东经103.82度)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8月9日,造成7人死亡、88人受伤,其中,重伤21人。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迅即成立“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迅速展开灾后救援工作。

8月14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在旺苍县召开。

8月15日 全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议精神,对加快推进全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

8月18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研究“8·8”九寨沟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有关工作。

8月22日 以“发展生态康养旅游、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二届四川生态旅游博览会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开幕。

8月25日—27日 省政府、住建部主办的首届中国(西部)特色小镇创新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四川有20个特色小镇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入选数量连续两年高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

8月28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审议2017年第三轮脱贫攻坚督查全覆盖工作方案,听取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东西部扶贫协作、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运用国土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等工作推进及下一步打算情况汇报,听取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奖评选工作情况汇报。

同日 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省重建委规划编制实施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组、地质灾害防治组、景区恢复和产业发展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建组、城乡住房重建组负责同志关于前期工作及下一步安排的情况汇报,并进行了讨论。

8月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标志着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有法可依上迈向新阶段。

9月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实施意见》。

9月4日 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讲话强调,要坚持和发展具有四川特点的现代城镇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镇,突出宜居宜业宜商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现代城乡形态,坚持用改革创新办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同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9月11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对下一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行再细化再部署。会议强调,全省脱贫攻坚的工作进展、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进一步到位,确保在2016年首战告捷的基础上实现再战再胜,高质量高水平完成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同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非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

9月1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产业扶贫工作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

9月16日—17日 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达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会议交流发言中介绍了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坚定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情况。现场会期间,与会人员分成4个组分别到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易地扶贫搬迁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9月18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9月20日 《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该暂行规定列举飞行限制区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禁止行为,细化违反实名登记、机场净空保护等规定的法律责任,为公安机关查处民用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9月22日 《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发布实施。

9月25日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精神,对四川下一步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9月25日—26日 大小凉山彝区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暨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在西昌召开。

9月27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10月13日 四川省2017年脱贫攻坚奖表彰暨社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

10月27日 省政府第15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省“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

同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南部县等5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国家级贫困县南部县、广安市广安区和省定贫困县蓬安县、广安市前锋区、华蓥市退出贫困县序列。

11月2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听取2017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总体情况及2018年工作初步考虑的汇报;听取农业产业扶贫、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安全保障、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回头帮”等工作2017年推进情况及2018年初步考虑的汇报和2017年度脱贫退出验收考核评估工作有关安排的汇报;审议《市县党委政府年度脱贫攻坚考核办法》《22个专项扶贫年度实施方案工作考核办法》《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年度考核办法》以及关于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年度考核办法。

11月6日 由中央电视台、凉山文化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32集电视连续剧《索玛花开》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是国内首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电视剧。

11月7日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讲话强调,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明确责任、找准问题、迅速整改、狠抓落实。要扎实开展“四好村”创建,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认真抓好验收考核评估,确保脱贫成效真实可信、经得起检验。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到县(市、区),以及深度贫困县和2017年计划摘帽县的乡镇,共2.6万人参会。

11月8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省委书记、省重建委主任王东明在会上讲话强调,省重建委、省直有关部门、灾区州县和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精神状态,层层落实责任,以“三严三实”精神推动重建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广大灾区群众要感恩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用自己勤劳双手重建幸福美丽新家园。

11月9日 全省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现场会在遂宁市召开,对全省全面启动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要求按照《四川省“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多措并举、分步实施,力争用5年时间,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省269.6万户农村土坯房的分类改造整治工作。

11月20日 全省2017年开工建设的70个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全部竣工,建设规模77.29万亩,新增耕地6.93万亩,直接受益人口达40余万人。

11月21日 四川省首批26.86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标志着全省在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防范债务风险、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土地储备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11月27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有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汇报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康定“11·22”6.3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汇报,强调要继续落实责任,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重建进度,确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听取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汇报,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州”和深度贫困县,进一步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促进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充实人才,强化脱贫攻坚人才支撑。

11月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挂任深度贫困乡镇党委副书记的通知》。

12月2日 自贡市荣县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全国首批共有40个试验示范区,荣县为全省唯一入选示范区。

12月4日 省委书记王东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阿坝州、甘孜州2017年以来脱贫攻坚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听取2017年以来全省“走基层”总体情况汇报等。

12月6日 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四川境内高铁沿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同步共建完成,成为全国首条4G信号全覆盖的山区高铁。

12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凉山州禁毒防艾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为凉山禁毒防艾工作明确目标、思路,确保到2020年凉山地区能够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奔小康。

12月7日—8日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科学重建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新九寨的决定》。

12月11日 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全省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12月13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次会议。会议听取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十七次、十八次、十九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全省2017年脱贫攻坚全覆盖验收评估总体情况,2017年度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完成情况的汇报;审议2018年度脱贫攻坚预减贫计划和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

12月14日 成都航空口岸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大关,位居全国对外开放空港第四位。

12月17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大力实施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人才援助、人才稳定五大工程。

12月18日 自贡设立全国首个盐交易中心,为国内首家、全球唯一的以盐为主体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12月28日 乐山市马边县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正式签定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协议。这是深度贫困地区增减挂钩指标跨省交易实施以来,全国第一宗实质性流转成功案例。

12月29日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猴子岩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至此,四川水电装机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在全国的占比超过1/5,居全国第一。

12月31日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国道4218线)雅安至泸定段并入四川高速公路网试通车运行。至此,全省21个市(州)全部通高速公路,全省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达7238公里。

2017年 四川省检察机关开展千校千人进校园“法治进校园”巡讲,结合校园欺凌、未成年人涉毒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当年巡讲2104场,覆盖2943所学校293万余名学生。

2017年 四川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全省新型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 四川省孕产妇死亡率从1949年的1500/10万下降为18.63/10万,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 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达到30726.9元。

2018年

1月13日 浙江省嘉善县政府与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政府签订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交易使用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凉山州第一次签订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交易使用框架协议,也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又一成功范例。

1月15日 经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印发《四川省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明确要求人口5万人以上或初中在校生2000人以上的县,原则上建设1所普通高中,到2020年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毛入学率显著提升。

1月18日 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在西昌市安哈镇板桥村联合举办“三区三州”旅游扶贫对接活动。

1月24日 “三会脱贫奔康乡村振兴教学基地”揭牌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苍溪县五龙镇三会村举行,这是全省首个脱贫奔康乡村振兴教学基地。

1月25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培育现代竹林基地、竹材竹笋等转化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竹林资源质量,增加生态产品和竹浆、竹笋及系列竹制品有效供给,改善竹区生态环境、促进竹区县域经济增长、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月1日 四川全面施行出入境便利措施:省内居民可在全省范围内办理出入境证件,省内居民可在全省范围内自助办理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符合条件的外省居民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自助查询往来港澳台签注剩余次数,免费提供出入境证件照相服务,为外籍华人提供签证、居留便利。

2月10日—1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汶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13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四川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四川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九大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方向,为中国这艘承载着13亿多人的巨轮前行立起了新航标。全党全国全社会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参悟透、领会好,更好把握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要多调研、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习近平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夯实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要增强改革动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要坚持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社会稳定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更紧密。习近平强调,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是有深远考虑的,也是有充分理论和实践依据的。要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要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丁薛祥、刘鹤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2月12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以深度贫困县为重点,出台一系列支持扶持发展造林合作社政策。

2月24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听取全省2017年脱贫攻坚省内考核、接受国家考核、贫困县摘帽,及2018年第一轮脱贫攻坚督查全覆盖方案的汇报;听取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专项2018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总体情况的汇报;听取加强深度贫困县脱贫帮扶工作推进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汇报;听取2018年全省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工作推进特别是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的汇报。

2月27日 “遂宁鲜”成功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注册,成为全国首例以地域+产品特性的综合型的农产品公用品牌。

3月5日 威远县被农业部授予“2016—2017度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国仅4个县通过验收授名,四川仅1个,是西部唯一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3月19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三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

3月22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四川省促进川菜走出去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3月 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7部门印发《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起至2020年,采取“人才+团队+项目”的方式,每年从全省统筹选派科技专家到深度贫困县开展人才结对帮扶、点对点技术指导、组团式咨询服务。

3月 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深度贫困县紧缺专业大学毕业生免费定向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4月2日—3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检查和了解州县乡各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情况,进村入户看望彝族群众,研究部署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并于3日下午在西昌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凉山州工作汇报。

4月8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打好脱贫攻坚战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和要求上来,带头认真学习、带头深刻领会、带头抓好贯彻落实。

4月16日 自然资源部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培训班第一期在凉山州开班。这是自然资源部挂牌后第一个全国性培训班。

4月28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暨人居环境建设现场会在广元市召开。会议强调,全省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住房安全保障放在首位,落实好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切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4月 四川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138万,成为西部第一个、全国第五个突破8000万移动电话用户的省份。

5月4日 省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方案》,决定废止《四川省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治安管理办法》等14件省政府规章。

5月11日—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来川视察调研,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看望慰问贫困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在成都出席贯彻落实《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推进会并讲话,对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巡视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等提出要求。

5月13日—14日 “浙川携手共奔小康”扶贫协作现场推进会暨系列帮扶活动在广元举行。

5月16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脱贫攻坚重要指示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精神落实情况的汇报,2017年1月至4月全省脱贫攻坚推进和下一步打算,全省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情况,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情况的汇报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易地扶贫搬迁、农业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部分重点工作2018年推进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四川省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关于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

5月23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审议《四川省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7个专项改革方案。

同日 2018年浙江—四川扶贫协作高层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

5月25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全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情况汇报等。

5月27日 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省政府在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幼教点举行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启动仪式,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5月3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促农增收和精准脱贫目标,以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花椒产业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着力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强支撑,努力推进花椒产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智能化建设。

5月 四川启动实施深度贫困县道路沿线4G网络覆盖工程。这是四川在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所有自然村通电话的历史跨越之后又一惠民、利民重大专项行动。

6月2日—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在四川参加两省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

6月1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精准施策综合治理全面打赢凉山州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和《关于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治理工作队选派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6月1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从产业和就业、教育事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等12个方面提出34条政策措施,确保到2020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摘帽、1118个贫困村退出、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6月20日—21日 省委、省政府在西昌市召开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动员各方力量,集中合力攻坚,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确保凉山州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月25日 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以及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6月2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讨论同意2017年度市县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扶贫专项考核、定点扶贫考核、省内对口帮扶考核等“1+3”考核结果。

6月29日—30日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6月 全省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2019年,该项工作经验做法入选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选编。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对四川“一卡通”专项治理作出肯定性批示;财政部等7部委联合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意见》,在全国推广有关做法。

6月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全省各级机关跨区域、多领域统筹选派3.6万余名优秀干部人才,在原驻村工作组基础上优化组建驻村工作队。

7月9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审议《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四川省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实施方案》等9个专项改革方案。

7月13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听取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等。

7月1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省内7个市、35个县(市、区)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45个县(市、区)工作,采取“点对点”“面对面”方式开展帮受双方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全域结对帮扶工作,联动推进党建共建、发展共推、和谐共创、文化共融。

7月18日—19日 全省深度贫困县发展集体经济现场会在甘孜州泸定县召开。会议发布消息,2018年全省计划退出贫困村3500个,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标村有1363个,不达标有2137个,占61%。大小凉山彝区、涉藏地区要退出124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达标村有473个,不达标有772个,占62%。

7月24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指导意见》。

7月2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

7月30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重要指示批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精神,并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2018年计划摘帽县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总体情况、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全省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推进情况、接受国家2017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情况的汇报;听取四川关于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

8月1日 《四川省航道条例》于2018年8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是四川省第一部专门就航道立法的地方性法规。

8月2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等15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沐川县、南充市嘉陵区、仪陇县、巴中市巴州区、马尔康市、汶川县、理县、茂县、泸定县1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合江县、广元市利州区、南充市高坪区、达州市通川区、巴中市恩阳区5个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8月5日 川粤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第三次联席会议在甘孜州康定市举行。

8月1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标志着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幕正式拉开。

8月10日—13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南江县正直镇长滩村、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南江县四川德健南江黄羊食品公司等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文旅融合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视察。

8月17日 省农业厅等8部门联合出台《“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用标产品质量管理办法(试行)》,为日益庞大的“四川扶贫”产品队伍筑牢质量底线。

8月20日 四川发行全国首只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用于泸县乡村振兴建设。

8月22日 全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广元市朝天区召开,切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全省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8月23日 省政府第十一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省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实施方案》《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8月24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

8月27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三十次会议。会议审议《四川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落实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8月30日 全省脱贫攻坚住房建设现场会在喜德县召开。

8月31日 四川省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9月1日 凉山州布拖县冯家坪溜索改桥项目、金阳县对坪溜索改桥项目完工,这是四川最后3个溜索改桥项目中的两个,至此,全省77座“溜索改桥”全部完成,499个村的10多万名群众告别溜索出行,标志着凉山落后的“溜索时代”彻底结束。

9月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9月3日—4日 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在成都召开。会议进一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动员部署。会议期间,通过现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成都市县乡村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9月11日 省政府第十二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省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

同日 四川省2018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遂宁市举行。

9月20日 全省乌蒙山连片区域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推进暨培训会在西昌召开。

9月23日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都江堰市全国分会场暨四川省庆丰收活动启动仪式在都江堰市柳街镇七里诗乡金龙社区举行。

9月27日 全省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安排省内对口帮扶工作,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培训新选派援藏援彝干部人才,全力助推涉藏地区、彝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9月 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签署加快同城化发展协议。

10月10日 省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产教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发展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重点工作。

10月14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

10月26日 浙江—四川东西电商扶贫协作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电商援川之乐山电商扶贫对接会在乐山召开。

10月27日 “助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专家咨询服务活动四川行”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活动期间,41位院士专家赴广元市、眉山市、凉山州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指导、示范培训、学术交流、联合攻关等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高端智力和技术帮扶。

10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

10月 省委组织部从省直有关部门及承担省内对口帮扶任务的7市36县选派第五批援藏第二批援彝干部人才1376名,组建45个前方工作队,分赴45个受扶县开展帮扶工作。

11月5日 省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农民工、大学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创业者返乡下乡创业、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原则通过《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

11月12日 浙川·粤川残联系统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残联与浙江省残联、广东省残联签署助力四川残疾人脱贫攻坚的扶贫协作协议。根据协议,浙江和广东两省残联帮扶12个市(州)残疾人脱贫奔康,开展残联干部挂职锻炼、残疾人职业培训、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残疾人及残疾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助残社会组织扶持等多项扶贫内容。

11月15日 四川省产业扶贫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署仪式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本次推介会以“投资扶贫产业·振兴美丽乡村”为主题,来自全国近20个省(区、市)的企业、商会代表积极响应参与。在项目签署仪式上,签署项目92个,投资金额296.68亿元。

11月16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

同日 《四川省信息通信扶贫实施规划(2018—2020)》出台。该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全省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100%和重点道路沿线无线网络全覆盖三大目标。

同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2018年计划摘帽县脱贫攻坚、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管理、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汇报;听取2018年度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工作安排、全省2018年脱贫攻坚奖评选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全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审议《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优惠政策(试行)》。

同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方案》。要求以为企业和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打造“宽进、快办、严管、便民、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

11月20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1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11月22日 巴陕高速公路全线正式通车。巴陕高速公路起于巴中市巴州区,经南江县止于川陕两省交界处的米仓山隧道。该项目全线通车后,彻底改变以往翻越米仓山交通极为不畅的历史。同时,四川北向出川大通道形成北上出川“三箭齐发”(广陕高速、巴陕高速、达陕高速公路)的通道格局。

11月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自2019年1月1日起,成都口岸正式实行部分国家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11月 第三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工程验收, 标志着四川前3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全面完成,全省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98.4%,比项目实施前提升了20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全省98%行政村通光纤目标。

12月4日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旺苍县举行。

12月5日—6日 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会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载体,要坚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率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12月7日 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禁毒条例》,自2019年 1月1日起施行。

12月10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全省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对考核对象、考核方式、考核指标等严格限定。

12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省竹林面积增加到1800万亩以上,现代竹产业基地突破1000万亩,实现竹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

12月19日—20日 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泸州市、宜宾市召开。会上现场签约竹产业项目12个,协议金额91.69亿元。

12月22日 首届四川扶贫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产销推介活动参展企业超过320家,共展出涵盖川酒、川茶、川果、川药等“川字号”品牌集群的1800余个特色优质产品,其中扶贫农产品400余个。这是“四川扶贫”标识产品首次亮相京城。

12月24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对做好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和坚决打赢凉山州脱贫攻坚战提出要求。

同日 省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全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揽子实施方案,研究部署2019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

12月25日 2018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活动举行。此次集中开工动员“2+15”共17个项目,总投资600亿元,涉及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的12个市(州)。

12月28日 取消川渝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活动在国道93线成渝环线高速楼房沟站举行。取消川渝省界站是全国首批试点,此次共取消10处省界站。

12月29日 绵西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该路全长125公里,路线起于绵阳市三台县永明镇,止于南充市顺庆区同仁乡。

同日 省医保局、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局联合印发《四川省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范围;大病保险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统一降低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年度医疗救助限额内农村贫困人口个人自付住院医疗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

12月31日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全线建成试通车,并入四川路网正式运行。雅康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雅安至叶城(新疆喀什)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长约135公里,双向4车道,桥隧比达82%,建设中攻克诸多难题,在工程技术方面创造了6个第一,在7个方面开创了首次。

12月 四川贯彻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部署会精神,推进成都市开展国家“4+7”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阿托伐他汀钙片等25个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切实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2018年 全省税务系统征收税款共计5387.7亿元,税收收入突破5000亿元。

2018年 全省麻风病病人数由1965年31476人减少到367人,患病率从1965年的0.5%下降到0.01%以下,达到国家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县(市、区)164个,提前实现“消除麻风危害规划(2011—2020)”目标。

2018年 四川经济总量迈上40000亿元台阶,达到42902.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达到51556元。

2019年

1月4日 “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四川凉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胡春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瞄准突出问题和重点任务精准发力,确保“三区三州”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座谈会前,胡春华到凉山州喜德县红莫镇,昭觉县尼地乡、洒拉地坡乡的贫困村,慰问贫困户和基层扶贫干部,调研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情况。

1月5日 全省推动彝区、涉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强化分类指导,坚持问题导向,加大攻坚力度,齐心协力、朝夕必争,全力冲刺、决战决胜,坚决攻克彝区、涉藏地区深度贫困堡垒。

1月7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1月9日 “2019四川扶贫产品暨名优特新商品广州推介活动”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1月21日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研究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对脱贫攻坚作出再动员再部署,在全省上下更好地形成发起全面总攻的强大声势,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1月23日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大会在成都召开。

1月25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9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

1月28日 省政府第二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城镇住房发展和“放管服”改革等工作,原则通过《四川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

1月30日 全省深入推进“大棚房”暨重点区域违规违法占用国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问题清理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月2日 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方案》,规范房屋地址编制信息,实现规范的房屋地址信息与门牌标识一致。

2月12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2019年加快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全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和2019年投资及重点项目工作。

2月25日 省政府第二十三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月2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

3月1日 四川省召开“大棚房”问题整改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对“大棚房”整治工作再部署再要求再推进,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同日 省医保局等4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有关政策的通知》正式执行,拓宽了城镇职工基本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实现统筹区内家庭成员互济共用。

3月7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

3月20日 深度贫困县“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2018年工作总结会暨2019年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

同日 四川首条短途运输航线“自贡—成都”航线验证飞行成功。“自贡—成都”短途运输航线是四川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开通的首条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也是首条通用机场开通并可到达省会城市的通勤运输航线。

3月20日—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凉山调研,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要求,聚焦解决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3月21日 全省农村信用救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苍溪召开。

3月25日 省“大棚房”和重点区域违法违规占用国家资源挤占生态空间问题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初审合格的“大棚房”问题“一事一报”拟按完善建设用地手续方式保留的项目进行审议。

3月 省委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实施方案》。该方案部署了解决扶贫领域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责任落实不到位、统筹协调不够4项治理重点,明确了5个方面18条举措。

4月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通报灾情及应急处置情况,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同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和城乡防火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迅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处置和科学施救,完善和落实值守监管防范措施。

同日 全省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

4月8日—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率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四川检查《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栗战书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法定领导责任、工作责任、监管责任、执法责任,用法律武器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生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4月11日 四川省教育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宜宾市高县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工作,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打好涉藏地区彝区堡垒攻坚战、均衡发展收尾战、控辍保学歼灭战、办学条件达标战、队伍建设持久战、职业教育提升战、对口帮扶协作战。

4月18日—19日 第四届全国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凉山州举行。会议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总结交流自治州脱贫奔小康的成绩和经验,研究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举措,奋力推动自治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月19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4月21日 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在凉山州举行。

4月22日 首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

4月26日 省医保局会同省财政厅发出通知,明确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的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统一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总体报销比例提高至60%以上。

4月26日—2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主任杨晓渡在乐山市、凉山州调研时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积极努力,有效推动,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落到实处。

4月28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四川农业大学为师生作以“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报告。

同日 省政府第二十六次常务会议批准平武县等17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乐山市金口河区等13个省定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原则通过《四川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实施方案》。

5月1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研究部署四川贯彻落实工作。

5月17日 零时,汶马高速公路实现分段试通行,从而结束马尔康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全省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该路是西北向连接青海、新疆的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是内地深入阿坝的经济走廊和交通枢纽,对四川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同日 全省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5月24日 全省农业产业扶贫现场会暨深度贫困地区园区建设推进会在西昌召开。

5月25日—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不动摇,紧盯短板弱项,集中精力攻克涉藏地区绝对贫困堡垒,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不掉队。要巩固脱贫成果,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持续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减少返贫,为逐步致富和乡村振兴打牢基础、创造条件。

5月29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工程的意见》,提出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推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优秀农民工成为主体,着力打造一支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带头人队伍。

5月30日 省卫生健康委联合18个省级部门印发《四川省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行动方案(2019—2020年)》。

6月4日 “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现场推进会在凉山州雷波县举行。

6月5日 全省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部署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措施。

同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在成都分别对在2018年国家、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发现问题突出”“发现问题较多”“存在专项问题”的县(市、区)及有关市(州)党委、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

6月6日 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召开,决定将开展扶贫领域形式主义排查整改作为四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选动作之一。

6月18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6.0级地震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听取受灾情况及抢险救援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同日 省政府在凉山州召开全省控辍保学暨农村学校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6月20日 省政府第二十八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宁县6.0级地震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和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等工作。

6月3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凉山州布拖县、金阳县蹲点调研,强调要把实现高质量脱贫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直接检验,进一步总结经验、坚定信心,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检视问题、补齐短板,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7月2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7月12日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在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各项部署要求,把握形势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基础。

7月14日—16日 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工作。

7月16日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机构,其挂牌运行标志着四川在落实“多规合一”战略部署、整合空间规划资源上迈出了改革创新步伐。

7月17日 四川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2018年以来全省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的阶段成效,审议通过《四川省“厕所革命”工作检查实施办法(2019—2020年)》。

7月22日 《凉山彝族自治州禁毒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7月28日 全国乡村旅游(民宿)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召开。

8月19日—21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在四川调研时强调,要着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确保涉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8月23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传达学习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阿坝州多地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作出的批示,听取全省近期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情况汇报,进一步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8月28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国内数家主流媒体参加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举行。

9月1日 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春华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促进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壮大,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提供坚实支撑。

9月2日 省政府第三十二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和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省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企业权益保护等工作。

同日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督导推进会在广元市苍溪县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胡春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同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四川实地督导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

9月3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传达学习胡春华副总理在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督导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听取全省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四川省2019年脱贫攻坚奖获奖建议名单》。

9月5日 全省对口帮扶涉藏地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

9月12日 省政府第三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医疗卫生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

9月16日 2019年全省交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德阳隆重举行。此次集中开工共29个项目,总投资1808亿元,涉及五大经济区、四大城市群的11个市(州)。

同日 甘孜州甘孜县格萨尔机场首航成功,标志着甘孜州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3个民用支线机场的市州。

9月24日 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推动10大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夯实3大先导性产业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同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

同日 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部际联系会议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

9月29日 渝昆高铁四川段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渝昆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百项交通扶贫工程”重点项目。该项目线路全长约699公里,其中四川境内段约186公里,设泸州东、泸州、南溪、宜宾、高县、筠连6个车站。

9月30日 赤水河红军大桥建成。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为四川新增一条南向出川大通道,促进成都—贵州(重庆)—珠三角、北部湾出海走廊的形成和完善,更增强四川与东盟、南亚以及澳新等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

10月10日 省政府在成都与中国农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5年,双方共同打造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三个中心”,助推四川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0月12日 省政府第三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月17日 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四川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试点项目组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10月23日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9年12月1日起,成都航空口岸部分国家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签停留范围扩展至成都、乐山、德阳、遂宁、眉山、雅安、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11个市。

10月24日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首个市级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总体规划诞生。

10月25日 第二届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创新发展论坛在阿坝州理县举行。

11月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及民生工作情况汇报。

11月4日 省政府第三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

11月6—7日 2019年全国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成都市蒲江县召开。

11月11日—12日 四川省城镇棚改项目工作会召开。会议强调,要重点攻坚改造老城区脏乱差棚户区,重点安排50户以上集中成片且群众意愿强烈的棚户区改造。

11月14日 全省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在泸州市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对全省农村改革进行再动员、再推进、再落实。

11月21日—22日 四川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广元市召开。

11月25日 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暨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11月26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等18个具体行动,助推健康四川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11月27日 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总河长全体会议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上游责任担当,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让巴蜀大地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向党中央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11月28日 2019四川(广东)产业扶贫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本次推介会以“携手产业扶贫·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吸引全国近200家企业、商会参加,共签署各类项目18个、总金额98.18亿元。

12月2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全省禁毒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12月6日 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决定》,从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统领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全面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对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提出要求。

12月8日 第二届四川扶贫标识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展销推介活动共展出超过2600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其中四川扶贫标识产品超过800个,共有215家企业签订采购协议,签约金额67亿元。

12月11日 全省2019年度75个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建设完工,标志着全省历时4年的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正式收官。2016年来,四川先后共安排省投农村土地整治扶贫专项项目299个,涉及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12个市(州)52个贫困县1261个村,其中贫困村362个,直接受益的贫困地区群众超过153万人。

12月12日—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对重点地区突出问题挂牌督战,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全面完成,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掉队。

12月1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省贯彻落实意见;传达学习汪洋同志来川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精神,传达学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研究部署四川芙蓉集团杉木树煤矿透水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同日 省政府第三十八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畜牧业发展和安全生产等工作。

12月18日 省法院召开的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2018、2019两年全省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241件,判处罪犯854人,涉案金额共计19.25亿元。

12月19日 甘孜州雅江县木绒乡通乡硬化路路面铺筑全面完成,至此四川全面实现100%乡镇通硬化路。

12月23日 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签约暨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标志着西南片区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正式开展,为西南片区2亿群众异地就医带来直接便利。

12月2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

同日 全省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议在眉山召开。

12月27日 省政府第三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

12月28日 四川省首届广电惠民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现场服务日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

12月29日 《四川日报》报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明确设立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其中,成都西部片区入选,重点聚焦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5项试验任务。

同日 仁沐新高速公路井研至孝姑段主线顺利建成,具备通车条件,标志着四川高速公路建成里程突破7500公里。

12月30日 省通信管理局消息,2019年全省完成最后450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任务。至此,四川实现4.7万个行政村“村村通光纤”。

12月31日 以“扶贫产品旺市场、迎春年货促消费”为主题的“四川扶贫”好产品迎春年货大集在省内外多地同时开市。“四川扶贫”产品销售网点达1.52万个,2019年销售额达160亿元。

同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到2023年要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覆盖。

同日 凉山州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峡谷摆渡车开通,这是中国最后一个打通对外通道的建制村,标志着凉山提前一年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

同日 全省19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

2019年 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全省减税降费2188亿元,新增减税降费709亿元。

2020年

1月3日 省政府第四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方案》。

同日 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要求,要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拧紧压实领导责任,强化分层分类指导,以严实作风引领全省城乡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1月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会议强调,全省上下要抢抓机遇、乘势而进,只争朝夕、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和坚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切实担当党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使命,全面推动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见效。

1月6日—7日 全省竹林风景线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眉山市召开。

1月9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汪洋同志来川视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有关精神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听取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总体情况、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任务落实情况及2020年工作打算汇报。

1月14日 四川省召开粮食安全和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下功夫延伸产业链,创建优质品牌,发展现代农业种业、装备和烘干冷链物流等现代支撑产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提升川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

1月16日 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暨川粮油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在南充市西充县召开。会议决定,2020年全省将推动建设380万亩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4500万亩以上。

1月21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审议《四川省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等专项改革方案。

1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科研攻关、宣传舆论、后勤保障和综合工作等工作组。截至1月22日16时,四川共报告确诊和疑似病例7例,其中确诊病例5例、疑似病例2例,均为输入病例。

1月24日 根据《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四川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应急委员会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

1月25日 四川省召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折不扣落实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

同日 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Ⅰ级响应措施》,从全面落实响应要求、全面落实传染源管理、全面落实医疗救治、全面实施公共场所监测检测、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全面及时发布信息、全面落实物资保障储备、全面实施联防联控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1月2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全省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政府成立指挥部负责处理具体工作。调整充实工作机构,确保疫情防控机制顺畅高效。

同日 四川电信全力支撑省卫健委和华西医院,利用全光网和5G网络优势,成功打造全国首个5G+冠状病毒远程会诊系统。

1月29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全省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审议《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月2日 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学习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省疫情应急指挥部工作开展情况及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医疗物资保障、市场供应、市场秩序监管、人员排查、交通运输保障、生活物资保障和成都市疫情防控情况汇报。

2月6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担当作为的十条措施》。

2月7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全省应对疫情工作最新进展和赴市(州)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有关工作;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2月14日 省政府召开第四十二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统筹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有关表彰等工作,批准叙永县等31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2月17日 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月12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研判四川涉藏地区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坚决遏制疫情在甘孜道孚蔓延,确保涉藏地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月2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医务人员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贯彻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全省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春耕生产、农民工返岗就业、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2月23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对做好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进一步安排。

2月25日 零时起,除甘孜州高风险地区保留4处检疫站点外,四川全省全部实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城市道路、农村道路“应开尽开、应通尽通、应撤尽撤”,交通运输秩序有序恢复。

2月28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和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有关工作推进情况和省领导赴市(州)调研指导情况汇报,研究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2月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有序组织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组织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力量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统筹打好“战疫”“战贫”两场硬仗。

3月2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听取改革完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全省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有关考虑的汇报;审议《关于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等专项改革方案。

同日 省政府第四十三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听取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重点工作,审议通过四川贯彻落实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工作方案,从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等方面明确了一系列具体工作任务。

3月5日 省医保局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印发《关于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的通知》,在全省20个统筹区开展阶段性减征职工医保费工作。截至6月,全省累计减征职工医保费64.34亿元,有力助推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3月6日 2020年全省有效应对疫情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举行。会议强调,要按照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积极主动作为,聚焦全年投资目标任务,抓紧推动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开工,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以高质量项目投资带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3月9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有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决战脱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3月11日 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讲话强调,全省上下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心,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作风,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克难奋进,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全省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

3月13日 省委在西昌市召开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听取凉山州和7个未摘帽县工作汇报,针对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确保打赢收官之战、夺取全面胜利。

3月17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介绍了两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情况,通报了《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机制》《四川重庆两省市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深化四川重庆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重点任务》。

3月18日—2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阿坝州理县、马尔康市、茂县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彭清华强调,要抢抓农时搞好春耕春播,做好果树的施肥、修枝等田间管理,为全年粮食果蔬丰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要进一步抓好农副产品销售,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坚持线上线下扩宽销售渠道,帮助群众把农副产品销出去、卖出好价钱;要认真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加大对已退出贫困村、已脱贫贫困户的支持力度,抓好边缘户、监测户的帮扶救助,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3月26日 2020年全省村镇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暨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挂牌督战动员会在成都召开。

3月3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凉山森林火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听取凉山森林火灾灾情、扑火救援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四川贯彻落实相关工作。

4月1日 全省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通报凉山州森林火灾扑火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分析研判全省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和安全生产形势,对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下一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

同日 省政府第四十五次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凉山森林火灾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贯彻落实近期党中央、国务院重要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省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暨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省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生产和稳投资等工作。

4月9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30条具体意见,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

4月1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8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有关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听取有关方面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4月22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全省经济工作;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脱贫攻坚约谈会议和《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7省区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4月23日 四川省遂宁市、重庆市潼南区两地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开行,成为西部首条跨省公交。

4月24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学习近期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中办国办关于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精神和7省区纪委书记座谈会精神,听取2020年以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配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四川开展普查准备情况、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情况和凉山州布拖县、金阳县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等的汇报。

4月26日 省政府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产业园区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

4月30日 省“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召开工作会议,审议《围绕典范目标进一步推进和提升重建工作指引》等文件。

同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排名靠后、任务较重的地方和部门(单位)分类进行约谈。

5月6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同意在德阳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名称为中国(德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5月7日 省医保局指导成都市医保局和相关商业保险公司试点推出面向省本级和成都市参保群众的“惠蓉保”,每人每年交纳59元即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保额,当期参保突破300万人,成为同期全国单一城市参保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

5月10日 四川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迎来首批住户。安置点位于昭觉县城附近的城北乡谷都村、普提村等村,安置来自全县28个乡镇、92个边远山村的3900余户18000余人。

5 月 12 日 “悬崖村”84 户贫困户村民开始陆续搬出世代居住的大山,住进新建的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4个安置点,从此走出“悬崖村”,走向新天地。

5月18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

5月19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20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

5月29日 省通信管理局发布消息,截至5月底,四川通信业圆满完成通信专项扶贫任务,实现全省所有行政村100%通光纤、100%通4G网络的“双百”目标;全省21市(州)实现有5G网络覆盖,提前完成2020年年度目标。

6月5日 川陕甘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司法保护协作启动仪式在广元举行。四川广元、陕西宝鸡、汉中、甘肃陇南共4个中级法院会议签署了《川陕甘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

6月7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6月9日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全省上下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全国两会精神,保持战略定力、抢抓危中之机,加快服务业恢复振兴,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6月10日—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到凉山调研,在西昌召开粤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联席会议,实地考察了解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运营、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精准帮扶政策落实等情况。

6月11日 省委、省政府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在西昌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总结前一段挂牌督战成效基础上,针对突出问题拿出务实举措,以决战决胜精神状态全力冲刺,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同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13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省直主要新闻媒体立即就地开始采访,拉开了为时5天、历经8个市、行程近3000公里的采访报道活动,全面展示了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辉煌成就。

6月17日 全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现场推进会在广安市举行。

6月19日 省政府第五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四川省疾病防控救治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6月30日 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战略部署,牢牢抓住发展新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推动大保护、大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前列。

同日 “乡约小康——四川广电融媒体脱贫攻坚新闻行动”正式启动。

同日 四川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6月 凉山州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住房建设任务完成,标志着四川全面完成“十三五”时期37.93万户、136.05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了应搬尽搬。

7月6日 省政府第五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治等工作,同意建立全省自然灾害应急救灾经费保障机制。

7月7日 自贡市入选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选城市。

7月10日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从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加快成势、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率先突破、凝聚形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强大合力等方面,对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要求。

7月15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脱贫攻坚督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听取“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等发现问题整改成果分析情况、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情况、接受2019年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情况及2020年脱贫攻坚国家督查工作准备情况的汇报。

同日 全省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前期工作,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新形势下全省农民工工作,为夺取双胜利、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7月17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深入研究四川省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全省禁毒工作情况和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7月19日 四川甘孜州农特产品推介会在广州中洲农会举行,广州通过派驻扶贫干部,不断搭建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平台,推动“川货出山、走进华南”,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群众大幅增收。

7月21日 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个工业经济的“牛鼻子”,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让工业挑起大梁、制造业扛起大旗,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工业强省、经济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7月27日 省政府第五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县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7月27日—8月15日 省直机关工委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国资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扶贫开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供销社在四川科技馆举办“脱贫攻坚伟业定点扶贫合力”——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成效展暨扶贫产品展销活动。

7月29日 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议《四川省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四川省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文件。

7月30日—31日 四川省农业科技支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召开。会议总结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过去五年农业科技进贫困和民族地区行动计划成果,发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20—2025年)》。

8月4日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培育壮大新消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四川省培育发展新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公布。

8月17日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自2005年四川建立防汛应急响应制度以来,四川共启动5次Ⅱ级防汛应急响应,分别在2010年、2011年、2012年、2018年和2020年。

8月18日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决定,四川于当日5时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这是四川自2005年建立防汛应急响应制度以来,首次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8月2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

8月25日—26日 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进一步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抓得更紧更细更实,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扩片成带、集带成面,最终实现全域覆盖,力争经过5至8年努力,实现全省现代农业综合水平显著提升,整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9月7日 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在成都市新津区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对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

9月9日 全省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暨金融支持“三农”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对全省农业农村投资、金融支持“三农”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9月9日—10日 全国以工代赈试点工作现场调研交流会在旺苍县召开。

9月10日 省政府第五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

9月16日 “惠文化·乐生活”四川文化消费提振行动启动仪式分别在新华文轩BOOKS九方店、峨影1958影城举行。

同日 以“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为主题的四川省第二十三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马尔康市开幕。

9月23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四川省推动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专项改革方案。

9月24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同年,全省新开工改造4221个城镇老旧小区,涉及46.20万户,规模居全国第三位。

9月25日 四川省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在成都签约组建。

9月27日 四川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座谈会暨助力凉山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座谈会在西昌召开。会议围绕“为决战凉山脱贫攻坚做件事儿”主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9月 凉山州98.4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2072个贫困村卫生室和11个脱贫县378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实现达标全覆盖,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

10月12日—1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凉山州甘洛县、越西县、昭觉县、美姑县、金阳县、布拖县开展调研督导,了解落实脱贫攻坚“四不摘”政策,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应急救助机制等情况。彭清华强调,要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咬定目标全力冲刺,查漏补缺提升质量,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月16日 四川省召开交通强省建设推进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再部署、再推动。

10月19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

10月20日 四川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报告会发布消息:2016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先后起诉涉农涉扶领域刑事犯罪1632人,其中黑恶势力250人,村“两委”涉恶犯罪37人。

10月21日 浙江·四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

10月22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开放发展工作激励办法(试行)》。

10月22日—25日 四川扶贫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四川组织10个市(州)的37家企业、500余种特色川货参与“2020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涵盖川茶、川果、川菜、农副产品。

10月23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先进事迹报告会精神,以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克服疫情灾情影响确保如期全面脱贫电视电话会、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全国就业稳岗工作座谈会、全国消费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2020年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听取全省脱贫攻坚收官工作情况及普查工作进展情况,部分市(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确保圆满收官举措,2020年脱贫攻坚验收考核工作初步安排的汇报。

10月3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全省贯彻落实意见。

11月2日 省政府第五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四川省节约用水办法》《四川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示范市评定办法》。

11月3日 “四川首批电商(跨境)产业带”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终端、先进材料、女鞋、汽摩配件、柠檬、川茶、川酒、川菜调料等特色产业。

11月3日—4日 全省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在广元市昭化区召开。

11月1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农村承包地管理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研究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

同日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五省(区、市)医疗保障局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约定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携手推进西南片区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提升医保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逐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11月16日 省政府第五十八次常务会议同意到2020年底前,实现以政策统一为基础、以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为核心、以基金预算管理为约束、以信息系统和经办管理为依托、以基金监督为保障的规范的省级统筹,均衡省内各地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同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普格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批准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7个国家级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面清零。

11月24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四川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11月25日 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省委关心激励脱贫攻坚帮扶干部政策措施的通知》。

12月1日 全省竹林风景线暨林业园区建设现场会在宜宾市召开。

12月2日 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讲话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查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红线和人民群众生命线。

12月3日—4日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12月5日 第十八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年会)在眉山开幕。本届大会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主题,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振后疫情时期食品产业信心。

12月8日 四川工会保障关爱“八大群体(快递小哥)”、参与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听取全省工会组织保障关爱快递小哥等“八大群体”、参与做好根治欠薪两项工作汇报,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同日 全省根治欠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通报全省2019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情况和近期明察暗访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12月1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听取全省及成都市疫情防控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

12月15日 全省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遂宁市召开。

12月16日 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专家服务团、四川农民工法律维权服务团成立大会在成都举行。两个服务团的成立,标志着四川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12月17日 全省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工作暨表彰大会在广元市召开。

12月18日 聚焦凉山彝区脱贫攻坚电视剧《金色索玛花》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正式开播。

12月21日 省政府第六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四川省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总体方案(2021—2023年)》《关于构建尊医重卫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从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强化为老服务保障、推动银发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4个方面部署四川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任务。

12月24日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1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听取了全省脱贫攻坚近期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前期调研情况、解决搬迁贫困村剩余掉边掉角农户问题有关情况、部分省直部门和有关单位推进扶贫专项工作收官情况及下步巩固拓展工作举措的汇报。

同日 全省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发布消息,12月3日四川提前完成退捕渔民“能就业的全帮扶、该参保的全参保”任务,实现转产就业、社会保障“双百”目标。全省16480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13144人全部实现转产就业,就业率达100%;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339人,占应参保人数的100%。

12月29日 省政府第六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和省政府2021年度森林、草原防火令,同意调整完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体制机制。

12月31日 成资渝高速公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至潼南(川渝界)段(简称成资渝高速)正式通车,成为成渝间继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成遂渝高速后第四条直达高速公路。至此,川渝间高速公路通道增至13条。当天,成都至宜宾高速、天府机场高速(主线及天府支线段)、汶马高速狮子坪隧道、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德阳至简阳段及蒲江至都江堰段、宜宾城市过境高速西段、仁沐新孝姑至沐川段及马边支线段等7条高速公路项目也建成通车。加上此前并网运营的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广安过境及渝广支线(前锋互通至川渝界段)高速,2020年全省高速公路项目累计建成通车10条、620公里。从1990年高速公路破“零”开建以来,四川高速公路由点成线、织密结网,全省高速公路通车运营里程突破8000公里,达8140公里。“十三五”时期,全省新开工高速公路4400公里,建成和在建总里程近1.2万公里,新增通车里程超2100公里,通车里程数比“十二五”末增加35%,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全国第三。

12月 截至当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8591.68万人,参保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连续三年实现贫困人口100%参保,为全面小康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年 全省税务系统办理减税降费2697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40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60余万户。新增减税降费中,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央出台7批次28项政策减免126亿元,省里“十三条”中有关政策减免16亿元。加上人社、医保等部门降费数据,全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超970亿元。

2020年 省、州、县三级纪委监委整合工作力量组建作风保障专班,进驻凉山州最后7个未脱贫摘帽县深度参战,严肃纠正脱贫重点没有落到户上、任务清单掩盖下的不落实等问题280个,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2020年 四川经济总量排位稳居全国前六。1978年至2020年,四川经济总量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再到万亿,甚至两万亿、三万亿、四万亿的历史性跨越。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84.6亿元,1991年经济总量达到1061.3亿元,用13年时间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2007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0562.1亿元,用16年时间实现了从千亿到万亿的跨越;2011年、2015年分别用4年时间先后跨越两万亿和三万亿台阶;2018年仅用3年时间迈过四万亿大关;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48598.8亿元,正跨步迈向五万亿新台阶。2020年,四川经济总量按不变价计算是1978年的54.2倍,超过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前23年经济总量的总和。如今,四川每一天创造的经济总量超130亿元,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半年的经济总量。

2020年 四川人均GDP在全国的排位明显提升。1978年至2020年,四川人均实现“千元、万元、两万、三万、四万、五万”台阶,人均水平大幅提升。1978年四川人均GDP仅261元,平均每天不足1元。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生产水平稳步提升,人均GDP提升幅度明显加快。1990年用12年时间,四川人均GDP超过千元;2006年用16年时间,四川人均GDP超过万元;2010年用4年时间,四川人均GDP超过两万元;2013年和2016年分别用3年时间,四川人均GDP连续跨越三万元和四万元台阶;2018年仅用2年时间,四川人均GDP跨越五万元新台阶。2019年四川人均GDP达55774元,在全国的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上升到第18位。与全国的差距逐步缩小,从2015年相当于全国的73.9%提高到2019年的78.7%,提高了4.8个百分点。

2020年 四川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全国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至2020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1978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7元。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25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9元,分别是1978年的100倍以上。与全国差距逐渐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3%和93.0%,分别比2010年提高6.4和7.1个百分点。

2021年

1月1日 10时15分,成都、重庆两地同时发出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号首趟列车。这是国铁集团首次批准成渝两地统一品牌,并使用统一名称开展品牌宣传推广,是全国中欧班列发展史上的首创,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十四五”开局首日迈出坚实步伐。

1月2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四川教育现代化2035》《四川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

1月4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共同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明确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六大便捷行动,提高川渝两地人民群众便捷生活水平。

同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这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意味着川渝两省市将以新区为载体,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1月5日 省政府第六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中国(德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绵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1月6日 省委书记、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彭清华主持召开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省上下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聚焦突出问题狠抓整改落实,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网站近日发布《四川省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并公布四川省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首批目录,包括19个部门的148项事项,涉及亲属关系证明、学历证明、身份证明、职称证明等多种类型的证明。

1月7日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眼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变局、开拓新局,纵深推进法治四川建设,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省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月8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听取当前全省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汇报,进一步研究部署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同日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西南五省(区、市)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西南五省(区、市)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再上新台阶。从当天起,试点范围的参保群众可以按照“先备案、选定点、持卡就医”的程序,在试点区域完成高血压糖尿病的门诊费即时结算。

同日 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印发《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一版)》,就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提出十条措施。

1月10日 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印发《四川省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南》,就进一步做好全省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应对措施。

1月12日 凉山州最后脱贫摘帽7个县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四川省政府批复,至此,本轮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部完成。本轮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全省共计减少乡镇(街道)1509个,减幅32.73%。

1月13日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真车试验线在四川启用,标志着我国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1月15日 省政府第六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中医药强省建设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会议强调,要严防死守,持之以恒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全面落实各项防控举措,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输入疫情和传播扩散。

1月17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月18日 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在省应急指挥部了解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他强调,要始终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措施,以抓铁有痕的精神坚决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四川乌蒙山土地整治项目近日通过省级整体验收。该项目建设规模48.9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6.43万亩,生态修复面积14.5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9万亩,惠及约23万贫困人口。

1月19日 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全年预计实现旅游收入65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4.3亿人次。疫情防控压力下,文旅产业有序回暖。2020年,四川全面启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定点帮扶5县17乡24村全部脱贫摘帽。

同日 2020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投入品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消息,四川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99.3%,位居全国前列。

1月20日 成都海关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外贸进出口同步快速增长,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081.9亿元,规模居全国第八,较2019年同比增长19%,增速居全国第二。

1月21日 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听取2020年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推进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举措的汇报,以及应用高新技术加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情况和关于评估检查阶段重点工作安排建议及推动落实措施的汇报,审议了《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1月22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案(2021—2025年)》。方案提出,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等“十大”文旅品牌。

同日 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新增绵阳、乐山、眉山3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至此四川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14个,达标城市比例增至66.67%。此外,2020年四川优良天数率达90.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实现“五连增”。

1月24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202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6.2万人,完成全省年度计划的113.2%。截至2020年12月底,累计为全省52万户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516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68.2亿元。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强现代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的十条措施》。

1月25日 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暨推进全省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同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农民工转移就业2573.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673.6亿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81.4万人,创办企业32.2万户,实现产值6475.9亿元,“农民工经济”总量超过1.2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农民工转移输出人数和劳务收入、返乡创业人数和创业产值均创历史新高。

同日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省全社会用电量为286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增速位居国家电网供区省(区、市)第一,远高于全国增速。

同日 成都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里格一七七分店、成都高新区红旗连锁荣华北路二便利店经办人员分别领到成都高新区发放的《行业综合许可证》。这是成都高新区开展“一业一证”改革后发出的首批许可证。这项改革,是全省首创。

1月26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消息,2020年四川全面落实社保费“减、免、缓、降、返”政策,全省共为52万户企业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516亿元,返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68亿元,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减征369亿元,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减征24亿元,全年全省共为企业减负977亿元。

2月1日 全国27个省(区、市)依托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统一开展普通门诊费用(不含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四川19个统筹区符合参保地异地就医备案规定的城镇职工参保人员,可在川外26个省(区、市)已开通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的定点医药机构持本人有效社会保障卡刷个人账户直接结算普通门诊就医费用。

2月3日 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快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夯实底部支撑。

2月4日 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中央单位和浙江、广东援川扶贫干部座谈会。

同日 省政府第六十四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根治欠薪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形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的社会救助体系;到2025年,形成更加统筹有效、梯度有序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水平适度、规范透明、包含温度的社会救助服务;到2035年,实现全省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适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月15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7个方面25项具体任务。

2月23日—28日 2000名川籍农民工免费乘坐20架返岗专机,前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务工。这是四川省首次大规模集中组织专机运送农民工返岗,在全国范围也属首次。

2月2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2021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涉及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

2月25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凉山州三岔河镇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此外,四川98名个人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74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同日 四川省交通强省推进会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39.4万公里,居全国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居全国第三,覆盖所有市(州)和136个县;内河航道总里程全国第四;铁路运营里程达5312公里,居西南第一,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1250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数量居全国第三。

2月2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研究部署四川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工作;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

2月28日 《四川日报》报道,四川广安市、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荣获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称号,南充市、自贡市、都江堰市、阆中市、成都市温江区、大英县、遂宁市安居区拦江镇入选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名单。

3月1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意见》。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这是全国首个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指南。

3月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等8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5G发展的实施意见》。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5G发展,先后印发《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四川省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新一代网络技术产业培育方案》《关于开展2020年四川省加快5G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截至2021年1月底,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3.9万个,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五。

3月11日 《四川日报》报道,截至3月7日,全省农民工转移就业已达2579.2万人,比2020年同期增加867.3万人,超过历年同期水平。其中,省内1484.1万人,省外1095.1万人。

3月14日 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披露《四川省2020年度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四川消费者满意度排名前五的市(州)依次是泸州、成都、资阳、南充和绵阳;加大消费维权供给侧力量,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效能依然是关注的重点。

3月15日 省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化工园区认定管理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化工园区认定条件和管理办法(试行)》,同意认定彭州市等25个县(市、区)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3月16日 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推进全省文化场所有序恢复开放的通知》,规定全省剧院等演出场所、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不再做统一限制。

3月17日 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名单公布,成都市成华区、攀枝花市东区、泸州市江阳区、广元市旺苍县、南充市阆中市、宜宾市珙县、达州市大竹县、雅安市名山区、眉山市仁寿县、凉山州会东县榜上有名。

3月1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市县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将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3月22日 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创新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总结前期试点工作成效,分析存在的短板弱项,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3月26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四川省质量促进条例》《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四川省农药管理条例(修订)》。

3月29日 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2020年,全省共查办欠薪案件680件,为1.47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79亿元,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7%、14%。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扫黑办发布消息,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四川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同时,立案审查调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983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0年,全国扫黑办会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四川96.08%的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3月30日 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对全省突发事件防范应对的总体原则、体制机制等进行明确并作出制度性安排。

3月31日 四川自贸办发布消息,四年来,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1/4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主要指标居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前列。

4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四川省泸州市督导乡村建设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两会部署要求,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规划先行、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同日 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工作推进视频会在成都召开。

4月2日 省委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工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改革动力和支撑。

同日 省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在成都召开会议。

4月8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村级民事代办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凡与村(居)民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事项可列入服务范围,尊重村(居)民自主选择权利,代办事项须经村(居)民授权委托,涉及个人隐私或不愿代办的不得强制代办。

4月14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听取全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情况汇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总结会精神,研究四川贯彻落实意见。

同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稳健可持续的筹资运行机制、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健全严密有力的基金监管机制、协同推进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六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措施。

4月16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四川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艺术创作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文件。

4月19日—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省委书记彭清华、省长黄强陪同下,在广元、德阳、成都考察。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科学把握好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中加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防止大起大落,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

4月21日 省委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精神,听取关于落实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部署情况、一季度全省和成都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及全省重点领域运行分析,支持省级新区建设发展和培育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关政策举措,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的情况汇报。

4月22日 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隆重举行,省委书记彭清华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用好脱贫攻坚经验启示,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新的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不懈奋斗。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四川天府新区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局等900个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勇等1400名同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近日印发《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完成200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初步形成机制更活、布局更优、服务更好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供给体系,支持和鼓励建成一批社区综合体;到2025年,基本补齐既有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短板,建成一批集社区管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体。

4月26日 四川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依法打掉涉黑组织148个,涉恶集团和团伙1468个;一审、二审判决涉黑涉恶案件1397件、11845人;依法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74.46亿元。2020年人民群众对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满意率达97.54%。

4月27日 省省政府第六十九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抗旱、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等工作,审议通过《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试行)》。

4月28日 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彭清华作出批示,对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提出要求。

4月30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常委会会议,听取当前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和近期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

5月1日 四川首部保障粮食安全的地方性法规《四川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5月8日 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发展治理专题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突出结果导向,优化方式方法,实实在在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聚焦聚力推动凉山州安置点后续治理。

5月14日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省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演习在雅安市雨城区设主演习场,在成都、攀枝花、乐山、阿坝、甘孜、凉山等6个市(州)设分演习场,按照实战指挥、实兵投送、实地展开、实际处置要求组织实施。

同日 省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研究安排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建设工作。

5月15日 全省乡村振兴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交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峨眉山市符溪镇举行,以交通先行回应群众期盼、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5月18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四川主会场活动在四川博物院举行。活动现场,成都博物馆、四川建川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和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分别获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至此,四川拥有博物馆292座,较“十三五”初期增加44座;拥有国家级三级及以上博物馆56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2家,位列全国第三。

5月2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通报省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两省考察学习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有关工作。决定召开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

同日 以“走进西部、洽谈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2021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在重庆市开幕。四川在西洽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两个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

5月24日 省政府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会商合作机制,围绕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完善粮食和重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等6个方面,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和实效。

5月25日 省政府第七十一次常务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提出建立并实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审议通过《四川省生态环境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3月30日设立为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

同日 以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为原型的电影《战旗飘飘》在蓉举行首映礼。这是全国首部乡村振兴题材影片。

5月26日 省委农业科技创新和补齐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短板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研究安排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补短板工作。

同日 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省增加325.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0.4%。四川常住人口8367.5万人,居全国第五位,占全国人口比重5.93%。成都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达2093.8万人。其余20个市(州),常住人口都在600万人以下。

5月27日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会上通报了两省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实施方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加强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引领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有关情况作说明,介绍了省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共同编制重点规划、政务服务“川渝通办”事项、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总体方案以及推进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等情况。会议结束后,还举行了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5月28日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四川省老鹰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修订)》《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条例(修订)》,通过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实施办法》的决定和关于废止《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条例》的决定。

同日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同日 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总结表彰暨“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部署大会在成都召开。

5月29日 四川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紧迫性,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四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5月31日 省政府第七十二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和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审议通过《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5月31日—6月1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乐山市调研。彭清华强调,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6月1日 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合作共建联席会议暨共同推进四川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

6月2日 2021年省总河长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胸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树牢上游意识,抓实抓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促进全省河湖水质和生态持续改善,确保出川清水向东流。

6月3日 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做好新发展阶段全省“三农”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6月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近日印发《四川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6月6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完成全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及区划,完成58个受地质灾害威胁县城综合整治,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处左右,减少受威胁人数45万人左右,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隐患风险。

6月7日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关情况汇报,审议《关于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草案)》《四川省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实施意见》等专项改革方案。

同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通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日前联合印发《四川省5G网络建设及应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根据《行动计划》,2023年底,全省力争建成5G基站15万个。

6月10日 四川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实践论坛在成都举行。

6月10日—11日 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在凉山州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继续保持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锐意进取、拼搏实干,紧扣实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6月11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制规定(试行)》《四川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并对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责任及考核办法作出具体规定。

6月14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日前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工作方案》,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绩效目标考评指标体系,并通过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年度考核会议上报告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职责。

6月15日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在成都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6月16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十堰市张湾区艳湖社区集贸市场燃气爆炸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听取全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相关工作。

同日 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成功并入南方电网,正式投产发电。至此,乌东德水电站按期实现全部12台8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目标。

6月17日 省政府第七十三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经济运行、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伤保险等工作,审议通过《关于抢抓重大机遇推动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6月17日—18日 浙江省代表团来川考察。其间举行浙江—四川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6月21日—24日 省委书记彭清华在甘孜州部分市县调研。彭清华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深入推进川西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谱写新篇章。

6月22日 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简称“科创十条”)。作为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的配套政策,“科创十条”是对全会《决定》总体部署的具体化,更具务实操作性和政策突破性。十条政策涉及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优化、创新人才聚集三大方面。

6月23日 《四川日报》报道,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支持凉山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若干措施》,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和就业扶持、“美丽四川·宜居凉山”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社会治理、财政金融政策、土地政策、综合帮扶9个方面支持政策。

6月25日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在泸州市正式启动建设。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工程北起成渝铁路隆昌站,途经内江隆昌市,泸州市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叙永县,先后跨越沱江、长江,南至在建叙毕铁路叙永北站,将与在建叙毕铁路、毕黄铁路、规划黄百铁路贯通。

6月27日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机场项目,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配套设施,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

6月28日 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

同日 绵阳至泸州高速铁路内江至自贡至泸州段开通运营。绵泸高铁是四川境内第一条时速250公里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泸州自贡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形成了川南地区半小时、川南至成渝两地1小时交通圈。

6月29日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四川的时代新篇。

6月30日 雅砻江杨房沟水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杨房沟水电站位于雅砻江中游河段,工程总投资约200亿元,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是国家清洁能源重大工程、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EPC水电项目。

①1988年,农业部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

②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和作业本费标准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包括杂费、信息技术教育、取暖费、课本费、作业本费。

③岷江、沱江、嘉陵江。

④即专项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即现有农地范围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生态条件,新增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⑤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 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十年行动计划。

⑥是指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⑦是指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构建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匹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巩固和扩大承接重大产业转移、直接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在中西部地区的领先优势;发展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社会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全省保持和谐稳定。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