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 来源:四川日报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
(2022年12月22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四川路径,现就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落实“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紧扣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努力建成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为全省实现共同富裕积累经验、提供样本。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攀枝花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迈出坚实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实现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并稳居全省前列;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稳步提升,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基本建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到2035年,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位居中西部前列,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更加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共同富裕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二、积极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一)在新型工业化中促进共同富裕
1.强化创新驱动引领。支持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建立国家支持、部省联合、省市联动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推进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支持组建氢能及碳中和研发平台,推动四川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提档升级。支持参与或开展钒钛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制定修订,推动钒钛新材料应用。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动钒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加快建设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2.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推进红格南矿区高水平开发利用,提升战略性矿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实施钒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做优做强先进钒钛钢铁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建立“水风光氢储”五位一体、多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发展储能及储能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地热资源勘探利用和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产业。
3.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探索钒钛磁铁矿、清洁能源等资源市场化配置新模式,完善“链主”带“链群”产业发展机制,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二)在新型城镇化中促进共同富裕
1.完善现代城镇体系。构建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推动新城新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和人口吸引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发展短板弱项,增强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打造中心镇,增强服务乡村、带动周边功能。
2.提升城镇功能品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精明增长理念引领城市建设发展。深入实施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积极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采煤沉陷区治理。加强城市生态修复,打造蓝绿公共空间,塑造山地城市特色风貌。实施城市智能提升工程,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健全市政管网、防洪排涝、应急处置等设施。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对外大通道建设,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攀枝花国际铁路物流港。抢抓中老国际铁路通车战略机遇,建设“川货出川”南向新通道,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实施成昆铁路成峨段既有线提质改造,积极推进攀枝花机场迁建、大丽攀铁路前期工作,规划研究攀昭铁路,争取宜西攀铁路纳入国家规划,推进攀盐、攀枝花绕城等高速公路及国省干线提质。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
(三)在农业现代化中促进共同富裕
1.做精做优现代特色农业。推动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农业强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挖安宁河流域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抓紧抓牢粮食生产。实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行动,擦亮晚熟芒果、特色蔬菜“金字招牌”。推进米易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商贸物流中心。加快推进“水资源配置+抽水蓄能+新能源开发”三结合项目。
2.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热带、亚热带果蔬等良种引进和选育。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和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川西南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四)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中促进共同富裕
1.推动绿色发展。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支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加强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稳步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集中承载地。建设零碳建筑示范工程。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
2.强化数字赋能。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5G和千兆光网全域覆盖,加快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一批智慧园区、智慧矿山和智慧工厂。积极发展数字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打造攀西数字经济港。
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
(一)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1.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实施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以片区为单元编制实施乡村国土空间规划,构建规模适度、功能错位、带动有力的乡村发展格局。推动公共资源集中布局、精准投放,引导市场要素合理分布、有序流动。
2.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支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创新毗邻合作、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发展模式。完善国家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机制,支持市域内各县(区)跨区域设立产业发展平台。建立健全先富帮后富机制。支持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加强与周边川滇市县协作,拓展经济地理空间,提升城市能级。
(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管护机制。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
2.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集体经济实力。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股权量化和收益分配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承包地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建立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
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治理、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公路建设“六大行动”。积极推进低碳(零碳)村庄建设。深入挖掘和利用乡村人文历史、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三)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1.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多渠道拓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岗位。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建设“攀西工匠城”。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构建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打造攀西特色劳务品牌。
2.促进低收入群体持续增收。健全统一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加强监测、及早干预,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强低收入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帮扶。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鼓励灵活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增长、社会平均工资增长联动机制。
3.探索完善分配制度。综合运用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手段,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打造“慈善花城”品牌。
(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推动服务资源提质扩容。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加强优质教育品牌建设,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支持攀枝花学院加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打造区域医疗健康高地,支持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省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省级区域妇幼健康中心,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一老一小”服务保障能力,实施普惠养老托育专项行动,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打造友好生育环境城市。
2.健全普惠共享机制。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筹,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探索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推广“互联网+教育”、远程医疗,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和“提能效”工程。
3.兜住社会保障底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支持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探索研究并适时实施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做好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五)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1.筑牢共同富裕思想基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根铸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挖掘和发扬三线建设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融媒体中心融合发展。
2.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打造公共文化新空间。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建好用好乡村“复兴少年宫”。打造重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基地。
3.加快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支持攀枝花与凉山共建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打造特色文旅产业集群。建强国际体育竞训基地,发展运动康养、影视拍摄、研学旅游等文旅产业。促进安宁河流域和金沙江、雅砻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攀大丽香”精品旅游环线。支持承办重大文化、旅游、体育活动。
(六)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1.完善市域社会治理机制。深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乡镇(街道)赋权扩能,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开展全科网格建设,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方式。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作。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2.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统筹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攀枝花,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一)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建立健全省上统筹、市负总责推进机制。省级层面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加强对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统筹指导,强化规划引领,协调推进本意见的组织实施和年度工作任务落实。省委改革办要将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改革任务纳入工作台账,省直有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专项政策。攀枝花市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建立健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二)开展重大改革试点。针对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重点领域,优先将省内改革试点、探索示范任务赋予攀枝花。支持争取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国家级试点,支持开展审批权限委托下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省级试点。支持营商环境对标创新、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增收等改革探索,开展更多政策集成创新实践。涉及重要政策、重要规划、重大项目的,要依法依规办理并按程序报批。
(三)强化重大项目支撑。聚焦攀枝花钒钛资源和清洁能源开发、大通道建设、水安全保障,加大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引力度,争取将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层面有关规划。用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探索建立项目容缺承诺审批机制。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成熟度较高的项目按程序优先推荐纳入省重点项目名单推进。强化重点项目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争取国家延续攀枝花水电消纳政策至2025年,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上给予倾斜。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探索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深入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钒钛、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加快改制、上市融资,探索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鼓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全面落实支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节能等税费优惠政策。
(五)强化创新人才支撑。加大钒钛、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育力度,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畅通“卡脖子”技术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通道,鼓励与重点用人单位设立重大人才引育专项。推动攀西经济区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支持建设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持有条件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和科研机构按有关规定开展自主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点工作,实行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对地方特色就业创业平台(载体)建设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对中央出台的新政策新措施,攀枝花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及时跟进研究、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交流推广机制,及时总结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成熟一批、推广一批。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