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达州市宣汉县突出三向发力 构筑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

2025-02-14   来源:宣汉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达州市宣汉县始终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以务实管用举措推动主题主线更加突出、资源保障更加有力、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格局更加完善,持续推动党员队伍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突出三个属性,打造党员教育铸魂润心“实训基地”。一是突出“政治属性”,建强理论宣讲基地。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课、主课、必修课,持续强化党员责任感、使命感,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突出“教育属性”,夯实本领提升基地。针对部分农村党员文化层次较低、学习意识较差、致富本领较弱等特点,结合主题党日活动、“青年党员说”“万堂示范课下基层”等载体,广泛开展“微党课”“微故事”“微分享”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围绕电商主播、畜牧种植等实用技能开展专题培训、“送教上门”,将党员教育与生产生活实践有机结合。三是突出“引领属性”,筑牢模范培育基地。认真践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求,深入挖掘各行各业各领域模范典型代表,邀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李永太、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赵益元等讲党课、谈心得、传经验,通过微信号、电视栏目开设专栏展播“两优一先”“基层榜样”“优秀选调生”等不同类别模范人物,为有能力、有实绩的党员搭好平台、创造机会,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

开展基层党员示范轮训班

整合三类资源,激活党员教育优质高效“智力引擎”。一是全域汇聚教育教学资源。结合片区国土空间规划实际,着力构建“1+8”全覆盖培训体系,会同县委党校将全县37个乡镇(街道)划为8大学区,在每个学区中心场镇建立“镇村干校”,辐射区域内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二是深度融合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巴山红军公园、王维舟纪念馆、清溪红色小镇等10余处红色文化教育点位,建成集红色文化体验区、党性教育拓展区、干部教育培训区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全省特色县级党校、区域中心党校和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推动各级党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党性教育200余场(次),综合运用体验式、情景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质效。三是优化储备党员教育资源。深化东西部协作,加强与浙江舟山沟通交流,聘请优秀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知名企业家为宣汉县委党校客座教授,打造实地教学精品线路20余条,组织党校教师、科技工作者、优秀党组织书记等进院坝、到田间、上讲台,让党员干部足不出户享受优质教育。

通过直播培训实用技术

建强三大平台,延伸党员教育入心见行“学用链条”。一是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坚持做强“宣汉先锋”宣传品牌,全力打造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电视栏目、内部刊物于一体的宣传矩阵,把全县组织工作中涌现的经验做法、先进典型实时展示出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二是建设信息化教育平台。依托达州市新时代学习频道,高标准打造覆盖全县423个村(社区)的“智慧党建”平台终端站点,通过在线直播“巴山大讲堂”“党员教育示范轮训”等课程,定期展播“党建之声”“榜样风采”“基层动态”内容,精准推送《红色党史》《追梦路上的牛教授》等精品党课,着力增强党员教育实效性。三是打造多元化实践平台。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检验党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投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项目一线,依托“走基层、听民意、汇众智、优作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等机制,组织召开院坝会420余场,收集民意诉求2600余条,分级分类解决问题1800余件,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引领基层党员和广大志愿者活跃在春耕生产、防汛救灾等第一线。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