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绵阳市游仙区突出“三链融合” 推动流动党员管理质效持续提升

2025-02-27   来源: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

去年以来,绵阳市游仙区着眼破解流动党员底数不清、联系不紧、管理不严、作用不佳等问题,坚持在排查起底、教育管理、发挥作用等方面持续用劲,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链条式”教育管理,推动流动党员管理持续提升。

贯通“协同责任链”。一是拉网式排查。聚焦农村、社区、“两企三新”等重点领域,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联系、党员互找等方式主动找党员,在小区和在建工地等人员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流动党员报到点22个,摸排流动党员309名,建立并动态更新《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对照流动党员标准,理顺并转移组织关系96人。二是清单化管理。建立区委、基层党委、行业领域、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多方责任管理机制,理清组织领导、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等具体责任,逐级建立责任清单。三是协同化推进。建立组织、社工、公安、人社、农民工服务等方面集中会商研判机制,定期研究流动党员工作,推动信息共享、协同共商、推进落实,形成工作合力。

深化“教育学习链”。一是“1+N”结对子。建立流出党员“流出备案、流中联络、回流注销”机制,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成“1+N”联系对子,定期联系沟通,发送学习资料、宣传政策等2200余人(次)。二是开设线上“云课堂”。建立流动党员线上“学习+研讨+议事”机制,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依托“直播游仙”APP、“游仙组工”公众号等信息化载体,推送重要讲话、政策法规、党务知识、党建新闻等学习内容83期(次)。三是集中线下“补课”。结合流动党员实际需求,利用夏收、秋播、节假日等流动党员主要返乡时机,开展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五个一”活动(做好一次情况汇报、举办一次专题培训班、召开一次座谈会、讲好一堂微党课、开展一次年检备案),宣讲政策40场(次),发放学习用书856本。

扩展“作用发挥链”。一是开展“承诺践诺”行动。根据不同年龄、行业、区域流动党员特点,开展“承诺、践诺”行动,依托网约车行业党委,78名网约车流动党员开展“爱心送考”、特殊人群免费乘车等志愿服务230余次,吸纳律师、医生、退休教师等流入党员30余名,加入社区“名师工作室”导师队伍,帮带学员172名。二是开展“游雁归巢”行动。召开“叙乡情 建家乡 话发展”流动党员座谈会14场(次),交流创业致富经验,帮助家乡招商引资200万余元,捐献慈善基金40万元。发布招募令,从返乡流动党员中培养致富带头人83名。三是开展“星级评定”行动。开展星级流动党员创评,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党员确定不同的评定标准,每年评选“外出发展星”“致富双带星”“基层治理星”“乡村振兴星”等20个,同等条件下优先提供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激发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担责任、做表率。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