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攀枝花市西区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精品课堂 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2025-03-14   来源:攀枝花市西区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充分发挥党校在推动凝心铸魂中的独特优势,深入挖掘辖区三线资源“富矿”,统筹打造“沉浸式”党性教育精品课堂,引导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坚持高位推动,汇聚党性教育工作合力。一是高位抓统筹。区委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研究谋划,明确“立足本土、多元共建、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通过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整合,接续推进党性教育点位打造,努力擦亮西区党性教育培训“名片”。二是重点抓保护。及时抢救保护国内唯一的洞内战备电厂503电厂遗址,采取“修旧如旧”方式对原石灰石矿俱乐部、河门口商场、老邮电局等一批三线建设建筑进行复原加固,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还原历史风貌、厚植历史底蕴。目前,503地下战备电厂成为四川省第九批省级文保单位。三是对外抓合作。积极融入川滇红色教育联建,深化与永仁、大姚、华坪、会理等县级党校的交流合作,推动教学点位共用、精品路线共建、精品课程共研、优质师资共享,先后承办周边县级党校党性培训班次16期、培训1200余人(次)。

强化阵地建设,提升党性教育影响力。一是重温初心使命。利用三线建设时期的红色遗址,收集珍贵资料、老物件等近2000份(件),建成“初心园”三线建设主题文化公园,以浮雕、微场景、景观小品等形式展现三线建设时期的典型人物、生产生活等内容,激励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二是浸润红色血脉。依托全市第一座城市雕塑——“最美女工”,整合融入优秀党员、英模劳模、群众代表的典型事迹,精心打造“习风园”三线家风家训文化广场;为攀枝花开发建设史上的丰碑人物亓伟同志树立雕像,开展亓伟同志纪念活动,追忆先辈赓续红色血脉。三是再现火红年华。抢抓三线题材电视剧《火红年华》热度“窗口期”,对高家坪影视基地进行整体修复,布置还原以三线建设时期的办公室、设计室、会议室等九类场景为主的高家坪影视基地现场教学点,引导党员在跨越时空的回望中传承三线精神。

高家坪影视基地现场教学点部分场景

突出课程创新,增强党性教育感染力。一是打造本土精品课。广泛走访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劳模、老党员,深入挖掘三线建设者们的先进事迹,编撰本土教材8本,研发制作《宝鼎英雄》等精品课程6门、《老三线》等优质话剧4部,让党员身临其境接受思想洗礼、党性锤炼。教材《立心花城·恳修人生》作为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优秀作品被四川广播电视台播出。二是开设文创融合课。将三线文化资源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设立文创产品实景体验区,组织参训学员积极参与三线建设主题创作,设计推出“文创雪糕”、金沙石画等70余种“三线”文创产品,在推动三线文化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中,激活三线精神的时代张力。三是创新育人体验课。依托三线建设者翻山越岭挑水、“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三块石头架口锅等奋斗场景,把课堂办到现场、把讲台搬到户外,研发背水上山、推独轮车、“干打垒”、创业饭等体验式教学项目,开展“零距离”实践实训,最大限度还原三线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使党性教育更加生动深刻、有血有肉。

部分学员体验推独轮车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