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南充市阆中市聚焦“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推进党员教育师资素能提升

2025-04-02   来源:阆中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南充市阆中市坚持把建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教育师资,作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政治引领、能力锻造、实践赋能三个维度持续发力,通过健全培养体系、强化专业训练、深化实战应用,推动师资由“合格”向“过硬”跨越、由“理论型”向“复合型”升级,为党员教育固本提质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聚焦政治引领,筑牢信仰“压舱石”。一是建立“三学联动”理论学习机制。以“集中学+自主学+研讨学”持续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主题教育、专题培训、分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党员教育师资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点内容,统筹推送“必学清单”“选学菜单”,定期测评学习效果,确保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二是打造“红色熔炉”党性教育平台。挖掘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开发《在义薄云天中探寻初心使命》《廉洁齐家弘美德 传承优良家风》等13堂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课程,发动46名师资参与红军烈士纪念园、杜光华将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轮岗授课72场(次),促进师资在体验式教学中深化对党的历史、宗旨和使命的理解,实现从“知识传授”到“情感共鸣”转化。三是实施“政治体检”动态考核制度。建立师资评价档案,把党风廉政情况等纳入评价指标,推行“课前审查+课中督导+课后评议”全流程监督,严格对师资个人表现、授课内容进行政治把关,定期评价考核,确保师资队伍政治底色鲜明。

党员教育师资专题培训

聚焦能力锻造,磨砺教学“金刚钻”。一是推行“集体备课+个性优化”教研模式。按政治理论、革命传统、典型事迹等划分5个备课小组,围绕党章党规、乡村振兴等主题打造精品课程库,通过“说课—评课—改课”循环打磨提升课程质量,鼓励师资结合个人实际开发“微党课”“案例课”,形成“共性模板+个性创新”课程体系。二是开展“赛课评课+名师带徒”提能行动。结合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举办“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党课擂台赛,综合评委打分和学员评价,评选优秀微党课12个纳入资源库共享。实施“青蓝工程”,安排资深党校教师与青年党员师资结对,通过跟班听课、讲稿共研等方式加速成长,缩短师资培养周期。三是构建“需求调研+反馈迭代”闭环机制。建立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动态调研制度,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精准掌握基层党员参学参训的痛点,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优化课程内容,为村(社区)党员增设“坝坝课堂”,为企业党员开发“车间微党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实践赋能,激活教育“动力源”。一是搭建“一线实践+课题攻关”融合平台。结合深化“万堂示范课下基层”等活动,选派优秀师资深入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一线部门(单位)宣讲送课62场(次)。设立“基层难题破解”专项课题,推动师资将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案,实现“实践出题—研究解题—课堂讲题”的良性循环。二是创新“案例教学+模拟演练”实战课堂。围绕基层党建、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开发本土化案例库,组织师资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培训26场(次),搭建“微党课我来讲”“身边的榜样”等实践平台,邀请先进典型现身说法,促进师资吸收鲜活经验,提升课堂感染力。三是完善“成果转化+跟踪问效”激励机制。建立课程成果应用跟踪机制,通过录制音视频课件和推荐评选展播等方式,促进课程转化,《做好人民群众“勤务员”·争当社区治理“排头兵”》《沐恩奋进同振兴》等4部师资课件在“四川党建”教育平台“青年党员说”等栏目展播。推行“学员评教+效果评估”双维考核,将评估结果与师资聘期履职考核挂钩,激发师资持续优化授课的内生动力。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