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7 来源:九龙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甘孜州九龙县围绕破解农村党员流动性强、老龄化严重、作用发挥难等突出问题,坚持在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载体、引导实践服务等方面持续用力,探索构建“精准供给+结对帮带+实践建功”三维体系,着力锻造新时代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
突出精准供给,推动能力提升。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基本原则,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党校组织专人深入乡村调研农村党员培训内容、培训方向需求,收集到“如何培育电商人才”“市场经济发展知识”等意见建议30余条,按需新设定培训类目4类,先后举办农业知识大讲堂8期,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定向培育本乡本土乡村振兴“新农人”。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安排203名乡村业务骨干实地观摩学习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药材种植、浙江省安吉余村农旅融合等经验做法,帮助农村党员“走出去”扩展视野。
突出协同帮带,推动人才成长。紧盯重点群体,通过“强带弱提能力、老带新传经验、先带后促发展”等方式,安排乡镇包村领导、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联系帮带到村任职大学生和新入职村“两委”成员。量身定制“月走访、季评估、年考核”培优机制,通过田间教学、项目共抓、难题共解等方式,累计开展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专项培育活动86场(次),覆盖党员干部400余人(次)。通过帮带,累计培育出72名“致富带头人”,其中5人创办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探索建立“双向互派”机制,呷尔镇华丘村引入龙头企业中康源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选派村“两委”成员到企业挂职学习,选派企业高层干部在村挂任“两委”成员,双向学习管理、经营理念,去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64.5万元。
突出实战练兵,推动成果转化。纵深推进“学用转化”机制,县域内划分248个党员责任网格,设置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8类岗位,由“老党员带着干,新同志跟着干”,实施“五必访”工作法(红白事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变故必访、矛盾纠纷必访、意外灾害必访),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00余件。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先后成立产业型党小组61个,培育出党员示范棚、先锋养殖区等特色载体,去年新增村集体经济项目24个,带动户均增收4000元。创新建立“党群结对链”避灾机制,实行1名党员联带3户群众,形成“半小时响应圈”,有效应对各类地质灾害。在雪洼龙镇花椒坪村“7·21”特大暴雨灾害中,镇村两级党员突击队90余人,带动农牧民群众300余人积极投身到核灾查灾和应急抢险工作中,共帮助转移群众100余人(次)、清除淤泥3000余方,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