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乐山市峨边县创新实施“红色风筝”工程 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高飞不断线”

2025-08-13   来源: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乐山市峨边县围绕破解本土流动党员“跨区域流动难掌控、文化差异大”等实际问题,创新实施“红色风筝”工程,从组织覆盖、教育提质、作用发挥三个方面破题,确保流动党员“高飞不断线”,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织密网络推动“流而有家”。一是摸排起底无死角。以党支部为单位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通过“火塘边话民生、田埂上问去向、微信里唠家常”等接地气的方式,动态摸排流动党员210余名并落实“一人一档”管理,确保党员人数准、流动去向准、联系方式准。二是暖心服务零距离。针对部分流动党员对组织关系转接流程不熟悉、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设置乡镇流动党员联络服务窗口、村(社区)流动党员“一岗通办”工作台110余个,开设双语咨询热线6条,告知党组织关系转接注意事项和办理流程,线上为40余名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正式转接组织关系。三是组织覆盖破难题。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联动相关行业党组(党委),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成都、眉山等地建立驻外党组织3个,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实行信息共通、阵地共享、资源共用、活动共办,推动流动党员管理由“单打独斗”到“多方协同”转变。

村党支部围坐火塘了解流动党员状况

多点发力确保“流而有学”。一是“双语课堂”自主学。遴选9名双语讲师纳入全县党员教育师资库,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通过“峨边先锋”微信公众号、“爱峨边”APP等信息平台“送学”,切实让乡音传递党音。二是“返乡补课”集中学。抢抓节假日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组建“德古”“绣娘”等宣讲队6支,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理论宣讲130余场,送学上门100余人(次),发放学习书籍1200余册,分批组织到大渡河水文化博览馆、乐西公路抗战纪念馆等地研学,为返乡党员“充电蓄能”。三是“双向连线”帮带学。推行“1+1+N”帮带机制,根据流动党员从业特点,在落实1名党支部委员基础上,有针对性匹配1名行业党员专家或骨干结对联系多名流动党员,通过每周视频连线,辅导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督促完成学习计划,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思想始终“在线”。

举行片区流动党员讲授专题党课

搭台建梁助力“流而有为”。一是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党员“三亮三晒”活动,动员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流入地环境整治、安全巡查等方面志愿服务,累计承诺践诺460余条,参与各类志愿服务210余次,1名流动党员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二是搭建回家助力平台。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吸引流动党员陈秋兰等返乡创办峨边星耀食品有限公司,制作峨边腊肉、酱肉、香肠等产品,先后在北京、香港等地展销,带动1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累计向村集体分红20余万元,实现“人才回流、技术回归、资金回乡”。三是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发布“募贤令”,按程序将99名政治素质过硬、带富能力较强的外出优秀人才纳入“蓄水池”,建立“村级事务岗+重点项目岗”双锻炼机制,领办村集体项目110余个,已有14名返乡流动党员走上村党组织书记岗位。

发挥返乡流动党员特长优势直播助农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