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遂宁市大英县“三突出”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2025-08-27   来源:大英县委组织部

今年以来,遂宁市大英县着眼破解农村党员教育资源单一、平台有限、激励不足等实际问题,突出按需施教、实战实训、激励引导,有效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

突出按需施教,强化精准精细。构建“县统筹+镇摸排+村反馈”三级需求调研机制,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田间走访等形式,动态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党员在政策理论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累计梳理形成针对性培训需求清单140条,让培训“靶向”更精准。紧扣需求清单,依托本地特色产业资源和红色文化底蕴,打造“理论必修+专业选修+特色实践”课程体系,开发《“小刺头”的致富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贴近乡村一线的微课程13门,覆盖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开展石板滩红色教学、“鹿鸣研学”等沉浸式现场教学,切实让红色教育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学用结合”。整合党校师资、涉农专家、“土专家”“田秀才”等多方力量,组建“先锋讲师团”13支156人,构建覆盖政策理论、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多元师资库,利用农闲时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田埂技术会”206场,着实把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实现党员教育“零距离”。

隆盛镇青坪村召开“院坝会”收集党员学习需求

突出实战实训,做好结合文章。依托回马绿色果蔬种植示范基地、隆盛枳壳种植基地等产业载体,打造“实践平台”23个,将培训场景从会议室延伸到产业基地,让党员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学习技术、积累经验,切实打破“纸上谈兵”的局限。推行“问题引导式”教学,组织317名农村党员围绕刺梨、枳壳等本地特色作物的栽培管理、肥料利用、灾后救治等具体生产难题,在农技专家指导下开展“试验田研究”,将学习成果直接转化解决产业问题、推动扩产增效的实招,实现“学以致用、以学促干”。将党员教育与日常志愿服务深度融合,构建“1+18+N”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大英县志愿服务总队,下设乡村振兴“党员先锋岗”、防汛救灾“党员突击队”等1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结合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立足岗位作贡献”等实践活动,引导农村党员主动认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环境整治等村级事务2394余项,完成率达86.7%,推动党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向提升。

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助农活动

突出激励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用好用活“互联网+”手段,依托“川善治”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乐香”党建APP平台,推行农村党员教育“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参与乡村振兴、投身基层治理、开展为民服务等情况量化积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评优重要参考。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督促”双重举措,有效激发农村党员争先创优的内生动力,推动党员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从“被动履职”向“主动作为”转变,营造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