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教育 > 党员教育动态
达州市渠县坚持打好“三张牌” 让流动党员“归巢”更“归心”

2024-07-15   来源:渠县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达州市渠县着眼破解流动党员信息难掌握、学习难覆盖、作用难发挥等难点问题,坚持打好调研牌、亲情牌和互动牌,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监督与服务工作,切实让流动党员既“归巢”更“归心”。

打好“调研牌”,建立“信息台账”,确保流向“不迷失”。一是突出整体调研。依托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以开展年度党内统计工作为契机,以村(社区)党支部为单位,采取“线上对比+线下走访”方式,对全县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等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全面弄清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收集党组织隶属关系等重要信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二是突出定点摸排。依托领导干部挂包、项目承包员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指导员作用,通过核实党员名册、现场走访、电话联系、党员互找等方式,广泛开展摸排统计,更新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做到信息准、底数清、情况明。截至目前,全覆盖开展摸排统计工作500余次,在册流动党员6188名,全部纳入动态信息库管理。三是突出双向联动。定期分析流动党员区域分布,与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学习教育、严格纪律要求,探索“原籍吸纳、共同培养、双向考察、两地公示”机制,将流动党员纳入基层党组织的有效管理范围。

打好“服务牌”,营造“暖心港湾”,确保关怀“不缺席”。一是打造管理阵地。推动成立经开区轻纺服饰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3个党支部,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便于管理”原则,将未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党员纳入对应产业链党支部管理,定期了解流动党员动态,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研讨220余次。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交流对接,开展结对共建,构建“异地组织、共同参与、双重管理”双向联系机制,实现党员联心、阵地联用、服务联抓。二是打造活动阵地。严格落实阵地规范化建设要求,突出“六有”标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管理”,打造以户外劳动者大本营、賨人里商圈党员服务中心、后溪社区户外劳动者“红栖驿站”为核心的党群服务矩阵,建设船长工作室1个、零工驿站2个、货车司机之家3个、红色爱心驿站15个,免费为流动党员提供避暑取暖、热饭饮水、歇脚如厕等服务,构建开放型“乐享空间”。三是打造学习阵地。创新开设专家课堂、书记课堂、干部课堂、指尖课堂、空中课堂等“五大课堂”,利用“互联网+”学习模式,通过蜀道畅APP、学习强国APP、微信学习交流群等线上学习平台,建立流动党员日常学习“指尖课堂”,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开展学习教育。同时,针对38名行动不便、年老体弱党员以及498名县外流入党员,采取送书上门、送学上门、送教上门、结对帮学等方式开展学习,确保党员“学习跟得上、思想不滑坡”。

打好“亲情牌”,汇聚“先锋力量”,确保身份“不褪色”。一是双向联动献良策。强化驻外支部间互通共享,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发展平台,举办流动党员茶话会、青年党员干部交流座谈会、返乡创业交流会等活动,召开“叙乡情·话振兴”乡贤座谈会45场(次),在外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踊跃建言献策1423条。二是归雁回巢促发展。大力开展“归雁”回引行动,广泛宣传返乡政策,积极引导在外经商党员、专业技术党员返乡创业,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利用自身人脉和资源,当好推介家乡的“宣传员”、招商引资的“联络员”、群众外出就业的“引领员”、联系群众的“服务员”,并从中选聘一批“乡村CEO”,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截至目前,流动党员累计为家乡提供招商引资、就业创业线索742条。三是激励担当善作为。结合立足岗位作贡献等“三大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志愿服务队等方式,积极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大力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参与地方卫生整治、文明创建、治安巡防等公益活动,让流动党员亮明身份、回归角色,先进性得到充分保证。截至目前,引导流动党员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1.5万次,解决群众生活急事6542件。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