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功能区 > 手机报
四川党建手机报(2025年4月14日)

2025-04-14   来源:四川党建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农历十七

本期导读

>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见行见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王晓晖主持召开十二届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施小琳讲话

> 全省首次对县(市、区)党政正职群体全覆盖开展拼经济搞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对“关键少数”的这场培训有何深意

> 乡村振兴:达州市渠县三步同频做好“土地文章”,激活乡村振兴新势能

> 基层党建:巴中市南江县实施“三大活动”为党员干部添劲赋能

> 图说四川:眉山市东坡区春茶采收正当时,党员志愿服务队助农促增收

>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基本农作物

党建头条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

4月14日,在赴河内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志同道合携手前行 继往开来续写新篇》的署名文章。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见行见效(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连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把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王晓晖主持召开十二届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施小琳讲话

----------

4月11日,十二届省委科技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省委书记、委员会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发展新成效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全省首次对县(市、区)党政正职群体全覆盖开展拼经济搞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对“关键少数”的这场培训有何深意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提升县级党政正职拼经济搞建设能力,4月7日,全省县(市、区)党政正职拼经济搞建设专业能力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彭州校区正式启动。

乡村振兴

达州市渠县三步同频做好“土地文章”,激活乡村振兴新势能

----------

去年以来,达州市渠县坚持在耕地恢复提优、低效用地整治、资源高效配置等方面试点创新,积极探索推行“土地+”模式,以改革促集约、以集约促发展,深入实施耕地保护,推动存量资源盘活,持续引导要素集聚,一笔一画做好“土地文章”,激活乡村振兴新势能。一是做好耕地保护,让“碎片地”变身“集约田”。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的重要部署要求,制定和发布《2025—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制度,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标准,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由县委分管领导牵头,全力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9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8万亩、节水灌溉0.6万亩、各类生产道路94.10千米,新建水利设施89处、提灌站16座、排灌渠64.28千米,引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代化。二是做好资源盘活,让“撂荒地”焕发“新活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整治行动,制定出台《渠县开展耕地撂荒治理确保粮食安全十条措施》,打出“破荒田、扩面积、稳口粮”组合拳,撂荒地专项整治清零行动成效显著。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撂荒地整治4.08万亩,其中种植水稻新增1.23万亩,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新增2.4万亩,发展粮经复合产业新增0.45万亩,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不减、产量不降、效益不减,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支撑。三是做好要素集聚,让“闲资本”长出“共富果”。为进一步盘活村集体“三资”,各乡镇(街道)以村(社区)为单位,分类建立资产、资源、资金登记台账,以户籍人口为底数,开展股权量化核定,引导村民积极入股,构建起“党支部+合作社+村民”利益联结机制。将资金或土地按200元每股进行量化,让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每年村集体经济分红时,按照“同增同减”模式,拿出50%扩大产业规模、30%用作分红、剩余20%用来奖励先进、帮扶困难村民,实现共同富裕。去年以来,通过“三资股权量化”,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0.31亿元。

基层党建

巴中市南江县实施“三大活动”为党员干部添劲赋能

----------

近年来,巴中市南江县着眼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政治能力、服务能力、工作能力,积极探索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提升”三大活动,持续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干部支持力、人才聚焦力、组织保障力,切实为党员干部添劲赋能。一是以“大学习”筑基,提升党员干部“政治能力”。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计划,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会前学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基本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促学作用,每年集中学习研讨不少于6次,推动现场教学、集中研讨、专题辅导等见行见效。创新开设“南江干部讲习堂”,推动领导干部带头上讲台,建立部门“一把手”轮流讲制度,今年主要围绕主导产业融圈建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开设课堂40期以上。探索开展“评学、督学、考学”,严格执行“凡提必考、凡任必测”,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灵活开展经济金融知识测试和任职资格、廉政法规知识考试,推动常学常考、常考常新,不断提高学习自觉性。二是以“大培训”强技,提升党员干部“服务能力”。分层分类落实基本培训,突出党的创新理论、党性教育、履职能力等重点,制定年度读书班、进修班、专题研讨班等主体培训计划11期,紧盯参训情况、测评测试建立教育培训全过程档案,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有效覆盖。借势借力实施专业培训,发挥巴中村政学院省级专业化能力培训机构优势,抢抓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中国工商银行定点帮扶政策,聚焦村(社区)“两委”成员、乡村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等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计划20期,推动学用有效转化。全域覆盖开展兜底培训,突出资源整合,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培训先申报后实施管理规定,指导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国有企业等围绕“抓经济、促发展”开展兜底培训,全面推动提升服务发展能力水平。三是以“大提升”增效,提升党员干部“工作能力”。深入实施“三线墩苗育才”计划,围绕项目攻坚、征地拆迁、纠纷调解等重点工作,建立“一对一挂包”机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专家人才到项目工作一线、排难攻坚火线锻炼成长,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本领。大力推行“双导师”结对帮带机制,全覆盖为年轻干部确定1名政治思想教育导师、1名业务能力提升导师,通过结对仪式、项目跟班、定期谈心等方式,健全年轻干部成长全链条培养管理模式,推动年轻干部快速健康成长。启动干部学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与省内14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两委”成员参加在职学历提升,建立学历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等全额补助、定额补助机制。

图说四川

眉山市东坡区春茶采收正当时,党员志愿服务队助农促增收

----------

东坡区.png

近日,眉山市东坡区着眼破解春茶采收关键时期劳动力短缺问题,启动开展“青苗助农”专项计划,组建以“90后”年轻党员干部为重点的志愿服务队,深入茶园帮助茶农抢收春茶,同时聚焦茶叶品质提升、销售渠道拓展等环节持续发力,通过全链条服务助推茶产业升级,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三会一课”学习专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名词解读——基本农作物

----------

基本农作物是指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而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在国家层面,基本农作物主要包括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饲草饲料等基础性、战略性农作物品种。具体到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区位条件等因素,基本农作物还包括具备种植历史、产业优势以及生产生活必备的区域性品种。由于基本农作物直接关系生存安全、国家安全,需要在耕地资源利用上予以优先保障。


★温馨提醒★

四川党建手机报由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办,面向全省党员、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调生和党务干部等统一定制、统一推送。

感谢您对四川组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祝您顺心如意!

欢迎您向四川党建手机报提供新闻线索或稿件。

投稿邮箱:sc1237123sjb@163.com。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