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2 来源:什邡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德阳市什邡市坚持把人才返乡入乡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牵引性工程,充分发挥党管人才优势,重点从“引育留”三个方面破题,推动“新农人”省级试点工作取得成效,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新活力。
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全面引”。全面摸排本地资产资源和特色优势,公开发布政策清单、土地(闲置农房)待流转清单、岗位清单“三张清单”揽才。先后制定“新农人”认定管理办法、鼓励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十条措施”等基础性政策,整合人社、农业、商务等职能部门(单位)19项人才政策,形成每年3000元至5000元的社保补贴、最高3000万元的人才贷等系列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5万元,落实创业补贴24.8万元,成功招引“新农人”2500余名。
二是搭建培育平台“系统育”。在全市建立1个“新农人”学校+5个实训基地+N个教学点的“1+N+5”教学体系,构建起“三位一体”培育模式,依托“新农人”学校和实训基地集中培育一批;依托专家老师、“新农人”推荐官等实地培育一批;依托“新农人”大赛动态掌握“新农人”优质项目,跟踪培育一批。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新农人”500余人(次),发现优质项目40余个,通过多层次培育,构建起初、中、高级梯次合理的“新农人”队伍。
三是厚植产业生态“用心留”。与8所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建设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四川省什邡市远程教学站,成立“新农人”发展联盟,畅通“新农人”交流提升渠道。成功培育德阳市级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52家,合作社357家、其中省级示范社监测6家,落实产业奖补800余户。着力打造一村一主播实用人才队伍,建立共享直播间40个,开展涉农电商培训10次,去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38亿元、同比增长15.81%,真正让“新农人”引得进、育得好、留得住,作用发挥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