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来源:相关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
古蔺县“三引联心”规范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治理
古蔺县坚持把新村建设作为扶贫开发的综合载体,全县共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聚居点106个,集中安置贫困户4950户20727人。针对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治理难题,通过党建引领、思想引导、服务引伸抓实聚居点治理,让贫困户“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黄荆镇金鱼溪聚居点
党建引领强信心。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全过程,筑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村“两委”直管、自治组织精细管和社会组织协助管的基层治理堡垒,实现106个集中安置聚居点治理体系全覆盖。厘清搬出村与安置地村(社区)的管辖范围,坚持搬迁群众原建制村集体权益不变,安置地公共利益同步享受的原则,确保搬迁群众实现基本权益双边享受。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自治管理,组建聚居点自治管委会、服务站、工作站等群众自治组织50余个,重点解决小区卫生整治、设施维护、矛盾纠纷调解等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清扫聚居点
思想引导聚民心。始终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通过群众会、坝坝会和“一对一”辅导等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和感恩奋进活动,不断解除搬迁群众思想上的桎梏,提升搬迁群众的思想素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古蔺镇王堂村聚居点每个月至少召开1次“道德讲堂”宣讲好人故事、学习扶贫模范,引导搬迁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实现128名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脱贫产业园稳定就业。二郎镇复陶村聚居点组建公益电影放映队、腰鼓队、舞蹈队,将脱贫攻坚政策、新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征精神等内容编排成节目宣传到户到人,打通群众政策知晓“最后一公里”。
古蔺镇王堂村聚居点召开“报告质询会”解民忧
服务引伸保舒心。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基层治理服务管理平台,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后续保障问题。通过县就业局统筹落实稳岗措施、乡镇和帮扶责任人牵线搭桥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实现本地企业、扶贫车间、工程项目等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505人。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通过全民健康体检、签约医生到家、医疗救助护航等,实现1652名特殊人群“保姆式”服务常态化。实施公共服务巩固提升行动,建成106个聚居点便民代办点,不断优化运行机制、代办流程和代办项目。今年以来累计代办超过3000件,代办满意度达100%,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古蔺县茅溪镇酱香园聚居点扶贫车间
宣汉县脱贫攻坚没有“暂停键”
为确保脱贫成效不减不退,宣汉县坚决不按脱贫攻坚“暂停键”,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紧抓不放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坚持帮扶力量不退。严格落实“阵型不乱、干劲不松”工作要求,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5+2”、非贫困村“3+2”帮扶力量不撤,继续保持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原则不轮换、不变动。因调动到县外、因病因孕等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严格执行报批程序。
坚持帮扶力度不减。帮扶单位继续加大帮扶力度,认真落实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协调解决帮扶村具体问题;帮扶责任人定期入户、用心帮扶。驻村工作力量到岗到位、脱产驻村。帮扶责任人严格落实“每月入户不少于1次、记录1次”要求,继续开展“五同”情感大交流、“微心愿”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持续巩固帮扶工作成果。
坚持日常管理不松。认真落实驻村工作队“双向管理”责任,乡镇(街道)加强驻村帮扶力量日常管理与考评,派员单位同步落实跟踪管理责任。继续坚持“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和“白、黄、红”三牌问责体系,县帮扶办继续采取明察暗访、实地督査、专项检査等方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单位)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査,综合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组织处理等方式强化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
坚持激励保障不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可有序申请公休假、探亲假等,休假期间原则上保证至少2名驻村干部在岗。要求派员单位严格落实省委关心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政策要求,按规定及时足额兑现驻村干部各项经费。常态开展谈心谈话,妥善解决特殊困难及合理诉求,在评先选优、职级晋升、岗位竞聘等方面优先考虑留任至脱贫攻坚全面结束的驻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