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来源:古蔺县委组织部
古蔺县幅员面积3184平方公里、人口87万人,于今年2月摘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6月初完成乡镇区划和村建制调整。在镇村组调整优化改革的同时,古蔺县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在“脱贫摘帽”基础上着力打造乡村升级版,续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点状自然村到区块特色镇,实现空间拓展升级版
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牵头,组建28个课题调研组,对涉改10个镇、211个村开展大调研,县委“两项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调研报告,形成29个有针对性的调研成果。于9月初召开全委会,确定了涉改乡镇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思路。比如二郎镇,将原土城镇酱酒产区的4个村划入后,依托郎酒源地优势,全力建设古蔺县经济中心,打造中国郎特色小镇;龙山镇将原鱼化镇整体并入后,依托叙大铁路火车站、古金高速互通等交通优势,全力打造大理石产业特色小镇;黄荆镇将桂花镇整体并入后,依托自身国家森林公园和AAAA级景区,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和康养度假特色小镇;金兰街道将原护家镇和原古蔺镇的10个村合并重组后,依托牛郎牧业养殖场和优质冰脆李园区,全力打造百亿肉牛养殖生态农业特色小镇。
普通大众化到高端单品王,实现产业发展升级版
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近年来,古蔺县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农业特色产业,已形成“4+5+N”体系。四大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现有优质甜橙18万亩、猕猴桃3.2万亩,2019年新建肉牛养殖场37个、存栏12.5万头,新建丫杈猪养殖场11个、存栏3.2万头;中药材、高粱、烤烟、茶叶、土鸡“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持续巩固。在区划调整后,古蔺县结合“十四五”规划,在特色产业上全面对标“国”字号,着力打造单品冠军。郎酒全面对标茅台,专注于高端,全力打造青花郎单品;古蔺赶黄草将用好“国家地标认证”“食药同源认证”,专注于创新,开发属于自己的“王老吉”;古蔺麻辣鸡、肉牛、丫杈猪、手工面、马蹄甜橙等,将充分利用比较优势,专注于细分,形成单打冠军。通过产业升级,带动全县特色产业集群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
民生保障型到功能大聚合,实现设施改善升级版
持续完善路水电讯等民生保障基本功能,突出加大公共配套、特色文化、旅游设施等功能的汇聚融合。在全县106个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重点聚合新型小区功能,完善公共服务和商业配套,加大幼儿园、卫生室、群众广场等设施建设,升级配套服务。在全县16个传统文化保护村落、26个红色文化遗址村,重点聚合文化功能,挖掘特色产业衍生文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每个特色村落独特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和文化印记。在5个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0个观光农业示范村,重点聚合旅游功能,结合自然景观和产业特点,科学设计形象风格和建筑形态,按AAA级景区标准建设“颜值高、气质美”的特色小镇。
强基固本型到善治桥头堡,实现组织振兴升级版
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核心,聚焦班子、队伍、阵地、制度四项重点,以“强基铸魂”党建工程为主要措施,深入开展 “整村建强、整乡推进、全县提升”示范创建工程。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巩固深化“四级包保”工作机制,推进“一村一策”精准指导,全面实现“一肩挑”,大幅度提升带头人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开展达标创建和示范创建,按照可量化、可评判、可检验的思路,将各项任务细化分解为“阵地升级”创建行动、“头雁领航”先锋行动、 “红旗网格”示范行动、集体经济提质行动、制度落实规范行动等5项具体措施,逐村查找问题短板,逐项明确提升任务,逐级建立管理台账,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采用逐村观摩评比、打分排队,晾晒成果、交流经验、查漏补缺等方式,将创建行动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到今年底,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80%的村创成基层党建达标村、20%的村创成基层党建示范村,创成6个示范乡镇,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