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 来源:相关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
平武县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坚持分析研判、力量部署、人选推演、建章立制“四个在前”,为村(社区)组织换届打下坚实基础。
突出分析研判在前,绘制换届情势“地形图”。组建62个研判组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分析研判,通过民主测评、重点访谈、意见听取、走访调查“一评二谈三听四访”形式,确保班子配备、运行情况、干部口碑、任职意愿、人选储备、换届风险“六个摸清”。加强研判选情,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换届风险防控、离任村干部安置等“五本台账”,摸排换届风险点56个,制定预防措施70条,掌握后备干部人选142名。
突出力量部署在前,构建换届工作“责任链”。成立县乡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建立18个换届工作指导组,30名县级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深入乡镇全程督导换届工作。制定乡镇党委、党委书记主体责任清单,明确调查研判、研究方案、人选把关、风险排查等“十项重点工作”,压实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建立村(社区)“两委”换届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定时通报情况、研判风险、解决问题。目前,在乡镇、村(社区)化解矛盾22个。
突出人选推演在前,把牢选人用人“风向标”。研究确定《村(社区)“两委”班子干部配备初步方案》,对全县1280名村(社区)“两委”干部选拔和分流消化情况进行“沙盘推演”,从品德、口碑、能力、业绩等多方面对拟任人选逐一“过筛子”。开展“两委”班子“回头看”,坚决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干部,严防“带病提名”。提前研究换届后班子年龄、学历结构优化目标,通过村(社区)党组织自查、乡镇党委评估、县委组织部把脉“三级联动”专题研判“一肩挑”工作情况,一村一策制定方案。
突出建章立制在前,打好制度保障“组合拳”。围绕换届制发工作手册、重点事项清单、任务安排表,细化3大阶段50个环节目标任务,实行挂图作战。严把党员摸排、民主推荐、考察提名、人选结构、选举组织“五道关口”,严格程序、规范操作,精心筹备组织选举大会。完善出台《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联审工作办法》《平武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考察办法》,加强与公安、纪检、统战、信访等职能部门联动,确保换届过程有章可循。针对离职和在职村(社区)干部分类出台待遇保障办法,解决干部后顾之忧,提高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
康定市“五个贯穿始终” 圆满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
康定市认真贯彻省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工作安排部署,坚决克服数量大、任务重、时间紧等困难,责在心中、严字当头、实处着力,突出“五个贯穿始终”,圆满完成214个村(社区)党组织换届任务,整个换届过程风清气正,取得了组织满意和党员群众满意的实效。
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着力压实责任抓合力凝聚。一是高位谋划强部署。坚持市委统揽强化研究部署,先后召开常委会、常委(扩大)会、联席会、动员会等12场次,出台《康定市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康定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方案》,组建由联系县级领导担任组长的17个驻镇乡(街道)工作组和2个巡回督导组,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换届的总体方向、基本要求、工作重点和力量组织。二是健全制度强联动。牢牢掌握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领导权,制定《康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暨村(社区)“两委”换届领导小组联席会制度》《康定市县级领导包乡包村指导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制度》,明确联系领导、联系部门“四个到乡到村”和镇乡(街道)党(工)书记“五个亲自”责任要求,构建起了融31名市领导、56个市直部门、17个镇乡(街道)为一体,且高效联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三是广泛宣传强氛围。在康定卫视、官方公众号开设康定市村(社区)换届试点专版,市电视台每周报道一期换届试点专题,同时充分利用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和农牧民夜校“两会一校”平台,累计宣传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重大意义、法律法规、上级政策和程序办法等300余场次、覆盖群众10余万人次,着力增强全社会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力的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凝聚形成换届工作合力,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
坚持把风险防控调处贯穿始终,着力纾解症结抓平稳推进。一是调研分析抓细。将调研分析任务按照前期准备阶段、组织推荐、实施选举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前期准备阶段侧重班子现状、村情选情、重点难点、突出问题和群众诉求“五个摸清”任务;组织推荐阶段重点抓实群众满意度、候选人现实表现、信访矛盾纠纷“三个研判”任务;选举阶段紧扣基本村情选情、党员思想动态、矛盾纠纷诉求“三个再分析”任务,先后召开座谈会356场次、发放问卷6400余份、走访群众8.9万人次,摸排出风险隐患15个,矛盾问题51个,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79条,建立起风险隐患、矛盾问题、群众诉求3本工作台账。二是风险防控抓深。坚持“三个100%”全力做好风险防控,做到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针对15个风险隐患,一对一制定防控预案,细化62条具体措施,落实18名干部专人负责,实现隐患防控100%;针对矛盾问题,乡、村调解组织集中攻坚,成功化解51个,实现矛盾化解100%;针对后进党组织,市委组织部指派专门力量蹲点整改,22个后进村全部整顿到位,实现整顿转化100%。三是谈心谈话抓透。坚持“点对点”“面对面”“一对一”,全面落实现任村(社区)干部、候选对象、差额对象、拟离任干部、村(居)民小组长、党员、村(居)民代表“七个必谈”,开展谈心谈话4个批次1200余场次,覆盖党员干部群众3.6万人次,既做好政策宣讲,又做好纪律宣教,并做好思想引导,切实做到精准滴灌、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形成理解支持换届的良好氛围。
坚持把强化政策指导贯穿始终,着力细化操作抓规范实施。一是集中培训强指导。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组织召开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培训会,围绕换届政策、程序步骤、纪律要求,对从事换届工作的同志进行专题讲解和业务辅导,并组织专门研讨,现场提问、现场答疑,制发《康定市村(社区)党组织换届资料汇编》《康定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宣传手册》2300余册,将选举中大会议程、选票印制、选举办法、履职宣誓等17个细节全部进行细化,确保经办人员全面知晓“如何抓、抓什么、谁来抓”。二是一线送教破难题。强化驻乡工作联系指导作用,再次到乡组织召开业务培训会48场次,培训业务骨干1200人次。同时以组织部门为主体,组建了3支业务巡回指导组,开展3个批次的巡回督导,到乡到村开展换届业务“补习”51场次,并依托一线优势,开展“现场教学”,帮助乡村解决实际问题困难18个。三是对表对标严程序。研究制定《康定市村(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序时进度表》,把工作指定到天、分解到月、落实到人,推动村(社区)支部换届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全市换届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认真制定《康定市村(社区)党支部换届工作具体操作方案》,提出选举过程中的16项工作任务和10个注意点,确保一个环节不漏、一个程序不少。
坚持把选优配强班子贯穿始终,着力鲜明导向抓精准选任。一是明标准配强班子队伍。细化制定村干部思想政治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治理能力强的“双好四强”标准,严格执行“两推五问”,紧紧围绕发展、治理和服务要求,坚持依事择人、人岗相适,注重从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做到选人和干事相统一,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新任91名,继任123名,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实现“一降两增”,即平均年龄下降2.6岁,初中及以上学历比上届增加8.5%,女性正职和委员比上届增加9%。二是亮红线严格资格审查。扎实落实“三审”机制,从政治可靠、忠诚担当、遵纪守法、示范引领、履职尽责等方面,细化制定村干部入口关“十条负面清单”,喊响“十个坚决不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政法、统战、信访、公安、法院、检察等部门职能作用,逐一对候选人过筛子,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通过审查37名初步候选人被“放下”。三是严考察强化最终把关。精心制定“1+17”的考察工作方案,市委组织部牵头组建5个考察工作组对村支部书记候选人进行考察,各镇乡(街道)共组建57个工作组对村支部其他班子成员候选人进行考察,1.7万余人次的党员群众参与测评,9200余人次的党员群众参与谈话,通过考察,全方位掌握了候选人政治思想、工作能力、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干部执行力、群众公认度等方面表现,确保候选人政治可靠、能力突出、群众认可。
坚持把执纪监督问责贯穿始终,着力严肃纪律抓风清气正。一是“十个严禁”明规矩。出台《康定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十个严禁”纪律要求》,严格落实“六个坚决查处”,即坚决查处拉帮结派、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等行为;坚决查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等行为;坚决查处违规用人、跑风漏气、隐瞒实情等行为;坚决查处瞒案不报、压案不查、查案不力等行为;坚决查处造谣诬告、干扰换届、破坏选举等行为;坚决查处领导干部因履责不力,导致本地区换届风气不正、换届纪律松驰、换届选举出现非组织活动等问题。二是“四个在先”重教育。突出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承诺在先,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法律法规,观看警示教育案例,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6000余份,着力引导党员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有序参与选举,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同时在每个村(居)民小组至少设置1名民情直报员,及时掌握反映换届工作推进情况和选情。三是“七个捆绑”严追责。严格落实联系领导、联系部门与镇乡(街道)责任捆绑,凡是出现换届选举推动乏力的,干扰破坏换届选举的,候选人“带病”进入换届程序的,压缩程序、违规操作的,拉票贿选、从票箱“跳”出干部的,信访举报消极应付的,其他失职失误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