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2 来源:相关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
布拖县“五四三”工作模式 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布拖县采取“五四三”发展模式,有效破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缺主体、缺资金、增收难”等问题。
突出五条主攻方向。一是龙头企业带动一批。聚焦农投公司铁骑力士项目,特木里镇乃乌村等86个村整合3463.1万元建设生猪种繁场、代养场,收益普遍达到投资总额6%以上。二是畜牧养殖示范一批。支持49个村大力发展 “五黑一西”特色产业,建设绿色特色草食畜牧产业经济带,打造“大凉山优质农产品基地”。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一批。整合资源,建设牲畜交易市场、米滴物流公司、火烈湖生态园等,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是特色种植发展一批。采取以“补”改“投”方式为拟退出70个村投入1680万元,在拖觉镇打造占地3600亩的高原蓝莓种植基地。收字村等7个村发挥市场优势发展大棚蔬菜、茭白、水果萝卜等产业,翻身村等5个村利用地理优势发展青花椒、附子、乌洋芋等产业。五是纳入扶持壮大一批。将9个村纳入扶持范围,吉乃村整合资金建设了多功能休闲农庄,呷乌村、永格村、阿姑村等筹措资金建设生猪代养场,地洛乡桥边村、龙潭镇沿江村、补洛乡补特村等建设商贸储存交易中心。
落实四项工作举措。一是健全市场主体。指导190个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法人地位,明确每个村只能有1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性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范围涵盖农林牧渔业、服务业等。二是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村级党组织核心地位,推行村党组书记、班子成员兼任集体经济组织领导职务,由村党组织提名推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管负责人,选配适宜市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三是疏通源头活水。改变各行业各部门“普撒小雨”方式,把分散在各部门、各领城的资金整合起来,除对农民直接补贴、土地整治、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贷歉贴息补助等项目之外,所有到村资金都可以用于“补”改“投”改革试点工作。四是转变支持方式。将简单的投资项目转变为支持承接项目,明确村级惠民涉农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
划好三条发展红线。一是划好投资边线。结合布拖各村自主经营能力较弱实际,推行“固定收益、保底分红加二次分配、合作经营”等3种运营模式。二是划好收益底线。算好投入产出比,考虑好回报预期,明确整合财政资金投资的,收益原则上不得低于6%;其他资金投入取得的收益,收益率最低不得低于3.6%;分红时间以签订合同、投入资金起计算,分红时限为项目存续期。三是划好利益连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点,作为党建重点工作进行考核,与干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挂钩,指导建立按照贡献大小的利益梯段分配机制,明确可通过利润分成、股份配送的方式,引进技术性人才,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性。
富顺县硬核举措跑出加速度 集体经济助力奔康梦
富顺县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够理想、主导产业与脱贫攻坚连接不够紧密等问题,主动思考、大胆创新,提出“富顺思路”、拿出“硬核举措”,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高站位部署,构建村经济发展“硬体系”。建立专项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下设“一办三组”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定期调研、统筹协调。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效量化,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208个行政村全覆盖成立赋码登记的村级集体经济公司,规范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议事决策准则。全覆盖增配1名村干部担任“产业振兴专干”,探索外聘专业人才、下派科技人才等方式不断强化智力支持。探索在村集体收益分配中,单设脱贫攻坚专项名录,将年净收益的部分定向用于脱贫攻坚工作。
全方位保障,织密多元化保障“服务网”。构建“54321”的财政投入机制,每年将涉农资金按比例进行整合,建立5000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基金,重点用于扶持“起步村”、奖补“提质村”和打造“示范村”,不断强化村集体“造血”能力。开通集体经济项目“保姆式”服务,按项目类别由牵头部门统一接件、全程跟进、容缺办理。深入开展多维度结对帮带,通过机关单位定点帮村、规上企业扶持产业、乡贤能人认领项目、贫困户贴息贷款入股等方式,形成村村有主导产业、贫困户人人吸附在产业链上的发展格局。
硬举措兜底,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新动力”。优先规划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配套项目,鼓励村集体办理资质参与项目招标竞争,优先组织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务工。明确出让土地净收益的部分划归村集体,探索开展土地所有权收益。集中清理撂荒土地、闲置屋基,移交水库、河滩地等国有资产使用权,进一步充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源。村集体发展实体经济可在招商引资、返乡创业等各类奖扶政策范围内享受最大力度奖补。
零死角监督,打好奖惩激励“晴雨表”。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平台信息、村班子运行调研结果和产业发展现状对“人财物”动态监管,及时撤换不胜任、不称职的村干部,及时调整推进滞后、效益不明的集体经济项目,及时处理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步建立“八看八不看”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明确村集体经济年净收益的20%用于激励管理人员。每年评选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对表现突出的镇村干部,在招录招考和提拔重用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评聘为致富先锋的贫困户,在项目分配和产业规划时予以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