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来源:红原县委组织部
一是严格标准,确保驻村队伍“选得优”。印发《中共红原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全县工作队员轮换工作的通知》,明确轮换对象范围数量、基本原则、资格条件、程序要求、工作时限。采取省州帮扶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级部门、乡村联动方式,通过宣传发动、干部自荐、单位推荐、组织审定等程序,将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的94名队员,集中2轮次向非贫困村、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4个类别的17个行政村集中选派,其中第一书记22名,工作队员72名,确保驻村队员和群众认可。
二是落实保障,确保驻村队伍“留得下”。根据《四川省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结合驻村干部每月考勤,按每季度落实生活补贴、乡镇补贴及临岗补贴;按照《红原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的实施方案》《红原县乡镇及以下工作人员临时岗位补贴实施方案》兑现乡镇补贴及临岗补贴每人/每月1500元,落实每人/每年5000元驻村工作经费;目前累计兑现450余万元。按年度购买150元每人/每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执行正常休假、年度体检,确保驻村队员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
三是规范考勤,确保驻村队伍“管得住”。持续通过实地抽查、微信定位、询问乡村等方式,了解驻村队员驻村在岗情况,将“工作纪律、履职情况、定期抽查”纳入驻村工作队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作为提拔使用、职级晋升、公考遴选的依据之一,目前提拔使用第一书记17名。驻村工作队实行脱产驻村制度,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必须全部脱产,在村工作每月不低于20天,确保驻村队员在状态、有盼头。
四是注重实干,确保驻村队伍“用得好”。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大主责”,与4家省直帮扶部门、15家县级部门主动沟通对接,搭建帮扶桥梁,协商确定重点帮扶项目30个。开展驻村队员季度“互学互促、互督互比”活动20场(次),组织驻村队员到友邻乡镇、兄弟村现场观摩、学习借鉴。实行驻村工作季度座谈,听取驻村工作队工作开展情况、困难问题、下步工作打算等,组织、农办等单位结合职能职责安排工作,确保驻村队员工作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