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 来源:宜宾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宜宾市坚持“党建引领、消薄提质、抓点拓面”的总体思路,突出建组织、抓改革、强保障,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实现整体水平提档升级。
建强组织夯实发展根基。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带头人队伍建设,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优势。一是“纵横结合”健全组织体系。结合乡村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依托中心镇、中心村、产业链,按需组建片区功能型党组织1282个,覆盖自然村和功能型党组织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792个,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二是“标兵引领”育强头雁队伍。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实施“王家元式”标兵书记选育工程。通过乡镇推荐、市县考察、比选公示,自下而上优选了12名市级“标兵书记”、123名县级“示范书记”培养对象,达标管理其余1600余名村书记,构建“十百千”村党组织书记“雁阵”培养体系。三是“逆向评价”压实工作责任。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村党组织书记竞职、履职、辞职“三项承诺”内容,通过“即时评+集中评”“评组织+评个人”逆向考核评价村党组织书记,约谈抓集体经济发展不力的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推动村党组织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
改革赋能激活发展资源。探索开展“微改革”“微创新”,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新机制。一是“一统四变”拓宽发展渠道。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统领作用,着眼带动群众增收,推广投入变收入、资源变资产、产品变商品、无形变有形等4类12种发展模式,将财政项目资金量化为股份,将村内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分红的固定资产,构建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同步建立股份合作、经营服务、劳动就业、收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群众就业增收。二是“国企搭台”突破发展瓶颈。发挥国资国企的规模及效益优势,创新“国资兜底、村企借壳”“村企共富共同体”等模式,探索组建县乡村三级村资公司,选聘职业经理人团队,借助国企资金、技术优势,体系化再造项目投资融资、管理运营,为村企发展拓展空间、分担风险。三是“整镇推进”汇聚发展合力。遴选扶持项目相对集中的349个村,开展集体经济整镇示范建设,整合1.7亿元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引导650余名三农人才、乡村金融师等下沉一线,“一镇一业”规划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示范镇所辖村级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增至63.8万元。
强化保障增添发展后劲。建立政策扶持、精准激励、规范管理的服务保障体系,助推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一是“真金白银”促发展。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设立1亿元党建发展专项资金,集体领办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品牌创建奖补、200万元贴息贷款、水气费用降低5%,打好政策、资金、资源“组合拳”。二是“十条措施”强担当。出台《激励村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十条措施》,从待遇保障、减负增效、容错纠错等方面出实招,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报酬+集体经济创收奖励”薪酬制度,允许最高将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新增部分的20%作为创收奖励基金,激发干事创业激情。三是“三资平台”防风险。完善项目跟踪评估、常态巡察审计、“三资”规范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开发“农村集体资产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集体经济数据一网公开、一键查询、实时监督,确保项目发展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