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来源:凉山州委组织部
近年来,凉山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强化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空壳村”从2016年的2956个减少到235个,2072个贫困村中有19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提升了组织力,强化了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证。
金阳县热柯觉乡丙乙底村新居
顶层设计 变“单兵作战”为“全域谋划”
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先后出台《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意见》《关于认真落实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八项措施》,明确了发展目标、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推动资金、项目在乡村集结。四年投入4亿元扶持385个村,20064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清产核资,清理核实集体资产175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6亿元;以县为单位建立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以乡镇为单位确定发展项目,实行“一村一策”,分类推进实施。
西昌市裕隆乡兴富村村民在村集体经济蔬菜大棚劳作
一是上下联动,责任上肩,着力破解“谁来干”的问题。建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行村干部“基本报酬+考核绩效+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报酬制度,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农村工作条例》考核监督规定,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抓集体经济发展第一责任人职责开展情况的督查考核。
二是全域谋划,强化支持,着力破解“干什么”的问题。积极实践“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路”,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规划,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安排、优先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用地,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担保体系,稳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融资试点和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释放农村产权改革红利。
三是分类施策,创新驱动,着力破解“怎么干”的问题。全州“两线”作战,一手抓安宁河谷6县市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一手抓11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立足自身资产、资源、区位和其他条件,选择适合的发展路径和经营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着重完善体制机制;对有一定集体资产资源条件的村,着重给予引导性支持,加强经营管理能力指导;对薄弱村、空壳村,着重给予资产性扶持,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当地区域经济更好融合发展。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村,合理利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结合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组织引领 变“单一模式”为“多元发展”
注重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用好鱼、做好“渔”,重点在选、育、管、用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品格好、群众威望高、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队伍,形成巨大的“头雁效应”。
一是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455个,撤换不胜任不尽职的软弱涣散村支部书记116名。选优配齐3719名村党组织书记,推动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1641名。大力推进农民工党建,回引培养优秀农民工村干部5077名。实施“万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全州动态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万余名。
会东县金江街道热水塘村利用温泉资源建设酒店,淌出一条致富路
二是发挥综合帮扶队结对帮扶作用。进一步整合扶贫工作力量,5年多来共选派110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扶贫干部深入各个贫困村谋发展、兴产业、强设施、送温暖,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国家机关和企业定点帮扶、省州“一对一”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单位和综合帮扶队的帮扶作用,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各级综合帮扶力量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省农科院专家到德昌县乐跃镇高丰村现场培训枇杷嫁接和田管技术
三是发挥“靶向精准”培训作用。坚持找短板、补短板,突出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等实用课程培训,组织鼓励农村党员干部走出去开眼界、拓思路。依托农村实训基地,把理论学习及时转换到实践工作中,切实增强专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激发活力 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
积极探索并创新形成了“产业培育型”“实体经济型”“乡村旅游型”“异地置业型”“电子商务型”等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结出了一个个“硕果”。
村民获得务工收入和集体经济分红
一是让闲置土地种起来,走“产业培育型”发展模式。立足村落生态优势、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打破过去产业发展“散、乱、杂”的局面,走“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之路,既能解决村民就近就业,又能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好基础。
二是让沉睡资源活起来,走“实体经济型”发展模式。按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路,以入股经营、合作经营、自主经营等方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联结起来,增强竞争能力,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宁南县俱乐镇红岩村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
三是让经济组织转起来,走“物业租赁型”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集体土地、林地、“四荒”地、果园、鱼塘、“四边”闲散土地以及建设用地宝贵资源,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搭好台、筑好巢,引进人才来唱戏,通过出售、租赁等形式招引能人盘活,扩大经济总量,实现“以地生财”。
昭觉县特布洛乡谷莫村谷莫村民宿越办越好
四是让扶持资金动起来,走“多村合作型”发展模式。鼓励支持多个村整合扶持资金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合体,实行跨地域联动发展。鼓励支持经济强村与弱村结对合作,采取产业带动、项目联建、资金支持、消费增收等多种形式,帮助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五是把农文旅资源结合起来,走“乡村旅游型”发展模式。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产业,充分挖掘各村现有的各类土地、产业、民俗、文化等资源,以现代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引擎,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支撑,在吃、住、行、游、娱、购等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实现农民致富和集体增收。
宁南县宁远镇塘鞍村利用桃花资源发展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