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来源:攀枝花市西区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制度保障、促进产业共融、推动协同发展,蹚出一条产业融合、联营增收、共富共强新路径,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续航赋能。
抓机制强保障,促集体经济“破题加速”。一是建立集体经济帮扶机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构建“三级书记”联抓工作模式,区委围绕财政、项目、人才等方面制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12条措施》,区镇联合指导村党组织结合村情实际找准发展定位,整合中省市区四级扶持资金400余万元,帮助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产业项目,实现发展布局优、路径准、起步稳。二是建立集体经济评价机制。针对“领头羊”主动谋发展意愿不强、集体资产管理粗放等问题,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评价,围绕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经营项目、经营管理成本等设置5类15项量化指标,定期评估检验履职尽责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化运行管理,2023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27%,单个村集体最低收入首次超过25万元。三是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激励机制,每年提取村集体经济收益的30%作为集体经济管理人员工作补助,全面激发抓产业、抓发展热情;对考核为“优秀”的村集体,在集体经济项目申报、资金资源投入等方面优先考虑安排,激发村后备力量发展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
抓产业强融合,促集体经济“协调发展”。一是盘活资源固底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全面摸排农村集体闲置资产,盘活闲置土地1000余亩、房产3600余平方米,发展生态种植养殖、阳光康养、物流运输等集体经济示范项目,带动增收超800万元。二是聚焦产业做增量。探索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农业产业,引进沃圃生智慧农业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化农业公司,健全“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带动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建设集科技研发、农业科普、智慧控制、加工仓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建成IGS水肥车间,智慧果蔬大棚600余亩,水果核心示范园1000余亩,引领传统农业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三是农旅融合提质量。紧盯城市居民消费需求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耕体验、民俗体验等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消夏避暑、亲水纳凉、乡村露营、稻田摸鱼等一批休闲农业消费场景,依托民族文化举办火把节、丰收节、啤酒节等系列特色活动,年均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性收入520余万元。
抓优势强支撑,促集体经济“提档升级”。一是村村联合实现携手共赢。充分发挥组织体系牵引聚合作用,建立农业产业链联合党组织,推动各村联合成立格里坪镇共富产业联盟,聚拢全镇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形成“联村共建、以镇带村”抱团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联盟单位农产品销售额约6000万元。二是打造特色释放品牌效应。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和商标注册,重点围绕苏铁山药等特色产业,包装“一村一品”“一村多品”重点项目142个,扶持建成以特色种养殖为主导的家庭农场37家,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是联农带农共享致富密码。深化拓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土地流转+优先雇用”“订单种植+保底收购”“技术合作+工资保障”“劳务派遣+服务薪酬”等联农带农方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开发富农岗位400余个,辐射带动370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