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 来源:天全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雅安市天全县紧扣“选、育、管、用”四大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徙都薪火计划”全力培养村后备力量,着力破解村级组织换届“无人可选、无人可用”、乡村振兴人才力量薄弱难题,有效夯实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建库拓源,确保后备力量“选得好”。充分运用村“两委”班子届中分析成果,逐村研判集体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为民办事服务等方面人才缺口,“一镇一册”编印村后备力量人才需求清单。坚持广选优进,畅通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择荐三种渠道,明确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农村工作等四个基本条件,优先选拔返乡致富能手、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经村级推荐、镇级审查、县级备案,全县79个村共选拔储备后备力量192名,其中45岁以下占93%,大专以上学历占48%。
培育蓄势,确保人才素质“育得强”。按照“每名村后备力量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学时要求,建立天全县村后备力量个人培养考察档案,实行“一村一库、一人一档”。建立后备力量“结对”帮带制度,1名乡(镇)干部、1名优秀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带1名村后备力量,强化日常管理和沟通服务。把村后备力量纳入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按照“县级重点培训、乡(镇)普遍培训”培训原则,对192名村后备力量开展全覆盖培训,全面提升其理论素养和致富带富能力。
轮岗评估,确保后备人才“用得上”。探索轮岗锻炼机制,逐一将入库后备力量安排到群众办事窗口、产业发展一线开展为期1个月的轮岗实训,帮助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办事流程。轮岗结束后,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党员群众按照3:3:4的比例对其轮岗工作表现进行集中评议、量化打分。对排名在前、评价较好的后备力量,纳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重点培养对象,评价一般的,延长实践时限继续培养,评价较差的,取消后备力量资格,并按照“缺一补一”原则,择优补充,保持村后备力量队伍相对稳定。今年以来,7名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1名后备力量担任村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