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9 来源:安徽日报
大别山,一片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
70多年前,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地方党组织、游击队支援下,广泛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经过一次次血战,站住了脚,扎下了根,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由此,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延续不断的血脉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
这首享誉全国的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源自大别山民歌曲调,最早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鄂豫皖苏区传唱,后来随着红军的足迹传遍了大江南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大别山为中心建立鄂豫皖苏区。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经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大别山人民始终坚持红旗不倒,与敌人开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历史的车轮驶向1947年,党中央作出转入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伟大决策。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为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亲自起草电文,指示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下决心不要后方”的底气何来?就是因为大别山地区有着延续不断的革命血脉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刘邓大军主力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二九师的重要来源是红四方面军,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就是大别山区。”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说,接到千里跃进任务后,很多从大别山出来的老红军说“到了大别山就等于到了家”!
艰苦卓绝的战斗
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从山东郓城出发,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伟大壮举。
闯过黄泛区,血战汝河,强渡淮河……经过20天,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然后大军迅速分兵向预定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其中第三纵队全部在皖西,分成两路进军,经过半个月连续作战,先后解放六安、立煌、霍山、舒城、庐江、桐城、潜山、岳西、太湖等县城。
张店镇,如今是六安市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上最美拼图之一,74年前这里是激烈的战场。
1947年10月8日至10日,三纵在六安发起张家店战役,将国民党第八十八师师部及六十二旅包围,经过激烈战斗,毙伤国民党军副团长以下900多人,俘虏少将副旅长唐家楫以下4700多人。这是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以来,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打开了皖西斗争的新局面。
一系列胜利引起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极大恐慌,蒋介石调集重兵对大别山区展开全面围攻,刘邓大军因连续作战导致总兵力下降,而且普遍缺乏粮食弹药,陷入极端困难之中。认真分析敌情之后,刘邓首长确定了内线坚持和分兵向外、内外配合、寻歼弱敌的方针,决定将野战军主力一分为二,刘伯承率十纵、十二纵和一纵渡过淮河北上,转入外线,在淮西地区创建新的根据地;邓小平率二、三、六纵队留大别山坚持内线作战。
1947年12月,刘伯承率领后方指挥部转入临泉县境内,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部进驻金寨县,两位长期并肩战斗、生死与共的战友暂时分别,与强大的敌人进行周旋,经过一次次血战,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和围攻。
军民团结的深情
一个急弯,又一个急弯,再一个急弯……大约40个急弯之后,汽车才能翻越金寨县斑竹园镇通往沙河乡的S448省道柏树冲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旧址,就位于沙河乡楼房村的周氏老宅。
这是一片青砖黛瓦的质朴院落,“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的牌匾高挂在门楣上。周氏老宅始建于乾隆三十年,至今有250余年历史,当时周氏老宅共67间,现在仅存30多间,两侧建起了几幢农家小楼。
“1947年12月30日,邓小平率领前方指挥部进驻沙河乡楼房村周氏老宅,到1948年2月25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离开,在此运筹帷幄56天,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路线、方针与政策,对指挥刘邓大军内线作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沙河乡党委书记熊涛介绍。
入驻周氏老宅的第二天,邓小平就主持召开了鄂豫皖区党委会议,他对大家说:“我们能不能在大别山站得住脚,会不会被敌人赶出去,决定的一环便是团结群众、发动群众。”
在战斗中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后,刘邓大军把发动群众作为首要任务,为大规模支前提供组织和人员保证。当三纵向霍山展开时,当地政府筹集军粮300多石、担架几百副,安置伤员300多名。张家店战役时,参战民工和地方武装有2000多人。
广大指战员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尽可能地减轻群众负担。军爱民,民拥军,皖西老区群众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是他们尽最大力量支援部队。刘伯承曾动情地说,“我们所依靠的是人民,蒋介石所依靠的是碉堡”,“这就是二野在大别山战争胜利以及全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