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金堂县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归雁经济示范县

2020-10-28   来源:金堂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金堂县坚持“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思路,大力实施“金雁还巢”优秀外出农民工回引工程,带动了一批优秀外出农民工返乡,实现农民工从“外出务工赚钱”到“回乡创业兴村”的巨大转变,推动了村级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县着力打造全省归雁经济示范县提供了人才支撑。

坚持组织推动为先,为农民工回乡干事“搭好桥”

(一)坚持高位推进。敏锐把握农民工回乡干事意愿越发强烈的趋势,充分用好金堂外出打工大县的资源优势,成立全县发展回引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结合机构改革成立农民工服务中心。每年由县领导带队,到广东、福建、江浙等地实地考察和了解金堂籍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返乡意愿和需求。组织各镇(街道)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集中时段,组织召开座谈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二)完善组织体系。牢固树立农民工党建“一盘棋”理念,在镇(街道)流出地建立青年人才党组织21个,村(社区)全部设立农民工党小组,在北京、东莞、拉萨等外出集中地建立农民工党组织3个,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人社部门直接抓、流出乡镇具体抓、流动党支部配合抓,上下联动、内外互动、左右协同的农民工组织体系。统筹农民工驻外服务站(所)、驻外办事机构、商会等资源,建立在外农民工综合服务阵地,组建“红工驿站”5处,每年配套1—2万元党建经费。

(三)健全联系机制。采取“流出地常态摸排+驻外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搭建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直通车”,共建共享农民工党员、优秀农民工、农民工党员家属信息库。对在外有企业、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懂管理的外出成功农民工建立重点对象档案库,采取县乡两级领导一对一对接。推行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中指定1 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优秀返乡农民工,实现优秀农民工联系服务全覆盖。

坚持精准回引为要,为农民工回乡干事“筑好巢”

(一)依托政策回引返乡创业“开拓者”。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新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金堂县回乡创业示范区优惠政策》《党建引领优秀农民工回引十条措施》等扶持政策,从创业服务、技能培训、就业援助、选拔使用、表彰激励等方面为回乡干事人员提供精准政策供给。

(二)依托岗位回引乡村治理“掌舵人”。聚焦党员发展“人难选”问题,实施农民工党员发展专项计划,每年拿出50%以上农村党员发展名额优先发展农民工党员,仅今年就已发展农民工党员41人,培养优秀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132名。聚焦后备干部“面太窄”问题,建立村社区推荐、乡镇遴选、县级备案程序,每个村社区选拔2名以上优秀农民工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村社区“两委”换届、补缺时重点启用优秀农民工。聚焦基层干部“能力弱”问题,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把优秀农民工选拔进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县村社区后备力量、村社区干部和村社区两委负责人中,有常年外出创业就业经历的分别占42%、34%、30%。

(三)依托园区回引产业振兴“主力军”。依托金堂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6000余人次,创办各类实体800余家;依托中国菌乡融合发展功能区建设,引导返乡农民工规模经营土地,创办家庭农场60个、合作社70余家;依托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支持返乡农民工发展文体产业、餐饮住宿、商务会所、休闲农家等农旅融合产业,带动就业4.3万人;依托金堂县电子商务产业孵化中心,搭建“京东”“农场来了”“田岭涧·金堂馆·121专营店”等电子商务合作平台,年销售农产品8000多万元。

坚持优化服务为根,为农民工回乡干事“铺好路”

(一)在资金上提供全方位保障。设立50亿元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强化人才引进、载体建设、成果转化扶持。建立“银、政、企”三方联席机制,搭建以县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为重点,市县中小担保公司为支撑的融资服务平台,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和抵押物范围上放宽限制,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已为18个返乡创业项目提供小额担保贷款210万元。

(二)在审批上提供全流程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收集和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办证、办照、登记等业务提供一条龙服务,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库”,开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咨询专线,编制回乡创业政策和项目指南,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

(三)在技能上提供精准化培训。依托成都技师学院、川锅技校、微党校,开展“成功企业家+专业理论导师+专业技能导师”等系列专题培训,提升优秀农民工干事创业技能。实施优秀农民工村社区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最高予以80%学费补贴,369名“金雁”获得大专学历。实施“返乡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创新培训师资、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管理、培训课程设置等“六创新”模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2800余名。

(四)在激励上提供立体化保障。建成全国首个“农民工博物馆”,定期开展“返乡创业先进个人”“返乡致富带头人”等优秀农民工典型表扬表彰,注重从优秀农民工典型中推荐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增强荣誉感。从优秀农民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6名,打破“天花板”;每年拿出一定比例乡镇事业编制定向招录农民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探索允许村干部领办集体经济最高可按新增收益的30%领取集体奖励等机制,减少“收入差”。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