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甘孜州探索党建引领边界地区治理“三联”模式

2021-11-26   来源:甘孜州委组织部

甘孜州立足特殊地理位置、复杂边界环境等实际,把甘孜州和青海省玉树州边界地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点区域,加强党建引领、边界联动,探索“组织联建、治理联防、产业联动”边界地区治理模式,推动边界地区融合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党组织设置“联建共建”,筑牢边界战斗堡垒。针对州内边界地区党组织各自为阵、协调难度大等问题,探索边界地区党组织联建共建模式,发挥党建工作在边界治理中的政治引领功能。一是健全组织构架。建立完善边界地区联合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联动机制,组建跨省跨州跨县跨乡联合党组织84个,健全“三山一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推进民情调查分析、违法犯罪联防、风险预防预警、突发事件联处,形成边界地区治理一体化工作格局。二是规范运行机制。坚持“自主决策、共同商讨”原则,建立健全“轮值班子提议、党员大会审议、联席会议商议、各方监督执行”的议事机制,开展纠纷调处、边界维稳、资源开发和突发事件处置等事务会商160余次。三是明确职责定位。建立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轮值制度,党组织书记由边界双方党组织书记轮流担任,党组织成员由边界双方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轮流担任,每轮任期1年。明确联合党组织的职能职责主要是联建区域组织、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森林草原防灭火、产业发展、治安维护等工作职责。

治理方式“联防联处”,推动边界和谐稳定。紧扣把平安建设作为边界地区的治理重点,有效推动联防联控、矛盾化解、法制教育等工作。一是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整合边界地区巡逻执法等平安建设资源力量,成立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健全完善“群众工作共抓、情报信息共享、重点区域共防、突发事件共处、社会稳定共创”机制,共同制定《矛盾纠纷会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例会制》《派出所警务联动机制》等制度;组建联合巡逻队和执法队,做好接警、受理群众求助出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治安巡逻等工作,受理和调解各类边界纠纷500余起。二是设置舆情预警信息员。立足边界地域相邻、习俗相同、语言相通等特点,在联合党组织管辖行政村各优选1名政治绝对可靠、沟通协调能力较强的农牧民党员作为基层舆情预警信息员,及时收集和反馈边界地区舆情信息,帮助联合党组织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和风险隐患,切实做到“情况多交流、隐患少发生,干部多握手、群众少纠纷”。三是定期开展法治宣讲。组建边界地区法治宣讲队,队员由边界双方党组织成员和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的党员干部组成,采取集中宣讲、流动宣讲等方式,先后开展反分维稳、宗教管理等法律法规宣讲600余场次,教育群众5.4万余人次。

产业资源“联动连片”,促进边界协同发展。聚焦边界地区资源纠纷多、治理难度大、经济发展难等问题,推进产业资源和发展环境共建共享。一是资源共享。联合党组织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发展”目标,单独划定管理公共区域,将边界地区资源富集地带向联建的乡镇开放,推动草场、虫草、中药材等资源共享,切实增加边界地区群众收入。二是产业联动。实行“联合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发展联动模式,联合党组织牵头创建真达乡产业基地,建立覆盖甘孜州真达、奔达、正科3个乡镇和青海歇武、巴塘2个乡镇的青稞种植、牦牛养殖产业链,并在5个乡镇全覆盖设立销售点,形成了“真达黑青稞水磨糌粑”“真达神鹿谷风干牦牛肉”等特色农牧产品品牌,去年产业利润达60万元。三是环境共建。联合党组织实施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集中举办边界地区致富能人技能培训班,培训3200余人次;定期召开产业发展联席会议、组织边界地区开展考察学习、产业交流、环境治理、道路维护、灾害巡查和河道保护等主题活动200余场次;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按照就业帮扶、治安维护、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4大类,设置党员服务岗213个,充分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上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优化区域协同发展环境。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