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 来源:宜宾市委组织部
宜宾市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部署要求,统筹资源配置、要素保障、服务供给、创新引领,有序推动两项改革“前后篇”无缝衔接,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治理成效。
统筹资源配置,下沉乡村一线。围绕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推动机构编制、职务职级、干部人才等资源向乡村一线汇聚。一是下沉编制资源。分类确定县城所在地、中心镇行政(事业)编制核定原则,除公检法司、自然资源等派驻机构外,其余编制资源全部实行属地管理,切实增强乡镇统筹能力,推动“流动人口婚姻证明办理”“老年段待遇养老金领取资格认定”等12个事项实行基层通管通办。二是下沉干部力量。县城所在地的乡镇党委书记由县委常委兼任,中心镇的党委书记由副县级干部担任,并选派541名选调生到村任职,全面加强乡镇工作力量。三是下沉职权职责。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明确村(社区)“两委”履职事项,健全财政税收、人事管理、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乡镇权责统一。
统筹要素保障,提升发展质量。围绕加快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中心村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统筹规划、夯实基础、做强产业,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一是统筹规划强引领。以40个中心镇、360个中心村以为核心将县域内片区划分为41片(含三江新区),同步建立“1+10+2”政策体系,优化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一核多片多点”规划布局,并以此为基础加快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二是专项行动夯基础。投资216.47亿元推进“幸福宜宾”十大工程,实施党群活动阵地提升等1187个项目,有力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断头路479公里,建成标准化饮用水体系、中心村通自来水率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建制村客运招呼站实现全覆盖。三是做强产业促发展。围绕酒、竹、茶、肉牛等特色农业产业,集中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3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新培育省级农业园区9个;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十条措施”,设立1亿元党建发展资金,遴选21个乡镇开展整乡镇示范建设。2020年底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村达122个。
统筹民生供给,增强服务能力。立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优化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加大服务供给。一是公共服务“扩覆盖”。探索小学高年级集中在场镇中心校寄宿就读模式,加快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养老服务综合体,推动中心镇卫生院达到二级标准,推动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二是便民服务“重快捷”。按照乡镇驻地便民服务中心面积均不低于200平方米的标准,加快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亲民化改造;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以新设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全面推行村级代办“小骑手”,持续提高便民服务质量。三是信息服务“促提升”。推动“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乡村延伸,健全乡镇统一管理服务平台,打造“叙州智慧党建”“竹海红帆”等线上平台系统,全面提高基层信息化服务水平。
统筹创新引领,推动基层善治。着眼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积极探索治理载体、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的实现形式,切实以治理路径创新引领推动基层善治。一是强化智力支撑。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全省首个“城乡基层治理研究院”,高规格举办“全国城乡基层治理高峰论坛”,明确每年遴选5个重点治理课题开展研究,并在示范镇村进行试点,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二是强化头雁带动。与西华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5所在宜高校合作,深入实施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村“两委”换届后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达89.9%;大力实施乡村治理、集体经济、年轻干部“3个100”培训计划,选派300名村党组织书记到浙江、成都等地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对换届后全市2098名村(社区)书记开展为期一周的全覆盖培训;深度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从返乡创业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公开选拔乡镇副科级干部9名。三是强化依法治村。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等相融合的治理路径,大力推进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一约五会”建设,推行“一村一辅警”模式,全覆盖设置社治专干1792名,建立片区法律顾问制度,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