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来源:相关市(州)、区(县)党委组织部
绵阳市涪城区探索乡村基层治理“三治经”
绵阳市涪城区发挥农村党组织基层治理引领作用,探索建立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引领、法治为根本的乡村治理模式,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建强支部堡垒,夯实自治基础。明确“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目标。9个乡镇(街道)党委牵头探索区域化大党委建设,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双报到”联系单位、脱贫攻坚包联单位,以及村(居)自有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壮大乡村基层社会组织,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群众文化等领域自治协会、机构。提升基层党组织开展乡村基层自治的能力水平,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员设置政策宣传、民意收集、党务村务监督、村组财务管理等岗位,调动党员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党员专长、能力,组织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带头践行文明实践活动,主动服务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解决邻里纠纷。
推行文明创建,强化德治引领。加强对群众文明习惯、文明意识养成的教育引导,积极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引导村(居)提升村居风貌,组织开展法制、廉政、文化、民俗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潜移默化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组织村(居)民大会制定《村规民约》,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致富能手”“道德模范”等方面的评优树模活动,挖掘村(居)历史文化资源,培树传承优良“家风家训”,引导群众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运用农民夜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感恩教育,夯实基层德治引领社会治理的思想基础。
完善制度机制,突出法治根本。健全完善“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乡村基层治理六项机制,涉及村(居)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和涉及村(居)民利益的事项,实现过程公开、结果透明,提高群众对基层自治的满意度和支持率。探索建立代表议事机制,涉及年终分红、户口迁入、环境整治、土地出租,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都要经群众代表,一事一讨论决定,并经5至7天公示公开;探索群众积分管理,推行红黑榜、联户长等管理制度,将集体利益分配与群众的遵纪守法,公德建设等方面挂钩,实行积分加扣分制,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涉及村(居)资金管理、工程建设、土地承包、资产处置等方面事项,要先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审核审批同意后,再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后方可实施;探索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如涉及违法建设、环境污染等,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发现后及时举报并查证属实的,由镇村给予奖励,发动群众相互监督促进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攀枝花市西区“四个强化”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攀枝花西区始终把加强基层治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有力抓手,抓实“四个强化”,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强化政治引领,把牢基层治理“指南针”。基层治理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完善“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基层治理组织架构,大力推广“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到楼栋、党员联系服务住户”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建强小区党组织94个,楼栋党小组296个,选拔善协调、会治理的“四长四员”948人,培育优秀农民工村干部19名,真正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强化目标导向,聚焦基层治理“精准度”。坚持分类别定措施、差异化抓推进,精准推动基层治理。农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涉黑涉恶等重点任务,研究制定解决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和人才支撑,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个,培育“土专家”28名,技术骨干98名。社区以“党旗飘扬全社区、为民服务暖社区、模范示范在社区、党群同心建社区”为治理目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联建、区域党建联动、平安法治联创、就业创业联扶、民生保障联帮、服务群众联做、资源阵地联用、工作效果联评等系列主题活动和群众下单、支部接单、党员跑单“三单服务”,成立志愿服务队346支,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坚持“守信念、懂技术、会管理、讲诚信、善协调”,持续深化“五个基本”建设,清理撤并空壳党组织2个,培养党员技术骨干75名,汇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合力。
强化制度机制,确保基层治理“常态化”。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逢四说事”“社区议事厅”等工作法,健全“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管模式,完善小区议事决策、管理监督等自治制度,深化“双报到”活动,56个区级部门、270余个国有企业党组织、54个“两新”党组织主动到常住地村(社区)及居民小区报到,开展结对共建、互联互动,为基层治理增添强劲动力。
强化正面激励,夯实基层治理“硬保障”。坚持激励和关怀并重,定期评选表扬一批先进党组织、优秀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工作者。完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镇(街道)领导班子、考聘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措施,探索推行村(社区)干部工作报酬奖励措施。持续加大投入,推动基层治理阵地提档升级,确保基层治理工作落实有平台、落细有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