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绵阳市游仙区以“强三链提三力” 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径

2023-03-06   来源:绵阳市游仙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绵阳市游仙区锚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县域试点建设目标任务,着力强化“协同链、服务链、数字链”,提升协同凝聚合力、服务增效能力、数字赋能潜力,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径。

建强“协同链”聚合力。一是筑牢顶层牵引实现高位推动。研究搭建“区、镇、村社区)、网格+N个服务载体”“4+N”区级治理体系,明晰职能职责和协同运行机制,坚持每季度向32位区级领导发放《区级领导干部抓乡村振兴责任制任务清单》,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实时调度、定期研判、逐项销号,实现乡村治理高效闭环运行。二是强化部门共治助力联动发展。建立区级部门定点联系制度,印发《游仙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施方案》,50个区级部门全覆盖指导112个行政村,明确38个责任单位4方面42项具体任务,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乡村治理。建立组织部门牵头协调,农业农村等业务部门参与实施的乡村片区党组织建设工作机制,结合农业园区建设,建成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村镇级片区功能型联合组织8个,统筹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三是整合资源力量打通底部链接。搭建“镇—村社区)—党小组—网格—群众”5级联动互通组织架构,优化设置基础网格291个,选派乡村振兴工作队员18名驻村,点对点推动乡村治理工作。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建立镇村两级“八员管家服务+农村物业服务队”,为居民提供“水、电、气、邮、网、农、路、文”等全方位管家服务,有效打通乡村要素服务“最后一公里”。

建优“服务链”提能力。一是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力。聚焦乡村公共服务短板,实施“村级服务功能整合试点”,全面开展村活动阵地“亲民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聚焦“一老一小”开展“双站双体系”试点建设,建成日间照料中心160个、未成年人保护站和村儿童之家120个,引进9家专业社会组织入驻,以项目化形式提供精准救助、老幼关爱服务,着力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能力。二是提升文化服务共享力。建成镇村综合文化站中心)136个,文化服务“微站点”364个,免费向群众开放。建成农家书屋“云图书馆”172个,实现图书云上阅览全覆盖。创建“鹤彩妈妈”“心之桥”等文化志愿者品牌5个,开设“芙蓉四季·文艺时光”线上模式,吸引参与群众30余万人,切实满足镇村两级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求。三是提升便民服务时效力。依托镇便民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服务代办点,落实区、镇、村三级代办员766名,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替换社保、卫健等专用业务章,全程代理群众申请事项,解决群众办事盖章多头跑问题,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

建好“数字链”挖潜力。一是创新探索“智慧政务”。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治理需求,依托科技城大数据中心,接入各职能部门办事平台,打通“天府通办”“i绵阳”等接口,开发建设“乡村治理”小程序,实现居民“线上”按需“点单”、后台分级处置派单、综合信息互通共享。建成镇级智慧治理微信小程序3个,开通农村物业、便民服务、党员之家等功能模块13个,累计为居民办事1.3万件。二是积极推进“智慧农业”。探索打造全省首个农村经济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宅基地审批管理、农村承包地及流转管理等6大功能。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搭建仙溯农庄、一米菜园等电商平台,打通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疫情防控期间,电商平台共销售28万余单,销售金额超600万元,帮助游仙菜农、种养植户销售滞销果蔬、肉蛋5万余吨。三是深入实施“智慧民生”。开发运用“健康游仙”微信小程序,设置日常监管、绩效考核功能等13个功能模块,全覆盖运用到辖区12家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卫绩效考核。建设“富乐同步课堂”,推动在线教研及教育共同体建设。建设智慧广电综合运用大平台,同步推进媒体融合、乡村旅游、智慧党建等子项目,为公众提供高清电视、电子政务、求职就业、党员远教等系列民生信息服务,全方位提升民生服务智慧化水平。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