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抓实基层治理“小篇章” 构建基层治理“大格局”

2020-06-05   来源:相关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

高县“143”工作法推动城乡基层治理精准高效

高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紧盯农村和城市两大领域基层治理需求,探索“143”工作法,强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县域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水平。

“一网统揽”打造经纬贯穿的“心连网”深度调研聚民意,抽调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等党员干部55名,深入51个县级部门、13个镇、7个社区调研走访群众1500余人次,召开协调会、调研会等70余场次,把脉问诊、开具良方,汇聚民智民力编制县域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管理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奠定坚实群众基础。平台优化提效能,整合综治中心、雪亮工程、公安天网等“4+X”资源,优化五级网格管理体系和整合舆情管控曲线,全新改版上线“高兴·心连网”党建智慧APP,加快推进现代化管理平台建设,大力构建“九个一”县域社会治理支撑体系和“1+1+3”联动治理服务体系,达到“服务有效触达、信息统一收集、事件及时预警、应急处置有力”。试点运行显成效,项目建设专班经过实地调研、现场勘测、反复评估,在庆符镇东升社区、庆岭镇桥坎村、工业园区福溪功能区等集中打造智慧社区和信息化治理样板,在来复镇启动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乡村治理模式,通过点上实践,逐步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县域治理“一网统管”,实现“群众享服务、基层强治理、县上掌控全局”。

“四力齐发”激活乡村发展“动力擎”。健全机制强运行,建立县委每年专题研究党支部建设和党委(党组)书记带头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强化乡村治理指导“四包机制”,修订完善村级党组织运行规则,健全“一核多元”的村级组织体系,推广“一约五会”机制和“山湾联防”“十户联防”模式,助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协同发展。“四雁”行动强队伍,深化农民工“三心”行动吸引2043名优秀农民工归雁筑巢,开展“党员+能人(农民工)+村干部”递进培养,对2844名优秀农民工、农村人才实行“雏雁培育”,开展“乡村讲师”培树,选拔使用854名农民工村干部头雁领航,创新“145”党员培养成长机制,培养发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823名实现强雁齐飞,大力锻造一批懂基层、爱农村、明事理、善治理的乡村善治队伍。夯实基础强保障,严格落实村级党组织活动和服务运行经费2390万元,加强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推进119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升级,全面拓展“一阵地三中心”功能,对29个村级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回头看”,启动村级党组织评先定级活动,积极营造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示范创建强发展,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区党委把“人力、资源、产品”组织起来,探索“一统四分四变”工作机制,实行区域化协同发展,启动来复镇、庆岭镇集体经济整镇推进行动,大力推进20个省级重点扶持村项目,现已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人均集体经济收入23.16元,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1个。

“三级联动”重塑城市治理“新格局”。壮大区域大党委治理“朋友圈”,整合驻区行政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等人力、资源,全覆盖组建社区大党委,形成“社区综合服务党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城市党建工作,柳湖社区大党委强化社区堡垒聚合作用,组织驻区单位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成立“五彩马甲”志愿服务队,实现疫情防控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建强社区党组织“桥头堡”,启动社区建制优化调整,在民主社区、同庆社区等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发挥社区导师工作室孵化效应,推行社区工作者“全岗通”,在115名社区工作者开展“业务技能大比武”,纳入“社区导师”培树计划50名,开展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推行“四长”网格化管理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能。锻造小区党组织治理“排头兵”,探索将“党支部建在小区上”,组织“小区党组织组建工作专班”,对67个小区逐个开展分析研判,在龙湾国际、鑫悦华府等小区构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大力培树“红色管家”,指导物业企业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业主服务,实施“党员回家志愿服务”行动,发挥党员在小区治理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小区宜居指数、幸福指数“双提升”。

营山县积极探索“三联”乡村治理模式

营山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积极探索民心联动、新风联树、平安联创的“三联”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2019年,千坵村创建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兴云村、龙坝村等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兰武村等13个村创建为省级“四好村”。

“三优”推进民心联动。优化自治平台。建立“阳光村务”公众号、“阳光问政”坝坝会等村级事务参与平台,收集民情民意,引导群众参与自治管理。优化自治规章。采取“村党组织领导、村民讨论通过、乡镇统一审核”的方式制定村规民约,建立自治章程,构建起“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民主治村新模式。优化自治渠道。建立村民议事会436个、红白理事会138个、调解委员会580个,常态开展“群众说事会”“院落调解会”“村务讨论会”,畅通群众议事渠道,让群众真正参与村级治理。

“三引”推进新风联树。教育引领。大力实施“文化铸魂"工程,邀请专家学者讲政策、党员干部讲发展、致富能人讲经验、老乡贤能讲传统、典型模范讲美德,在潜移默化中教育感染群众。习惯引领。广泛开展“六顺六净”(家具摆顺,农具码顺,小件搁顺,床铺理顺,柴草堆顺,畜禽圈顺;房顶干净无蛛网,地面干净无垃圾,水沟干净无污泥,厨房干净无油污,厕所干净无臭味,圈舍干净无积粪),组建群众督察队,参与评比,引导群众养成“讲清洁、爱卫生”习惯,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道德引领。推选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干部等组成“乡贤理事会”,常态开展“群众说身边事例、乡贤论是非对错、榜上亮正反典型”的道德评议活动,用道德力量褒扬社会新风。

“三化”推进平安联创。矛盾化解“多元化”。探索“三六九”矛盾调解机制,组建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制定六项调解制度,推行九种调解方式,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治安防控“立体化”。大力实施城乡“天网”“雪亮”“慧眼”三大工程,组建万人“红袖标”、千名志愿者大巡防,全县治安案件总量连续3年下降。法律服务“精准化”。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千名政法干警进村入户”等行动,推进法律援助精准对接。在村级活动场所等开设“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入选中国社科院《法治蓝皮书》,并获得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