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基层党建
广安市实施“联网强链”工程 推动渝广毗邻地区协同共治

2023-11-06   来源:广安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广安市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以高水平创建跨区域协同治理样板为目标,大力实施“联网强链”协同治理工程,积极构建渝广毗邻地区和睦和乐、深融互促善治格局。

联织组织网、共强红色链,激活协同共治引擎。突出党建核心引领,坚持在织牢组织体系、育强党员队伍以及强化工作统筹上联动发力,以“红色引擎”凝聚协同共治强大合力。推动组织联建。按照“地域相邻、人文相近、共谋发展”原则,推动“渝北+邻水、合川+岳池、合川+武胜、合川+华蓥”4大区域党建联建,建立毗邻乡镇片区工作委员会22个、村级片区综合党委46个,同步建立党委互访、支部交流、党建联席会议以及“轮值主席”4项制度。加强毗邻地区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深化“五社联动”实践,共同培育专业化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队伍60支。推动队伍联育。围绕“服务双城经济圈·共建党建先锋区”建设,打造党性教育示范长廊,与重庆市渝北区协同建设“川渝边际联合党校”,联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0余支,联办党员教育培训活动3000余场(次),持续擦亮“与党同心·与民同行”主题党日联动品牌,有效密切两地党群干群关系。建立渝广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籍管理工作机制和台账,引导两地党员跨区域报到和服务,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家不离党”。推动工作联统。健全渝广毗邻地区联合党组织联席会议机制,用好“名誉村干部”“共同议事日”等交流载体,定期围绕交通、产业、资源等领域工作开展会商,面对面听取两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实现大事共商、要事共决、实事共办。目前,共收集村民意见建议400余条,实施合作事项及项目30余个,协商解决难点问题700余个。

联织改革网、共强产业链,聚合协同共治优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深化改革、产业振兴、民生服务三大重点综合施策,推动毗邻地区协同共治、联动发展。改革联动破堵点。以川渝高竹新区建设为载体,一体化开展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形成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集成推进赋能赋权、土地管理等10个方面28项跨省域重点改革,探索“小管委会+大公司”市场化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增强“两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力打造“两区”改革“广安样板”。产业联推促共富。携手规划建设川渝高竹新区乡村振兴示范片5万亩,引导企业、业主、群众主动对接补位重庆毗邻地区产业链,带动两地群众增收致富。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联合开展“固链延链补链强链”招商行动,提升配套重庆产业集群的关联度、紧密度和互补性。民生联惠优服务。推进“川渝通办”建设,组建合(川)武胜)岳池)、渝北)邻水)政务服务城市联盟,全覆盖规范设置“川渝通办”专窗132个,全面承接通办事项311项,实现两地民生服务事项快速办理。打响渝广交通大会战,开通“川渝20路”等跨省域公交线路11条,开工渝广高速公路项目6个,实现边界群众出行“内部畅、外部联”目标。

联建平安网、共强安全链,筑牢协同共治保障。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平安和谐作为毗邻地区治理底线,紧盯法治、生态、应急三大领域系统施治,夯实毗邻地区协同共治安全保障。强化法治共行。联合打造川渝高竹新区“法治共同体”,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保障营商环境,建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提供法律援助100余次。加强跨区域治安问题联合整治,建立警务安全协作、流动人口“双向管理”机制,组建渝广毗邻地区警务执法、治安巡逻队伍,共同开展“大巡逻、大排查、大走访、大整治、大宣传”活动,发现和解决重大矛盾纠纷70余个,发布警务信息通报5次。强化生态共护。探索建立健全跨区域双河湖)长制,加强跨界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展突发环境污染应急演练、风险隐患排查等联合行动,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15件29人,责令承担生态修复费用70余万元。擦亮“河小青”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实施“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长江上游生态保护行动,共同开展巡河护河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强化应急共处。联合毗邻地区建立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隐患、地质灾害联合排查、应急联动响应处置等机制,推动两地共同制订边界会商处置应急预案4个。携手毗邻地区村社区)共同搭建“治理微家”基层治理站点)177个,试行“双站长”负责制,联动开展应急事件处置500余次,构建形成平急结合、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