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专题 > 2020年庆祝建党99周年 > 文博之窗
奋笔疾书为苍生

2020-06-2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人民出版社

集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于一身的高语罕,对于当下的中青年人来说是陌生的名字。但是,随着作家王军的《高语罕传》一书的出版,这位有着九死一生经历的传奇人物,走进了广大读者的视野。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跃然纸上。

《高语罕传》一书共61章,以年代为经,以空间为纬,构建了高语罕波澜壮阔的人生版图。每章的标题因内容而定,繁简不一,精准概括全貌,这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高语罕出生在安徽寿州正阳关一大户人家,自幼天资聪慧,勤奋苦读。在第三章,描述高语罕在少年时代接受进步思想启蒙的过程,第一次听到“革命”两字,刻骨铭心。积贫积弱的中国,任由西方等列强宰割。自他懂事起,甲午海战失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等一系列事件,深深触动他的心弦,也在他心里埋下了反抗压迫的种子。这一切,为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革命家,高语罕参加了反清斗争。他是陈独秀的挚友、早期共产党员,并培养和介绍许多进步人士入党。这些人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共和国的栋梁。毛泽东曾经说过:“在德国也组织了共产党,党员有高语罕、朱德(现任红军总司令)和张申府(现任清华大学教授)。”高语罕在推动朱德入党、争取贺龙入党等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他在早期建党方面功勋卓著。

高语罕是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兼入伍生部少将党代表,这段革命历史是光荣的,也是高语罕职业革命生涯的巅峰。短暂的军旅,铸就了他一生的铁血军人情。他参加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随叶挺独立师参加讨伐夏斗寅的战斗,任第二方面军秘书长兼共产党党团书记。当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他旗帜鲜明与之战斗,口诛笔伐。他是南昌起义宣言的起草者,南昌起义诞生了一支人民军队,他给中央的报告详细汇报了起义的战斗经过等。

作为思想家,高语罕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用笔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这头沉睡的巨狮,开始苏醒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大革命风起云涌,高语罕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沿。

高语罕文学才华卓越,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体裁的作品无数,无所不及,可谓著作等身。作为文学家,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高语罕为文化巨人马相伯立传。马相伯培养出于右任、邵力子、陈寅恪等学子,办学育人,传播先进文化思想。高语罕为之撰写《九七老人的一日一谈》,影响甚广。同样,高语罕门生众多,不少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力量。

高语罕是最早翻译黑格尔哲学著作的人。他语出惊人:“真正宝藏是辩证法。”辩证法思想自始至终贯穿其作品中,爱憎分明,信仰坚毅。

高语罕在德国马克思的故乡生活三年,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他所著的《历史哲学纲要》共出版三次,宣传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高语罕投身到火热的抗战洪流中,与文化界朋友团结一心,同赴国难,共克时艰。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香港的高语罕心潮澎湃,冒着通缉令尚未取消的危险,立即启程回到上海,与广大的爱国志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全面抗战热浪里,不做亡国奴,不苟且偷生,其行为是何等的伟大。抗战时期,高语罕与共产党人亲密来往。他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会见叶剑英,叙述分别十年的思念。当得知故人朱德惦记他时,心情无比愉悦。

看到日寇大敌当前,还有许多人沉沦在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方式里,高语罕对此表示了极大愤慨。他始终有颗火热的心,保家卫国志不移,强国富民心不变。

一个为民众奋斗的人,也要有靠山和背景。而高语罕以为的靠山、背景,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大人物、权贵阶层,而是底层的劳动人民及被压迫的社会。他对大众的关切,他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堪为青年模范。他是有志青年的良师益友。

高语罕的回忆录《九死一生记》,是他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是在贫穷中度过一生的平民英雄。

高语罕在饥寒交迫中去世后,有一篇《悼语罕先生》的文章,对其评价极高。文中说:他今天虽然逝世,他的精神继续活着。凡为人民利益及真理奋斗的青年,都应以高先生的人格为榜样,中国才能达到自由与复兴。这也是《高语罕传》的现实意义。青年人必将是新时代的中坚力量,青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定能实现。

统观全书,作者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来判断事物,尽力做到客观、公正,具有严谨的学风和科学务实的作风。作者重在用证据说话,比如,考证了高语罕的出生和死亡的时间,对他是否出席党的二大,做了详尽解释,极具权威性。《高语罕传》一定会成为研究高语罕的权威著作。

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
四川党建app
(安卓端)
四川党建app
(IOS端)